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增毅
安庭助力北京文化“走出去”
文贾增毅
积极响应“文化走出去”的号召,作为“北京影响力”大型公益评选活动的一部分,来自北京的企业家们积极参加了4月23日在哈佛大学举办的中国论坛——“炉边谈话”,以各自精彩的见解展现了当代北京的影响力。其中,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以《线上大数据与线下小故事》为题,向哈佛学子们展示了新型商业模式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用通俗易懂且含义深刻的内容,让北京文化的影响力在哈佛大学熠熠生辉。以久违的“思辨文化”为哈佛论坛的智慧炉火增添了独具特色的“柴火”。
第一根柴火:线上文化产品市场规模较大、复制性强,线下文化产品市场规模较小、复制性差。要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安庭委员以旗下企业与杨丽萍合作的一系列经典演出,特别是目前正在全国巡演的《孔雀之冬》为案例,与当前空前繁荣的线上文化产品形成了对比。实际上,安庭的这个故事并无意于从全局出发来概述中国文化市场的变迁,而是力图去阐述线下文化产品该如何将“低复制”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在产品端形成“复制不了”的艺术门槛与权益保障,从而使企业可持续性盈利具有唯一性。包括经典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火爆演出、产品的主动创新能力与开发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的营销传播能力。“我们要做到好的产品+互联网,而不一定都走互联网+的路线,正是线下文化产品难以被线上复制的特点,成就了我与旗下公司的事业。”这是安庭委员为北京影响力点燃的第一根哈佛柴火。
第二根柴火:正确的数据一定等于正确的需求吗?安庭提到了《纽约时报》刊载的关于商超推送商品信息时,造成的一个“事实正确”而“有悖人情”的案例:一个18岁女儿的亲生爸爸,居然比不上一台电脑更了解女儿,只因后者已计算研判出这位女儿已经怀孕的事实,而不计任何人情后果地将孕婴信息发送给了这个家庭。“数据比人更了解人吗?当你用这个案例来论证大数据的威力的时候,是否相信大数据能够站在人性或人心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呢?”安庭提示到,目前被创投热炒的大数据当然极具商业价值,但能赚钱并不意味着这种工具无所不能、永远正确。特别是落地到线下的时候,再正确的数据,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个性化的生命。安庭提示现场的哈佛学子,“当你用大数据做商业案例给你的投资人讲故事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关于一个真正‘人’的立场”。这是安庭委员为北京影响力点燃的第二根哈佛柴火。
第三根柴火:随意看看与特意看看,哪个更有价值?安庭提到了一个新颖的观点——“粉丝经济时代”的“铁粉指数”。他认为,以已在北京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为例,线下演出的业绩才是衡量明星粉丝忠诚度的硬指标。“在线上随意看看,发发评论,都很容易,但你问他肯不肯掏钱买票看演出,才是检验粉丝群体忠诚度的一块试金石。”安庭认为,验证歌星声望真实度的票房指标,恰恰是线上“泛粉丝”群体提供不了的。“随意看看很容易,特意看看考验忠诚。”这是安庭委员为北京影响力点燃的第三根哈佛柴火。
最后的一捆柴火:在所有人都在关注大数据的时候,你是否在关注人的故事、立场、体验与需求?将线上与线下分割起来思考,是否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想回答的是,最好别忘了要带个问号去看待新型商业模式下的文化产业。也许大数据能告诉你一切,但人的故事还得靠人去讲。”
在炉边谈话北京影响力专场的最后,安庭播放了从未对外公开过的杨丽萍新作《孔雀之冬》宣传片,为整个现场的热度继续加码。他很兴奋地告诉所有人:“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从原生态到衍生态,到这次的艺术创新,都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也是北京文化界展现发展、包容与影响力的一次积极尝试。”响应本届哈佛论坛“共担时代责任”的主题,面对政商学界林林总总的问题,以思辨应万变,尽可能多角度地看待时代的快速发展,让思想跟得上时代的步代,也许是代表“北京影响力”的企业家们,提供给哈佛论坛的重要答案之一。
安庭与《孔雀之冬》主演杨丽萍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
责任编辑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