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49)
·女性文化研究·
高柴女传说的地域分布与文化解读
张艳丽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49)
高柴女传说是流传于山东淄博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传说,存世的版本有十几种之多,“父亡深水,高柴女找回骸骨安葬”这一主题是该类型传说的“标志性情节”。除传说外,地方民间歌谣、戏曲中也有对高柴女敬老孝亲美德的宣扬。高柴女传说的大量涌现,是地方百姓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反映,这与当地的风景名胜、婚丧习俗、文娱生活、社会教化等情况密切相关,是地方政府特色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的重要文化资源。
高柴女;民间传说;孝道;文化解读
高柴女的传说主要流传于山东淄博及其周边地区,因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在民众中口耳相传,2006年被认定为淄博市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3年被认定为日照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受资料搜集等条件的限制,学术界对高柴女传说的研究较少。本文试依据多种高柴女传说的版本,辅以正史、方志、家谱、歌谣、戏曲等资料,分析传说中反映的地方文化发展脉络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高柴女是民间传说中的孝女,父亲葬身大海,她历尽艰难,在仙人的帮助下把海水舀干,找到父亲的尸骨而埋入祖坟。在山东淄博及其附近地区,关于高柴女传说,就现有收集资料来看,大概存在十几个不同的版本(见表1)。
表1 高柴女传说的版本情况
续表
在高柴女传说的多个版本中,主要的线索贯穿其中,即父亲亡故,丧身大海或大湖等水域,高柴女历尽千辛万苦,或在神仙的帮助下,终于找回父亲的骸骨,归而埋葬尽孝。“父亡深水,高柴女找回骸骨安葬”这一主题可看作该类型传说的“标志性情节”,其他情节的描绘有繁有简,内容有充实有僻陋,缺少故事演绎的一致性和确定性,带有极强的自由度[1]。比如高柴女的父亲,大多说他是打渔的,也有说是做官的,也有说是孔子的弟子高柴,以教书为生,这无形中把孝道与儒家的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父亲因何尸沉大海,有的说父亲打渔时遇到大风暴,船被打翻掉到海里淹死了;有的说遇到劫贼而丧命;有的直接说在东海淹死了;有的说高柴女父亲是位水军将领,以身殉职;还有的说高柴为民除害,被水妖吃掉了。总之,在各种传说中,父亲的亡故与湖或海等水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为高柴女寻回父骨作好铺垫。
沿海一带的传说中,高柴女家就在海边,不用千里奔波,于是这些传说强调她在海边的各种努力:有的说高柴女用手捧海水,她“跑到海边来嚎啕大哭。哭了三天三夜,昏了过去。醒来还是不见爹的尸首,就使手一捧一捧从海里往外捧水,捧来捧去海水也不见少”[2]。有的说:“她披星戴月,冒风顶雨,一勺一勺地舀。她这一举动,感动了各种海鸟,海鸥飞来,用翅膀给她遮雨,老鹰叼果子给她充饥。一天一天过去,月儿缺了又圆,圆了又缺,高柴女的面容憔悴了,发辫散乱了,海水还一点不见少。”[3]内地的传说中,则强调高柴女前往海边的路途中遇到许多磨难和考验。为了早日到达东海,她宁愿选择走布满“狼虫虎豹”的近路,甚至还受到“美男”的诱惑:“姑娘实在走累了,刚要上床,呼啦啦进来好几个美貌童子。他们嘻嘻哈哈推推搡搡很不稳重,姑娘一心想找爹,毫不动心,没好气地推开这些童子。”[4](P429)
历尽千辛万苦,高柴女终于如愿到达海边。依照人们的常识,平凡人等根本无法把大海里的水舀干,神仙的帮助就应需而生。这属于情节离奇的传奇,是由传说虚构的特性决定的。神仙被高柴女的孝行感动,有的传说未指明神仙的姓氏:“她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神仙,给她送来一把闪光的勺子,她用那把勺子舀,三勺子就把海水舀完了,露出了爹的尸体”[2]。有的传说提到是位不知仙位的老大娘借给高柴女有法力的木勺来舀水,后又得到东海龙王的帮助[4](P430)。
