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
350005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
何为特殊生?特殊生指的是和一般学生的行为有明显区别的学生,其表现为行为有瑕疵,引起大部分人群厌恶。“特殊生”不等同于差生,是需要教师加以特殊照顾和帮助的对象。做到心中有特殊,眼中无特殊,肯定特殊生的点滴成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群体合力,以賞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担任多年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的我,接触的都是即将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学生成为“特殊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们首先要及时家访了解情况,从学生本人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多层次考虑,探究成为特殊生的原因,做好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理疏导,也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核心部分。
出于对学生负责的目的,我们通常会努力去转化这些“特殊生”,但由于时间、精力以及方法的关系,有时可能达不到明显的效果。下面以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转化特殊生为例子,谈谈特殊生转化的几点基本办法。
六年前,我新接一个班,家庭环境大多都不错。还记得班里那个性情古怪的男孩,名叫若迪。他文笔细腻、字体娟秀,白皙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男孩会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怪物。每到课间,他就像难民一样带着自己的文具盒逃离教室,到别的班级门口寻找自己熟悉的身影,或是躲到某个人少的角落看课外书。他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我尝试与他谈心,询问他在班级有哪些好友,询问他喜欢阅读哪些书籍,带文具盒到处跑的原因是什么?他起初不信任我,后来我经过调查发现,他的文具经常在班里丢失。一次我在班里说了这个现象,并要求班委们对若迪的座位严加盯防,效果好了一些。
几个星期后,若迪来到我的办公室,他一脸沮丧,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陈老师,我知道你很关心我,也很想帮助我,希望你不要在班上单独提我的名字,同学都会取笑我的。”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所谓的“特殊照顾”反而让他脆弱的心更加难熬。他变得更加不和群,行为也更加古怪。爱说“火星语”,模仿港台腔,公然挖鼻屎,很夸张地坐在地上……引来同学的指责和嘲笑,被公认为“变态”。我尝试与她母亲联系,希望了解他的成长经历。若迪成长在温馨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性格内向,十分害羞。在家里,母亲对他细心呵护,宠爱有加。根据他母亲的说法,若迪从小喜欢和女同学一起玩耍,这就造成了他经常模仿女生的言语和行为。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就嘲笑他是“娘娘腔”,男生们都渐渐疏远了他,视他为异类。后来,一些女生开始欺负他,在他的衣服和手背上涂鸦,若迪也不反抗。慢慢的,若迪成了班里的“软柿子”,谁都可以捏。
我想起一代名师霍愗征对待特殊生的三个法宝:用其所长、助其困、励其志。要想从改变这样一个男孩,应该让他树立起“男子汉”形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男同学多交往。这次,我不再大张旗鼓,而是暗地里帮他牵线搭桥,让他和一个相对文静的男生同桌,当然这件事是经过这个男生同意的。之后我又让若迪和班级里的“大哥”一起负责收作业,两个人渐渐走近了许多。若迪被其他男生欺负,这个“大哥”就会“挺身而出”帮他解围。若迪缺乏自信心,我常常在班里念他的作文,把他的才华向全班同学展示,让大家欣赏他的文笔。渐渐的,和他交朋友的人多了起来,若迪的脸上也多了很久不见得笑容。他开始关心自己的成绩,变得上进好学,六年级期末时,数学得了满分,语文和英语名列班级前茅。
若迪的例子给了我更大的启示,没有无可救药的学生。一代名师霍愗征的教育艺术告诉我,做一个好老师就要爱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他着想,用其所长,助其获得成功体验。以下是我的转化特殊生过程总结出的几种方法:
(1)做到心中常有而眼中无特殊生。我们要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特殊孩子充分肯定和尊重。例如我班有一位轻微自闭症学生,行为有时怪异,对待他,我表面上与其他同学要求一样,私下里对待他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和厚爱。既不让他感到自己与同学不同,又让其他同学感到这位同学是与他们一样的,只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弟弟。
(2)肯定特殊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并不是所有的特殊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如上文提到的若迪就是一个例子,他只是行为上有点男生女相,遭来嘲笑,自卑感很强。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他文笔好,及时对他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肯定,使他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3)老师还要善于在学生中间,连起友谊的纽带。劝说班级的小干部学生伸出热情的手;同时,引导特殊的学生主动地向先进的学生学习。在班级中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营造了这样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就能更好地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4)与“特殊生”的家庭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家访及时把学生在校的动态反馈给家长,并对家长的难处给以充分理解,争取家长的支持。这样双管齐下,不但可以促进“特殊生”的转化,而且可以巩固“特殊生”转化的成果。
特殊生是每个班级的小群体,对待特殊的学生,班主任应用博大的爱心、欣赏的眼光、足够的耐心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支撑、精神上的鼓励以及方法上的指导。让我们的教育如瞬间的源泉,给这如饥似渴的孩子浇灌出属于他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