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骆建梅,蔡小梅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3)
初产孕妇产前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研究发现过度的焦虑可影响产妇免疫力降低、甚至可降低子宫收缩力,从而增加产前大出血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1]。产前抑郁是较为复杂的,大多患者在围生期情绪不稳,存在焦虑不安、抑郁的情绪,且多因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及积极的应对方式,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的围生期心理干预对本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笔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疗效显著,且目前有关此类研究报道较少,就此报告相关经验。
本研究以2013-09—2015-08间在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300例初产孕妇为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6.65±4.15)岁,孕期(6.65±2.12)个月;观察组年龄(25.86±4.05)岁,孕期(6.36±2.05)个月。两组年龄、孕期等均经过正态分布检测及可比性检验。
(1)在我院产检与分娩的初次分娩孕妇,并签知情同意书者;(2)受试者自身无严重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者;(3)孕期4个月以上。
(1)不在我院产检及分娩者;(2)受试者自身有严重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3)有严重精神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对照组:进行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在内的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常规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策略。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包括四个阶段:(1)护理评估:患者入院后,专业小队对患者进行交流,运用采用SAS 和 SDS 量表评价抑郁及焦虑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为护理计划制定提供依据。(2)护理计划:根据护士的评估内容,与孕妇交流,共同制定护理计划。要重点分析孕妇出现的对怀孕及生产不利的因素,如焦虑状态、生产了解程度不足、不良生活习惯等,进而制定出包括营养饮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计划。(3)护理实施:入组时由专科护士进行饮食健康评估,建立个人档案。从孕周第30周开始,观察组孕妇将接受长达3个月的聚焦解决模式干预:①首先由护士耐心向孕妇简述怀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消除患者的顾虑;倾听孕妇的顾虑,宣泄不良情绪,并能及时反馈给医生,介绍可能导致产前后焦虑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②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定期对孕妇进行产褥期保健培训,制定科学的饮食、运动方案。怀孕期间对能量的消耗较大,医护人员因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科学而合理的营养搭配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满足母婴的日常需要,并降低产前并发症。适当而有效的运动能促进正常分娩,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当然运动方案的制定需要医护人员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而定。③胎教是健康宣讲中的重要一部分,在运动的同时进行胎教令孕妇身心放松。④护士应保持与患者家属尤其是孕妇的丈夫进行充分交流,以争取他们对孕妇的关心,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支持。⑤出院时,记录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随访的具体安排。组织产妇在产前的第3 d、第7 d、第15 d、第30 d进行电话访问。医务人员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运用统计软件分析疗效差异等。(4)护理评价:在护理干预后,护士要主动观察判断干预效果,注意分析孕妇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是否得到了改善,在进行护理期间或之后,本科室护士长每周会对每个护理小队包括责任护士在内随机抽查2次,每周综合检查1次;护理部成员每月全面质控1次。及时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将护士自查和护士长、护理部督导检查相互结合,完善护理体系。
在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评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SAS) 、抑郁(SDS) 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应对方式,具体是指孕妇为管理超过自身资源需求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在本文中,我们把应对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主要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进行自评。该量表包括积极应对(CP,0分~36分)和消极应对(CN,0分~24分)两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0~3)评分法,所有条目中“不采用”计为0分,“偶尔采用”计为1分,“有时采用”计为2分,“经常采用”计为3分。整个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89,全量表的α系数为0.90,其中积极应对分量表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8。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如自然分娩、剖宫产情况及阴道手术辅助等。
两组护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及SDS评分 分
两组干预前,积极应对方式及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应对方式 分
两组在分娩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后抑郁,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者为2例、1例、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5例、3例、5例,两组产后抑郁,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分娩结局
产前抑郁是围产期常见病,尤其是对于初产妇来说,初次怀孕期间机体生理及生活的变化,以及对初次生产存在焦虑及恐惧的心理,使患者在产前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轻者表现为轻度的抑郁、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严重者可导致分娩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若不良情绪未能得到有效疏解,同时由于初产经验不足,因而应对方式消极,部分产妇消极情绪影响了产前的正常生活,甚至出现自杀及杀婴倾向,影响了产妇、婴儿的健康状况,及家属的正常生活、工作[2]。产前忧郁焦虑发病率为9.00%~20.00%[3],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焦虑抑郁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与产妇是否有流产史、顺产与否、身体健康状况、医护关系及家人的关心程度息息相关。除此之外,不正确的喂养方式、经前期不适、未能适应母亲角色、产褥期的生理病理变化、产前睡眠不佳以及婴儿性别、健康状况等均会造成产前忧郁[4]。国外研究[5]对产前抑郁的机制认识:产前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直接导致至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影响脑活动而诱发抑郁。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产妇对产前抑郁症、焦虑症的了解程度较低,缺少对其危害的认识,不能正确应对产前生理、心理的变化,因此,通过医护工作者建立科学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产前忧郁症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6]。传统护理模式仅重视产前身体健康恢复,往往忽略了产妇的心理状况,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临床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7]。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聚焦解决模式不仅重视心理干预等综合干预内容,更加注重护理模式的定期自查和改善,真正做到以孕妇的需求为基础的科学护理。在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弥补常规健康教育的不足,使产妇身心好转,并显著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两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分娩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后抑郁,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说明科学的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产前焦虑、应对方式及分娩结局方面效果显著。
然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需要医务工作者建立与孕妇及家属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我国人口基础大,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落实具有较大难度。这鼓励医护工作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注重建立聚焦解决模式与个体化护理相结合的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受精力及时间限制,本研究样本量不足,望以此为突破口,日后的研究可增加样本量,如条件允许,可通过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产前抑郁对母乳喂养、婴儿体质的影响等。
[1] 王亚军.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前焦虑、抑郁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665-666.
[2] 张明园.精神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9-420.
[3] 吴月红,宋瑰琦.产前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2,33(6):773-774.
[4] 叶碧清.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63-66.
[5] Lorrarne Dennerstein.妇产科身心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3:205-215.
[6] 郭丽琼.心理疏导在围生期中对产前抑郁症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2):138-140.
[7] 陈伟雅.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75-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