找回父亲的骸骨,高柴女得偿所愿,回到家中按照礼节安葬父亲,因感情上悲痛欲绝,身体上操劳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据说:“玉帝感动于高柴女的孝心,把她接上天做了神仙。高柴女成仙以后,不忘家乡父老的大恩大德,每当天大旱,只要家乡的老百姓求雨,她都有求必应,立即降下甘霖,济生扶贫。她的家乡及附近村庄很少下雹子,人们都说是高柴女保着。”[5]高柴女在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皇帝那里也得到了肯定和赏赐:“高柴女的孝行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赐高柴女以御葬,并册封为神,称其‘仙姑’,墓前设置有石人、石马、石猴、石羊等。”[6]当地乡亲百姓更是不忘高柴女的孝行和恩惠,在村中建有高柴女庙,祈祷保佑着家乡人们无灾无祸,家家平安。
与其他比较有影响力的民间传说传播广泛相似[7],根据已收集到的现存资料,高柴女传说大致分布在以山东淄博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分别为淄博市张店区、周村区,潍坊市青州、滨州市邹平、临沂市苍山、青岛市即墨、日照、烟台及江苏省连云港等,这些地方基本上属于靠海或接近海域的地区,为高柴女传说的发生和演绎提供了地理条件。
学者黄景春指出:“什么是民间传说?简单地说,民间传说就是在民众中间世代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某物的口述性故事。”[8]民间传说的传奇性,在高柴女传说中神仙的出现和帮助是鲜明的印证。民间传说是一种虚构的故事,是老百姓的想象和创作,同时它又是基于一定的习俗、宗教、历史与现实之上的加工和提炼,民间传说在讲述的过程中追求真实可信,可信性是民间传说鲜明的艺术特征。地方百姓依托某些历史人物、地名、遗迹或自然物、自然现象,在讲述传说的时候更让人感到熟悉,接受起来感情上没有障碍。而传说具备的这种很强的现实性,是解读传说传承地历史发展脉络与民俗信仰的一种途径。
在众多高柴女传说的版本中,因资料记载和流传的原因,已无法准确判断其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相互之间所受的各种影响。流传于本地并被地方百姓广泛接受的传说,则会在民众的口耳相传过程中保留住强烈的历史认知,这对于还原地方历史非常有益。
高柴女传说与地方名胜古迹密切相连。连云港的高公岛,附带有高柴女孝父的传说。高孝女用水瓢舀水,因而叫“高姑舀”,后来因讹传,用其谐音,就叫“高公岛”[9]。临沂苍山县的芙蓉山,有八座玲珑的小山峰,据说跟高柴女的传说有关。高柴女在神仙老奶奶的帮助下,打败了危害百姓的九头蛟水妖,水妖变成了八个小山头,从此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10]。青岛即墨也有相关的风物遗迹。乾隆《即墨县志》记载:“老匙山,县东百里,其形如匙,传为高柴女葬父处。”[11]同治《即墨县志》中也记载:“隋,高孝女墓,县邑东北七十里,黄山钓鱼台侧。孝女,青州人,父名柴,年荒逃至即。业渔,死于水。孝女随投水,三日负父尸出。”[12]这些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围绕着当地的海岛、山岭等名胜古迹展开讲述,无形中增添了大好河山的诗情画意,赋予明媚山川迷人的魅力,使得百姓更加热爱家乡和养育自己的土地。
高柴女在淄博张店地区的传说,与当地婚丧习俗联系起来。古代社会中对于男性来说,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配偶死掉后再娶的情况经常发生:“妇死,夫以再娶为常。”男人续娶的妻子,称为继室。一般而言,继室活着的时候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比不上正室,但离世之后可以和丈夫葬在一起②。人去世之后,要归葬祖坟。“子孙从其父祖葬为祔葬,所谓归旧茔,是也。以此往往一地而一家数世父子兄弟并葬焉。”[13]古人看重家庭伦理之间的关系,从血缘关系来看,期望死后能与父母、兄弟等团聚。如果亲人死在外地,子女或亲属要迎棺回原籍,也就是所谓的“落叶归根”,这被认为是重孝的表现。张店流传的高柴女传说中,叔伯不让母亲葬在祖坟,高柴女被迫不远万里去大海寻找父亲骸骨。从婚丧民俗的角度来理解,是合情合理的,也为这个传说故事的继续开展奠定了感情基础。
高柴女的传说还与地方的清明习俗联系紧密。淄博当地有“一百五,去添土”的说法。此日早起,到祖坟上烧纸祭奠,剪除坟头杂草,并添土筑坟,谓之“祭春”,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淄博部分地区十分看重“一百五”的习俗。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记载曰:“三月,植树节前二日,谓之‘百五’,至日晨起,添筑祖先墓,夕乃祭之。”[14]而高柴女传说的流传地张店区沣水镇高炳村、东高村的高氏家族上坟祭祖,总是比其他人家延迟一天,就是由于高柴女回家安葬父母的那天恰巧是清明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张王李赵大寒食(祭祖),高家上坟清明日。”
