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晶+房琳
(商洛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 要: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兴起发展的培养既懂文化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本文基于分析该专业的交叉学科特征,以商洛学院为例,研究了当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提出了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制度优化和资源共享方面优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以期提升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跨学科培养 院部合作
一、商洛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背景
文化产业是学术界公认的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目前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高度重视[1]。2015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体验旅游、假期经济、科学技术、创新型文化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公共文化、社会道德、文化创新和消费有了更高的自觉性,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及质量的需求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是为适应培养、输送文化产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资源进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商洛学院作为商洛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响应“十二五”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为商洛地区文化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于2012年申请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下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于2013年招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属性。如何在文化产业、体验消费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符合商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便成为我们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中思考的关键问题。
二、商洛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非系统化。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种交叉性学科,具有这样几种属性:第一,文化属性。文化产业必须以文化作为基础,核心是文化知识产权的构建和创造,这是其与其他产业的最显著的区别;第二,经济属性。文化产业包括文化生产、文化分配、文化交换、文化消费全过程,其重要目的之一是获得经济收益,属于经济范畴;第三,社会属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定带来为化的教化、引导和治理意义。这就要求从业者掌握多方面、多学科的基本知识,使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因此,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兼顾对学生文化素养、经济分析能力及管理组织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按照这三个大类合理分配课程与课时。现有的2013、2014、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设置偏向于向文化类、管理类集中。经济类课程仅有文化经济学一门,这必然导致经济类知识的缺乏成为学生的短板。
(二)教师数量偏少,教育背景与所教专业有差异。
商洛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1名,讲师4名,助教3名。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在读博士1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254人。师生比为31.75:1,较之于2015年全国高校水平的17.69:1[2],现有专职教师数量明显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职称整体层次偏低。教师普遍较年轻,在教学科研方面经验不足,未能形成稳定的学术团队,所以在研究成果方面层次不高,数量偏少,合作性研究数量不多,对教学及专业发展的支撑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现有教师本硕受教育阶段所学课程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一定的差异。在现有的八名专职教师中,多数教师在本科及研究生期间攻读管理类、社会学类、经济类专业,这样一方面在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中能够各抒所长,所带的管理、经济类课程专而精,并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其他相关专业的本位视角可能造成教学中文化产业专业特色无法彰显。
(三)相关教配套学设施不足,且院部之间没有形成教学资源共享。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商洛学院年轻的专业。从建立到现在仅三年多时间,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硬件基础方面都是从零做起,特别是教学实验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不足。无论是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还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性质和势头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足。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过程中,青年学生面临经济交融带来的文化碰撞。通过实践将文化创意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三、商洛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跨学科培养思路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根据文化产业领域内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既有宽阔的人文视野,又有专业的产业经营技能的复合型的文化产业创意策划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一个較完善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识基础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是学校集中开设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二是文化产业管理基础课程。这类课程包括四个模块:文化类、艺术类、经济类和管理类。具体包括文化史、文化产业概论、美学与艺术概论、经济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使学生掌握文化与艺术的规律与特质,文化产业的发展原理与路径,学会文化资源管理。三是实践课程,包括部分课程的课内实践、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切实从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加强师资培养,建设课程“三三制”。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力量。鉴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现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与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当下,应当加强在岗教师专业培训工作[3]。一方面,提供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主动转向,另一方面创设组建跨学科教研室进行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产教研一体化模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解决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欠缺问题,建议通过学校与相关文化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进一步落实根植地方服务计划,鼓励教师深入参与文化部门的运作与管理,丰富教师的专业实践型知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三制”即对每门课程分配三名教师负责建设,其中有一名教师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为课程负责人,主讲该课程,其他两位老师配合协助教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把各自收集的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实际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原有的师资配备中,历史、艺术、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就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三)增进院部合作,实现校内教学资源、教学辅助设施共享化。
为实现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院部之间应有人事制度的革新,教师在多个行政院系之间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调配。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才能使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了解,相互合作,才能打破学科壁垒[4]。
我们应当认识到,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多个学科生长点,多个学科分布在不同的院系,这样同一专业仅仅因为主办单位不同而造成教学资源并未能被充分利用[5],提高资源及设备的利用率及学生的受益覆盖率。通过院部合作的方式共享教学资源,尤其是依托二级学院的特色、精品专业课程借力发展。比如:2013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作为文化产业管理学生的学习资源。另外,艺术学院的国画临摹中心、艺术作品展示中心都可以作为文化产业管理学生的实习场所,通过亲身的认知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王纲.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7):62-63+86.
[2]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edu.cn/zhong_guo_jiao_yu/zong_he/zong_he_news/ 201607/t20160707_1427216_1.shtml.2016,07.
[3]张秋月.文化產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06):50-52.
[4]钟璞.管理与产业双重职能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3(02):22-26.
[5]郭国强.论交叉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03):70-72.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6jyjx112)——游戏互动教学法在博弈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