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

2017-06-24 18:00王文思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幸福感大学生

王文思

[摘 要] 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关注大学生对幸福的要求,将教会其幸福的能力和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关注成长成才的角度转化到关注人的感受和精神世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的转变,也更加契合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本文以提升大学生幸福感为核心,探索幸福感的内涵、寻找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途径,以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动力。

[关键词] 大学生;幸福感;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67-03

一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

幸福,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目标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1]就幸福的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心理体验,幸福往往与体验或感受相联系,在此意义上的幸福,相应地变现为一种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用到了主观幸福感来定义它的幸福理念,主观幸福观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2]幸福感更多的指的是个体的内在主观感受,只有个体感到了幸福、满足,幸福的教育才得以真正走入到个体心里,发挥作用。

二 大学生幸福感的“迷失”

1 价值观缺失

幸福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然而,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却早已偏离了幸福的轨道。仰望天空的诗意理想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评价一切的标准变得越来越物质化、实际化、功用化,更加追逐那些能为自己带来短暂收益的学科和考试,比如:四六级;考研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自己的专业学习,而对那些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带来长远影响的通识教育却漠不关心。对于很多大一新生而言,在毕业时考上一所名校早已成为全部的梦想,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得到名企的offer就是成功的象征。“幸福”就这样被发生了置换,“幸福价值观”就这样被各种实用主义所替代,而对于幸福的感恩,宽恕,情感,等等,已经越来越来越迷失了。

2 精神家园空虚

幸福感和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否,内在信念的坚定与否直接决定着对幸福感的捕捉和感悟。校园应当是最充满理想、奋进和浪漫主义气息的圣地。然而,现在校园里的幸福感却在悄然流失着。功利、浮躁的气息弥漫在校园,遍布校园的“物质病”“攀比病”侵占了学生内心的空间。精神世界里少了对美的向往,对道德的仰望,对自我的完善,对目标的追求,对幸福的领悟。少了精神的寄托,少了内心的安详,就不会真正地面对自己,不会处理当下遇到的困难和情绪。一花一世界,每个生物都有美的存在,每个心灵都有善的火花,发现身边的美丽,重建内心的家园才是真正幸福的開始。

3 与人隔绝,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现在的大学生常常标榜成熟,对教师和家长的说教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觉得当今的教育体制陈腐,而且别人不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愿意轻易地敞开心扉,尽管他们也非常渴望得到尊重。他们常常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封锁,囿闭在自我为中心的小天地里,对一切现象都冷眼旁观,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自己自由自在,从自我的角度来判定一切,可以选择一切、拒绝一切、评价一切甚至可以推翻一切。他们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幸福与否。然而,当真正问题来临时,他们却不知该如何面对,变得束手无策。抛弃了责任感的自由,并不会让他们感到真正的自由,反而是更多的迷茫。

4 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内心世界

首先,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了解学生内在的真正渴望,无法把思想根植于人的需求,“空洞说教”走入不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也无法真正从受教育者的前途、利益和幸福的关心上来提高对人的认识。

其次,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与现实脱节。诸如,教材不能与当下现实充分结合,缺少时代感;教育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更新,依旧满足于课堂知识的灌输;教师言传身教的力量无法得到发扬;无法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共通。这种错位与脱节,导致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变得僵硬,使得学生幸福感悄然丧失的同时,教师的幸福感也荡然无存。

最后,教学过程欠缺生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的大量时间投入到网上,投入到游戏当中,是因为他们能从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短暂的快乐,而提到学习和上课,则是满脸的无奈,这是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感觉到快乐,没有产生福乐体验。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学生的自制力不强,认为责骂、批评便可解决,其实这更加剧了学生对学习的反感,改变这些应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寻找原因,让教学手段更加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更加创新,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 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

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找寻幸福的真正含义,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建构幸福教育的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中获得意义感和幸福感,是教育人性化的最好体现。

(一) 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起源于对幸福的感悟和理解,没有对幸福的正确认识,幸福一定也无从谈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丰富内心世界,注入美好的品质,就会离幸福和快乐的脚步更近。

1 重塑正确的幸福观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国人的幸福观培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引,并与当前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将个人追求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把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统一。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尤其是生长在新时代,吃着麦当劳长大的“90后”,是深受西方观念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中国发展的顶梁柱,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幸福感十分必要且十分紧迫。

重塑正确的幸福观,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的内涵、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光芒、奉献的快乐,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让被物质主义冲昏的头脑重新认识到幸福的本真。

2 构筑丰富的精神家园

幸福的感受不仅来源于外在的物质,更多的应根植于内心。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构筑多彩的精神家园,才能增强其对幸福的敏感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学生价值观,为其精神家园播种一花、一树的一门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好比这些花园的园丁,花园美丽与否、丰富与否与思政工作者的态度、理念、方法密不可分。为了做好园丁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有美学的态度。教育的最终出路是美学出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者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成为一个美学家。将“问理的教育”转变为“问心的教育”,走出一条美学的途径。[3]在教育中既要有理性教育之思,又要有诗性教育之美;既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思辨,又要让学生学会体验美的意境;既要让学生学会脚踏实地,也要让学生学会仰望星空。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脚下绚烂的一花一草都有其独特的存在魅力,两者相得益彰,丰富着精神的花园。教育既要发展人的理性之思,又要发展非理性之思的诗性想象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对美的向往,对道德的仰望,对自我的完善,对目标的追求和对幸福的领悟。