在高柴女传说的结尾,人们相信高柴女有很好的归宿。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好人好报,到天上去当神仙,拥有呼风唤雨的法力,为老百姓解决难题,保佑老百姓平安,由凡而仙,就是对好人最好的回报;或者得到当朝统治者的重视,册封名号和各种赏赐,受到地方百姓的敬仰和崇祀。从文化心理方面分析,这样的传说结局,是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皇权主义观念的真实反映。当百姓认为需要的时候,会把自己心目中的“好皇帝”给编造出来,叫他依据民众的期许来实现“善有善报”的情感皈依[15]。这表现出普通百姓对政治核心权力的尊崇、期待和敬畏的心理。
高柴女传说主要流传在以淄博地区为中心的齐地,版本众多,情节曲折,能够流传至今,并且依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既有自身的魅力,也与百姓的心理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传说中涉及的兄弟争家产、孤儿寡母受欺负等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百姓大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特别期望实现对恶势力、不公平制度的鞭挞和控诉。这样的结局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当自身力量无法战胜邪恶时,民众往往通过幻想的方式,求助于神仙、皇帝、清官、宝物等的帮助,给予“大团圆”的结局。另外,传说中对地方埋葬祭祀风俗的再现和强调,对女性的讴歌和推崇,对孝行的宣扬和推广,以及对人与自然相处原则中体现出的人定胜天、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展示,都让高柴女传说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除民间传说之外,高柴女的孝行和故事在民间歌谣中也反复吟唱。民间歌谣是宣扬通俗文化、社会教化的重要方式。
如说唱乐调《扣云肩》,也叫鲁北杂吧调,或称“枣木棒乱弹”,共有四五十个曲牌,扣云肩是其中主要的一种[16]。流传于临淄地区的这首《扣云肩》,把高柴女故事编进曲目供百姓演唱,歌词如下:“二更里,夜正长,扣上焦赞和孟良,跨海救父高柴女,孝顺公婆赵五娘。送寒衣,小孟姜,范喜良压在城墙上。扣了一个无丝扣,扣了苦瓜小谭香。”[17]相似的词曲还有流传于鲁南地区的《扣云肩》,歌词也大致一样:“二更里,夜正长,扣上焦赞和孟良,跨海救父高柴女,太平年,孝顺公婆赵五娘,年太平”[18]。
属于东北二人转性质的《绣云肩》曲目,其中一首题名《小五更》,也提及高柴女的故事:“二呀二更里呀,昼呀昼夜长,绣上个节烈共贤良,跨海呀寻父的高柴女,卧鱼行孝的又是王祥。”[19]这跟《扣云肩》的词调宣扬相差无几。
云肩是一种搭配服饰,佩戴在肩上,形状像四合如意云。云肩形式多样,或刺绣花鸟草虫,或刺绣戏文故事,一件精美的云肩需很长时间才能绣成。女性除忙农活和家务之外,绣云肩的工作一般在闲时进行,为使这项手艺不那么枯燥,哼些小曲来打发时间是常见的做法。歌词里提到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也带有百姓对这些人物朴实的评价。对于高柴女,人们注重突出她的孝行,把她与民间知名孝妇赵五娘相提并论。赵五娘因元代杂剧家高明的《琵琶记》而成为深入人心的孝妇,高柴女在百姓中孝女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还有流传于青州地区的歌谣《灯节枝》,以吟唱十二个月为线索,每月讲述一个故事,把高柴女传说安排在四月:“四月里四月八立夏交节,高柴女下东洋火海寻爹,小勺儿舀不尽海水一片,待海水失落了露出尸来。高柴女站江心腹内出血,这件事成全了人人喝彩。孝心人也有那老天驾护,行孝人留美名万古传来。”[4](P759)歌词极力颂扬高柴女的行孝美名。
