谭仁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039-01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数学课堂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枯燥、应用的学习方法枯燥、课堂学习氛围枯燥,总而言之,数学学习处处枯燥。而事实上在我看来,这是对数学课堂的误读。数学课堂也可以是多姿多彩、兴趣盎然的。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师的精心编织下、在多元因素的调动下、在多种教学方法的选取中,可以向学生展现出极强的吸引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构建充满吸引力的小学数学课堂呢?
一、教学方法充满童趣
相比高学段的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方法要多样,最好具有“童趣”,这样才能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例题讲解、计算训练可以有,但是其展现的方式、引出的方式不妨创新一下。如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选用谜语能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猜谜语:一个小小游泳家, 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了有脚没尾巴。(猜一小动物)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后,进而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从而揭示课题,共同探索新知。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唱儿歌的形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
二、巧用肢体语言
教学语言中其实也包含肢体语言。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尤其是与低学段的小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直观的肢体语言与感性的口语同样受欢迎。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孩子用自己最有利的双手演绎学到的数学知识。特别是打手势计算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法时,又准又快。学生会用左、右手的手势分别表示1~10后,老师出示口算题,得数是一位数的就用右手表示口算的结果,得数是两位数的就用左手手势表示十位上的数,右手手势表示个位上的数,只要得数在100以内的加减法都可以使用,这一方法不仅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数学知识学习的是关于事物之间相关规律的知识,所以,只是“知道”是不行的,还要能够“想到”。只是“看到”还不行,还要能够“举一反三”,通过探究某一个问题,类比出相似的知识,能够尝试着去探究、去辨析,做到“触类旁通”。在引导小学生参与的数学学习中,令学生感到枯燥的就是“理性的辨析”,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数学魅力也是“理性的辨析”。只要教师处理好相关资源,应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学生就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教《测量》这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由于每根手指之间的间隔与我们学习不同单位的进率极其相似。于是,我让学生伸出左手,一边摸一边说出长度单位。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说“米”,伸出中指说“分米”,伸出无名指说“厘米”,伸出小指说“毫米”,而且还依次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四、立足问题教学,引发学生思维
数学学习需要问题教学,需要各种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有价值的生活经验,需要各种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维,使其活跃起来。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出示:“小冬今年(2012年)16岁,但他只过了4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过了1分钟,我才说:“同学们,学完本节课你就知道为什么了。”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产生怀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结果,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五、养成反思的习惯
学生的提高来源于教师一次次成功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又来源于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所以,要想使学生素质化的发展,就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能力。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参加相关培训,一个是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因此每一次的趣味教学后,我都要反思和总结,吸收成功的地方,改变遗憾的环节。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让自己在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的尝试中归納总结出适合孩子的一套方法,也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思维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巩固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