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飒
摘 要 本文展开对目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政策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以及其未来的具体走向。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国民经济明显上升,并带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我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益减小,经济逐渐呈现出稳定的运行趋势。但仍有部分经济问题尚未解决,限制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目前经济金融的形势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改善经济金融形势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经济金融 产业结构 扩大内需
一、前言
自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经济、政治和文化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全面发展。自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各行业均通过创新,实现了对企业的变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7%。在该数据的支持下,我国对全球经济的支持贡献率,已经超过30%。而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建设成果中,如何稳定并促进我国经济金融持续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及建议的探討,能够为日后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
(一)产业结构转型相对困难
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能够明确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相对困难。[1]在以往的发展环境中,我国始终坚持走计划经济道路,而在现阶段的信息化时代下,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往经济体制结构相对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的市场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浪费,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全球变暖现象明显。因产业结构而转型困难的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仅能够依靠低效能,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改善。同时,污染相对严重、资源消耗相对较高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无法找到与其发展相匹配的转型方向,由此导致此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始终处于资源和能源消耗过高的环境中,由此限制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扩大内需受到限制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若想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内需,是尤为重要的。根据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能够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其扩大内需时受到较多的限制。分析我国市场经济调整环境后可知,虽然我国整体的市场经济环境发展相对稳定,但由于民间资本的发展潜力不足,数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一系列亏损问题。同时,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我国物价不断提升,在人民币快速增值的基础上,不少地区的民众在消费时,信心日益下降,国民消费并未得到实际的、根本性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当前环境下,企业扩大内需仍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
(三)国际金融环境相对紧张
自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均实施了经济缓慢发展模式。通过对企业的模式创新,解决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不同经济问题。通过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分析,能够发现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以客观物质转移。[3]金融风险的潜在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谨小慎微的现象。在此经济发展环境下,不少国家的企业为了能够实现持续性发展,均加强对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关注,贸易保护主义逐渐盛行。此外,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力数量日益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各国企业在发展中呈现出的金融紧张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不够稳定。此种现象的存在,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
三、改善经济金融形势的具体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银行和财政改革
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了解,应明确在日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时,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银行和财政改革。在政策性银行改革过程中,应首先明确我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探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根据对市场金融环境和银行的分析,大力加强我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是银行在发展中能够有效实现对自身的定位。[4]同时,使银行在生产经营中,能够有效实现对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为促进银行机构内部深入改革奠定基础。在政策性财政改革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加强对财政部门职能的关注,建立相对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渐淡化政府在各企业竞争中的角色,使政府在企业竞争中,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提高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
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农业是促进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农业相应政策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在自然灾害等影响下,我国农业的生产受到严重限制,农业用地日益减少。上述现象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因此,在日后改善经济金融形势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当前农业生产环境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对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在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生产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机械化作业。同时,也要出台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保证农副产品能够得到及时的供应。
(三)充分调节改革环境下的人均收入
在当前社会发展进展中,人均收入是影响经济金融形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日后改善经济金融形势时,要充分调节改革环境下的人均收入。我国市场经济在对外开放后,得到深化,虽然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人们收入的差距。因此,在日后社会发展进程中,应充分加强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关注,对于收入分配不均的地区,应重点关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进一步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同时,对于财富过于集中的赋予阶层,要对收入调节加以强化,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由此促进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目前,经济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全球化的趋势。虽然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我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均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提升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产业结构转型、扩大内需、国际金融环境等方面,展开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同时,从银行和财政改革、农业政策的支持、改革环境下的人均收入等方面,研究改善经济金融形势的对策。期望通过本文关于经济金融相关内容的研究,为日后促进我国的整体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若愚.当前金融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3,04(10):12-14.
[2] 李若愚.当前金融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5,02(09):16-18.
[3] 何金莲.我国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5,05(22):226-227.
[4] 邓恒.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研究与政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04(2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