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墉
叛逆少年的成长(节选)
刘 墉
从那天起,我再也不查他的行踪。
后来知道,他在台湾的一个月,居然大部分时间在台南。除了到学校演讲,他还去瑞复益智中心见习,再到德兰启智中心做义工。
当我去德兰时,他已经跟孩子们打成一片。更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和他应邀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举行座谈会时,他居然带着十几位义工,表演了一场舞蹈。他不但从纽约回到台湾,去了南台湾,而且完全融入那个社会,甚至本地话都学会了不少。
最让我高兴的是,他说他已经不再活在我的影子里,他开始找到了自己!
我将永远不会忘记,7月10日那天,在文化中心座谈时他的结语。他提到在玉井乡的日子,提到那群有智力缺陷的孩子。当他讲到离开德兰那一天,看着孩子们的交通车开走,孩子们向他挥手时,当着四千多名观众,他居然在台上泣不成声。
而那个跟我总是一毛、两毛斤斤计较零花钱的他,竟把在台湾赚到的七万块钱,都捐给了台南德兰和高雄的观音线。
回到纽约,全家人都觉得他一下子成熟了,变得更有礼貌、更关心家人。父亲节那天,他送我一个颈部按摩器,送给爷爷一副听音乐的耳机。而当我们要带他和妹妹去大冒险乐园玩时,他宁愿留在家里,陪八十岁的老奶奶。
更妙的是,他不再跟我“算小钱”。他的心胸变宽了,仿佛天地也变宽了。
我突然领悟,要一个年轻人寻找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主动地参与社会、关怀别人、贡献自己。因为只有成熟的人懂得关怀,只有独立的人能够贡献。
人不是在“受”当中成熟,而是在“施”当中成熟,而且给予别人的愈多,愈会去关怀。
(责任编辑 李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