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家庭功能状态与认知水平调查分析*

2017-06-26 08:46:04庞小丽朱永红陈华威李海燕
黑龙江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适应性精神分裂症人群

庞小丽,朱永红,陈华威,李海燕

(1.广州市萝岗区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广州 511363;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

精神分裂症属多基因遗传疾病,绝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前驱期”,在前驱期发生感知、思维、言语、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人群称为超高危(ultra high-risk for psychosis,UHR)人群。超高危人群在一定条件下即可转化为精神分裂症。如何降低UHR人群精神分裂症的转化率是临床医生的重要课题[1]。本文对30例精神分裂症UHR患者的家庭功能评分进行评定,并对患者进行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对精神分裂症UHR患者的治疗和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及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05—2016-04间我院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UH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3.68±3.12)岁。其中短暂间歇性精神病性症状精神病风险综合征(BIPS) 13例,阈下阳性症状精神病风险综合征(APSS)12例,遗传风险和功能衰退精神病风险综合征(GRDS)5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1)年龄18~30岁;(2)符合SIPS-SOPS诊断标准中对UHR的诊断标准中之一;(3)均为初诊患者;(4)入组前未采用其他治疗方案;(5)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为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3)未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患者;(4)现在或既往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样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妄想性障碍或双相障碍;(5)现在或既往曾被诊断为谵妄、痴呆或其他认知障碍、智力发育障碍(IQ<80)、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6)其症状是由物质滥用或其他可诊断的精神障碍所导致者;(7)当前或曾经服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中枢兴奋剂(包括新型毒品)、情感稳定剂者或接受过电休克治疗。

1.3 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量表对患者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得分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家庭功能平衡组和不平衡组,FACESⅡ包括两个分量表,亲密度16个条目,适应性14个条目,共有3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答案分为5个等级。成人量表亲密度平衡得分为(64.9±8.4)分,适应性平衡得分为(49.9±6.6)分。平衡组指亲密度得分≥56.5分同时适应性得分≥43.3分,否则分到家庭功能不平衡组。平衡组13人,不平衡组17人。制定患者家庭功能状态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调查表,重点内容为精神分裂症与家庭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认知,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5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值2分,满分100分。采用pearson分析所有患者家庭功能状体评分和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和家庭功能状态相关知识的认知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UHR患者家庭亲密度评分、适应性评分与家庭功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相关性

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评分与家庭功能认知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患者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与患者的亲密度得分(r=0.647)和适应性得分(r=0.712)与之间均呈正相关。

2.2 不同家庭功能状态UHR患者对家庭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家庭功能平衡组患者对家庭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得分明显高于不平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家庭功能状态UHR患者对家庭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分

3 讨论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遗传因素属于患者的个体特征,医疗手段没有办法改变,但将家庭环境对疾病的影响降到最低是临床医生可以采取的措施。临床研究资料[3-4]显示,家庭环境功能不平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诱发及复发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低、适应性差,家庭结构多为“僵硬-松散”的极端型。相当部分超高危人群家庭为高情感表达,但未关注家庭成员之前的亲密度和适应性[5-6]。要改善精神分裂症超高危患者的家庭功能,首先应了解患者对家庭功能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影响认知水平,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关系,改变家庭功能对精神分裂症UHR患者病情的不利影响,利于疾病的转归[7-8]。目前国内尚无学者关注UHR人群对家庭功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研究。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UHR患者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调查,根据家庭功能评分的不同对精神分裂症UHR患者的调查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同时对患者家庭功能中的亲密度评分、适应性评分与患者对家庭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UHR患者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与患者的亲密度得分和适应性得分均呈正相关。家庭功能平衡组患者对家庭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得分明显高于不平衡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UHR患者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关系密切,认识水平越低,其家庭功能关系的评分越低[9-10]。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UHR患者对家庭功能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低是导致患者家庭功能状态差的重要原因[10],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临床治疗干预中应对患者的家庭功能状态及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引起足够重视,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及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

[1] 刘苗苗,许娟,戴秀英,等.家庭功能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概述[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9):1062-1065.

[2] 余建英,王旭,林小敏,等.社区综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5(20):2540-2542.

[3] 杨光远,张建军,马筠,等.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患者的家庭功能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6,37(6):68-70.

[4] 刘淑萍,程哲.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与行为状况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4,(3):151-152.

[5] 孙芝琪,宋亮,石振宇,等.家庭互动对中职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33(9):1037-1040.

[6] 赵靖平,国效峰.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早期临床识别[J].上海精神医学,2011,23(2):67-70.

[7] 范敏珍,吴逢春,郑洪波,等.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及首次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1):11-13.

[8] 徐贵云.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评估及干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4):254-256.

[9] 刘丽,周郁秋,王丽娜,等.希望水平及家庭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简单效应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4):1-4.

[10] 张金玲,许振强,王兴隆,等.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05-207.

猜你喜欢
适应性精神分裂症人群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在逃犯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财富焦虑人群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