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阿尔蒙德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5本书,是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这是一本“失败者的书”, 是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人们思考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小说的主人公斯通纳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经历毫无传奇可言,人生像化石一样乏味。然而,就是这样一本似乎应该被埋没在书海中的小说,在出版50年后却突然走红。它先是横扫欧洲大陆,登上畅销书榜,后又登陆中国,受到众人瞩目。好莱坞大明星汤姆·汉克斯跳出来为它背书,文学家麦克尤恩说,这本书让他发现了生活的真相。
如果时间是检验文学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那么,时间对《斯通纳》确实足够严苛,花了整整50年,才给出公正的评判。正如《纽约客》书评所说:“《斯通纳》出版50年后的畅销,是献给被亏欠艺术的一次迟来的正名。”
与读者读书会一起,进入斯通纳失败而不失意的人生,一起探寻、思索。
关注读者读书会,开启美好阅读生活
15年前的一次聚会上,一个朋友把我扯到一边,硬塞给我一本《斯通纳》。那个年纪的我正醉心于各路“垮掉”的作家,自然认为《斯通纳》(stoner,有“瘾君子”之义)是个讲灵魂堕落的故事。
作为一个不够聪明的读者,如何说明自己喜欢哪一类型的书呢?我决定直接呈上这段描写婚外情的简短内容:“当斯通纳还非常年轻的时候,认为爱情就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挺幸运的话,可能会找到路径的入口。成熟后,他又认为爱情是一种虚幻宗教的天堂,人们应该怀着有趣的怀疑态度凝视它,带着一种温柔、熟悉的轻蔑,一种难为情的怀旧感。如今,到了中年,他开始认为,爱情既不是一种优美状态,也非虚幻。他把爱情视为不断转化的人类行为,一种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智和心灵发现、修改的状态。”
我想这些文字足够了。
1965年出版之后,《斯通纳》俗常的生活情节和克制的写作风格令这本书的销售难有起色。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是它在名人雅士中累积了一批忠实拥趸,成为“小众阅读”的选择。相比当年第一版在美国只卖了不到2000册,如今《斯通纳》已经横扫欧洲畅销书榜单,并引爆了关于美国文学正典的讨论。
总体上讲,这个文学复活事例印证了奥威尔的那句话:“时间才是评价文学的唯一标准。”
《斯通纳》告诉我们,最终衡量人类的,是直面隐秘的自我而非展现在公众面前的自我的能力。
最近,我主持的读书小组读的正是《斯通纳》。有一次,一个上了年纪的绅士起身发言,他脸涨得通红,显然有一肚子火:“为什么非要我读个失败者的故事?他不愿意为国效命(斯通纳在战争爆发时没有志愿参军),他的婚姻简直是场噩梦,工作上只有受气的份儿。总的说来,他简直一事无成!”第二个人则站起来说,他觉得读这本书就是在读自己的生活,斯通纳可能就是他本人。
我觉得这两个人说的都没错。在很多方面,斯通纳都是一个犹豫、暧昧的主角,保守、被动,甚至无法保护女儿免受妻子心血来潮时种种任性妄为所造成的伤害。他生活的主旋律不是进取与成功,而是一种近似于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样子——一种杂糅了欲望、压抑与妥协的混乱状态。《斯通纳》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中唯一的英雄主义,只在于人甘愿投入生活的精神品质。
今天读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对英雄主义的认知到底有多浅薄。美国人崇拜的,向来是伟大的运动员、巨富商贾、电影明星——他们炫目的成就在我们眼中直接关联着人生的价值与快乐。斯通纳是个什么角色呢?文学史上典型的庸众:一个内向的中世纪研究专家,一辈子与古代文献为伍。虽然还没退休,却是校园里的老古董。如果放在今天,比较合适的类比对象应该是化石。
今天的世界和斯通纳之间的差异,不光是我们手握智能装备便无所不知,更是我们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新陈代谢能力快到惊人:我们追逐耸动视听,又容易自我满足;满足于行为,止步于思考。最重要的是,内心塞满希望世界记住自己的野心,卻丝毫没有探寻自我、了解自我的欲望。
人类并非一向如此。据历史学家沃伦·萨斯曼的观察,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社会文化价值观从“品格文化”到“个性文化”的转变——前者注重个体私人行为的重要性,后者则强调社会角色就是扮演者的角色。
如今,窄小荒僻的社区发展为繁华的大城市,人们不得不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和社交中争得一席之地。日积月累的修养、品德不及第一印象重要,大肆推崇广告式文化的迫切感又增强了美国式舞台的存在感,因此需要源源不断的精美服装与道具。如果说古典式的理想生活是一种被检视的生活,那么现今的目标就是过一种被展示的生活。如果你想成为焦点,不必天生我材,也不必系出名门,你要做的仅仅是制造些动静——随便发点笑话、段子、脏话或者恶作剧到网上吧。否则,你的结局只能像斯通纳一样,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注脚。
但每个人最终的命运不是都要成为注脚吗?我们日思夜想的美梦最终不是都要让位于真实的生活吗?命运开始对斯通纳戏弄——婚姻变成一场噩梦,女儿陷入绝望,一个麻木不仁的宿敌毁了他的事业……斯通纳一次次被逼着面对自己的软弱,挑战自己身为一个儿子、父亲、丈夫和学者的底线,但他从未逃避。
在斯通纳弥留之际,作者这样写道:“一种柔软感缠在他身上,一种倦怠感爬上他的四肢。一种他自己的身份感忽然猛地袭来,他感觉到这个东西的力量。他就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人。”
《斯通纳》之所以是一部杰作,是因为约翰·威廉斯笔下这个直面隐秘自我的故事没有变成一场悲剧,而是为我们的自我救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勇气。同时,这种救赎并非以宗教的形式实现,而是以文学为契机。
(摘自凤凰网读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