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梅
1933年6月28日一早,上海市北四川路851号良友图书公司门市部前,围满了热心的读者。大家翘首以待9点钟即将举行的知名女作家丁玲长篇新作《母亲》的发卖会。
丁玲被放出来了吗?丁玲真的会到现场吗?真的会有亲笔签名本吗?……猜测声不绝于耳。那还用问吗?一定放出来了。不然,怎么会现场发售作者亲笔签名计数本一百册!肯定的话语如一颗定心丸,让很多人悬了一个多月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丁玲,湖南临澧人。自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后,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第二年发表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更是把她推上了“中国最著名女作家”的宝座。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瞩目的女作家却于1933年5月14日突然被绑架了。6月15日上海各报又说绑架她的头目马绍武被人暗杀了,同一天《时事新报》采访蔡元培等人关于营救丁玲的行动。扑朔迷离的事件,让关心丁玲的热心读者焦急万分……
9点一到,铁门一开,读者蜂拥而入,签名本一抢而光。但读者并没有发现丁玲出现在现场,顿时一片哗然。丁玲人呢?亲笔签名又是怎么回事?
工作人员请大家安静,耐心给他们讲解了一下签名本的制作过程。
1932年5月的一天,“良友文学丛书”编辑赵家璧打听到丁玲已开始写《母亲》这部长篇小说,就向她约稿,丁玲答应并做了详细的计划,把长篇分为三部曲,分出三册。签约时,赵家璧送给丁玲100张编号空白的签名纸,请她签好后交出版社保存,一待出书装订,就把100张纸作为里封衬页,裱在100册布面精装封面背后,变成作者签名本。
每写完一章,丁玲就把原稿送给赵家璧。到1933年4月中旬,出版社已经拿到4章约8万字,按计划再写两三万字即可成书。
5月14日,丁玲却突然被国民党特务绑架了,赵家璧考虑到不知何年何月作者才能写完小说,就将原稿封存起来,但鲁迅建议迅速出版《母亲》,以引起大众对丁玲被捕事件的关切。赵家璧遂决定将小说立即付排,出版时大登广告,大肆宣传。
在此期間,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主席宋庆龄致电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要求援救,巴比塞、瓦扬·古久里、罗曼·罗兰等国际友人也发起强大的抗议和声援。
人们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后,都为鲁迅和良友图书公司的良苦用心所感动,《母亲》也成为“良友文学丛书”中最畅销的书,第一册印4000册,一个月销光,10月和12月各再版2000册,成为当时书业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