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016-01
对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应试教育中的课堂异常“有序”、异常“目标化”。教师“严肃认真的教”,学生“乖乖听话的学”。而这种教学状态,不仅仅是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出现,在高中学段也是这种教学状态,甚至更为明显。而素质教育影响下,我们首先否定的就是这种教学状态。我们当前倡导的是开放化的学习模式、合作化的学习模式。下面我将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阅读教学如何实现开放化进行分析。
一、开放已经是学校教学目标之一
1.素质教育需求课堂实现开放化。为了使学校教育教学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使学校教育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与发展需求,在学校中我们必须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开放化的教学模式。
2.应试目标需求教学实现开放化。当前考试形式大胆创新是教育主干(内容)强劲的根本动因。繁、难、偏、僵的考试形式只能引起剧烈的应试教育活动,不可能带来充满生机的素质教育活动。消除僵化的考试形式正在逐步实现,应用性的创造性的考试形式正在逐步出現。这正是我们的教育阵容向素质方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3.学生发展需求评价实现开放化。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的发展中,起推动作用的往往是自身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给予的客观评价。评价标准多元并进是教育根系(基础)发达的必要保证。经过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倡议,教学与考试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化、开放化的评价标准已经逐步出现。这就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开放是语文教学实现目标的根本需求
1.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情感”需要开放的空间。语文学习中最吸引人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中蕴含的情感。从某些方面来说,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学。而情感的调动与融合都需要“开放的时间与空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语文素材需要开放的平台来进行鉴赏交流。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往往是各种“定论”,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向学生“灌输定论”时,却希望学生能够形成个性化的思想。“定”引的是“异”,有思想、有价值的异。不管是哪种文化现象,资料中的见解都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它们只能拿来作为参考,拿来启发个人思维。教师本身更要知道,拿别人的见解强加于别人,在开放型的教学中是吃不香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定论,又不能迷信定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引导学生学习,体现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这样,主体的人文主义气息才能体现出来,阅读教学才能血肉丰满。
3.语文学科的专业特色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展现。语文知识的本色是语言,而语言的学习与应用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表达技巧的优劣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的密切关系,从而加强训练。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实现开放教学。
三、开放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1.在开放的环境中读。阅读是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要组成,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总是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读。而不同形式的读需要不同的时间来进行,不同的空间来进行,所以,语文阅读需要开放的环境。阅读教学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放养式”阅读教学法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在开放的环境中想。“读”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读只是阅读教学的组成之一。阅读教学是以“读”开始,但不是以“读”结束。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后,开展的阅读教学还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意预言学生的成功人生。这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3.在开放的环境中实践。就当前的社会大环境而言,我们应该着手开创一种新的方法:追求“实践性”的阅读过程,以教者创设问题和学生发现问题相结合为前提,以学生在阅读中寻答案、在答案中求理论、在理论中见能力中心,生动活泼的组织教学。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才得到开发,他们的语言文字功底才逐步深厚。考试时,学生自然有料可用,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