3 注入美好的积极品质

教会学生学会宽恕和感恩。宽恕和感恩,这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价值体系的核心观念。然而,研究表明,经常进行宽恕和感恩体验的个体会获得更高、更稳定的幸福感,他们比那些没有宽恕和感恩情结的人,有更少的实利主义、更少的抑郁和悲观,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将宽恕和感恩引入到我们的校园之中,纳入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体系之中。如可以将宽恕心理学家的REACH方法引入,即:回忆(recall)、移情(empathize)、利他(altruistic)、承诺(commit)、保持(hold)这五个步骤,使学生释怀过去的事情。同时还可以采取哈佛幸福课的方式,开设感恩课,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激,在马丁·塞里格曼的积极心理学课堂中,他鼓励学生写感恩信,以及去做感恩采访,这样的联系取得了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每天值得感激的五件事情,事情可大可小,当感恩变为一种习惯时,学生便建立起来了自己的幸福贮藏室,学会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当爱注满心间的时候,幸福就产生了。

(二)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方能显示助人成长的影响力,带领学生进入幸福的大门。

1 根植于学生的内心需求

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就是要明白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困惑,明白学生在想什么,即时需要什么。如,学习的心态和成就、自我认同、幸福价值观、生命观和道德观、生涯规划、沟通要领、人际交往、危机与挫折的面对,等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需要也在随时随地更新着,变化着,他们在成长中面临的困惑有时也会带着自身时代的独特标签,抓住其所想所需,解决其困惑,找准其当下的即时需要,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塞,才能让教育发挥有效的作用,为其走入学生心里铺设更多道路。

关注学生的需要,根植于学生的需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出路,是思政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学生带来幸福的一个有力措施和解决办法。

2 教育与现实紧密连结

教育与现实的错位与脱节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也是当前教育事业中存有的问题。教育的产品最终还是要接受现实的洗礼的,且教育的发生总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视域下,让教育抓住时代的脉搏,与现实紧密相连接。为此,我们需要做出相应努力,教学的内容在符合大纲的基础上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扩展,推陈出新,随时与学生最为迫切的需要相连结,符合现实的情况,并与当下的时代特点相融合;教育的手段、方法,要凸显有效性、实效性。教学手段,方法若能为学生所接受,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教学理念、目标要精抓受教育群体的特点,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知识的灌输,而需要将知识流动起来,生动起来,丰富起来,为传统的教育理念注入新鲜的血液。

3 加强学生在教育中的积极体验

当一门课程充满了魅力,当一堂课的讲授可以让学生如沐浴春风般地专注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外在的约束,没有知识的灌输,只有内心的自由、心灵的碰撞和自我的探索。这个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于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和洗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是满足的,会有积极的心流走入心里。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这是一门各高校都会开的公共必修课,却也是很多学生必逃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谈及了幸福观,道德感,却少有老师能真正地把这个内容的精髓讲到学生心里。其中几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教学过程干涩,不够丰富流畅;教师自身缺乏知识的积累和深入,无法把知识真正地展开,且游刃有余地讲解,使得教师言传身教的魅力无法真正地展现出来;教育的观念陈旧落后死板,依旧止步于课堂知识的灌输,等等,这些只能加剧学生对这一课程和知识的敷衍,反感,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无法让知识走入学生的心灵。要让幸福教育的脚步变得轻盈欢快起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更多有意义的积极体验,还原幸福教育本来的样子。

(三)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与意义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解构了幸福的三个成分:意义、快乐与投入。快乐与意义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成分。帮助大学生寻找快乐与意义感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首先,学会设置目标。 做一个幸福的人需要有攀登目标的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才能找到自我,认识自我,解放自我,从而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快乐和意义感以及自由感。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的是要有目标感。学会为自己寻找目标,泰勒在这里提倡的是自我和谐的目标,“自我和谐的目标,乃是发自于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追求这些目标,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或是因为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并且给我们快乐。”[4]这些目标必须来自于内部、主观选择,源于自我愿望。在设置目标前,可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提问:对我有意义的是什么?什么让我觉得快乐满足?什么给了我神圣感?我擅长做的又是什么?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加那些自己觉得喜欢、有意义的和自己擅长的事情,或是从正在从事的事情中挖掘幸福。

其次,鼓励学生心动并行动,在过程中激发潜力。在确定好自我和谐的目标后,就要选准方向,开始行动,经历困难、挫折,这样才会找到人生的意义感。幸福不代表只有积极正面,也不意味着只有阳光而没有泥泞,战胜了困难、挫折,经历了自我断裂,重生后会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感和持久的快乐感,此时的幸福感受才会更加强烈。反观我们的学生,迷茫,怠惰,不快乐是很多人的写照,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想的多,做的少,是思想的巨人却也是行动的矮子,就如同想疾驰飞行的快车,一脚踩着油门,一脚却踩着刹车,永远无法到达心中的目的地。

行动是走進幸福的最好方法,经历苦难才会更深刻地体验到快乐。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行动,大胆地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并学会身处其中,体验到过程的快乐,收获意义感。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对无意义的事说“不”。在向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和干扰,其中包括无意义的事情,即与自己的目标定位相背离的事情。无意义事情所占的比例越大,则离其设定的目标越远,幸福程度会相应递减。比如:在行动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有拖延的习惯,目标和方向已明确设立,但就是无法专心专注地完成,注意力被各种既无意义又无快乐的事情所占据,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被消耗着,从而离目标越来越远。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克服拖延症,如:学会有效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的生活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生活作出规划,每天进行反思对照的时候将无意义的事情划出自己的列表,列入黑名单,并时刻提醒。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无意义的事情渐渐地远离了自己的生活,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变得愈加笃定,热忱。

参考文献

[1]郝宁.积极心理学阳光人生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3]孙迎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4]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幸福感大学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大学生之歌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