现代一些民间爱好者为宣扬家乡文化,也把高柴女的故事编纂在歌谣之中。如周村地区文化爱好者王冠僧,编写了《周村旱码头俚歌二十八曲》,以诗歌形式,艺术地展现了周村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第二十七首曰:“周村城南五里遥,於陵城南有红庙。明代孝女高大姑,徒步寻父到莱胶。千里负骨归故里,终身事母未婚醮。庙中诸神皆偶像,董永高姑史可考。”诗中把高柴女和二十四孝之一的董永并提,看重的依旧是高柴女的孝道。张店区文化爱好者张福信,填词《张店赋》,概述张店地区的民间传说:“三孝感天地:炉神姑救父,高柴女攉海,李女佳话传方域!”[20]高柴女行孝的故事在民间歌谣中占重要的一席之地。
高柴女类型的传说还被编写在戏剧当中,在全国其他地方上演和宣扬。河北传统剧目《盗灵芝》,由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表演。故事主要情节为:唐代甘肃渭源县高文童任镇京总兵,奉旨赴东海寻灵芝草,不幸翻船身死。其兄文生骗走钥匙,将高夫人母子逐出门外。清明时节,高孝女偕其弟高昂上坟祭祖,文生借口坟无文童骸骨而侮慢孝女。才女遂决意赴东海寻骨,终于在南海老母与龙女相助之下将父骨寻回,并带回灵芝草[21]。
同样,四川的大幕弹戏剧目名曰《水灵芝》,为重庆市川剧二团的表演曲目,也演绎了高柴女的传说。故事梗概为:唐代时陕西渭花县高文通任八台总兵,奉旨盗取灵芝宝草,不幸葬身东洋大海。时逢清明,其兄高文简不许高柴女祭扫高家祖坟。高柴女遂与大伯订约,誓将父骨带回安葬。途中高柴女历经磨难,在观音菩萨的指引下,终于取得父骨和灵芝宝草还乡。皇帝降旨,封高柴女为御皇姑。高柴女蒙观音指点,削发修行,辞家而去[22]。
在戏曲演绎中,高柴女的传说保留了主干部分,即父亲因故淹死在东海,高柴女历尽艰难,终于找回父亲骸骨予以安葬。巧合的是,这两出剧目把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在唐代,地方是距离东海万里之遥的甘肃或陕西,这为后来高柴女在途中所受磨难埋下伏笔,更能衬托出高柴女的坚定和毅力,凸显出她行孝的高大形象。因受到宗族叔伯霸占家产的逼迫,高柴女担负起寻回父亲遗骸的重任,让观众义愤填膺而印象深刻。
作为传统民众生活的亲密伴侣,戏曲既是百姓的益友,也是民众的良师,具有娱乐和教育的双重社会功能。很多戏曲以民间传说或故事作为教材,渗透着浓厚的道德寓意,使观众在茶余饭后的休闲活动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化。这种寓教于乐的民间道德宣扬方式,其力量远胜于枯燥的说教。敬老孝亲、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思想在高柴女传说的戏曲改编中有明确的反映。
高柴女舀海寻父的传说,在全国范围内不是孤例,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历史记载或故事。淄博周村区红庙村的高大姑庙,门匾上题曰:“迹继江娥”。文人周绍贤游览青岛即墨的高孝女祠时,也赋诗曰:“仁心惠质完天真,沧海浪中寻父亲,不顾捐躯只为孝,奇行卓绝振人伦。高峰建庙纪芳徽,游客登瞻兴不违。大孝动人留古迹,黄山有幸也增辉。”后面注解说:“高孝女祠位于即墨黄山之巅,高孝女隋时人,投海寻父尸,事与曹娥投江寻父类同。”[23]指明高柴女的事迹等同汉朝投江寻父的孝女曹娥[24]。 曹娥死后也得到官方和民众的赞颂和认可,人们立碑立庙宣扬其事迹和孝行,并奉她位列仙班。
《古今图书集成》是雍正年间编定的大型丛书,编者从正史、方志、野史中辑录大量妇女行孝的史料,称为《闺媛典·闺孝部列传》。有关为寻父而投水的孝女记载,包括曹娥在内,有7例史实。按学者李飞对孝行的分类方法,这些孝女投水寻父的做法属于丧葬类的孝行,归为寻尸或自殉类型[25]。古人相信灵魂不灭,父亲客死水域,女子能寻尸归葬是种了不起的孝行。寻尸不得而自殉,孝女们相信自己能在阴间继续为父亲尽孝。延绵不绝的类似故事,让高柴女传说的流布和接受有了极强的后续动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此,人们无意于评说孝女们的舀水或投水孝行是否迂腐,而更着眼于高柴女故事类型凸显女性主体价值的文化内涵[26]。高柴女传说的大量涌现,也是地方百姓心地纯美并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反映,并与当地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婚丧习俗、宗教信仰、文娱生活、社会教化等情况密切结合,使得高柴女故事的传承有了更加丰厚的土壤。在民间传说中,人们不再关注此类故事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而赋予它心理上可以接受的各种要素,这成为地方政府进行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的重要资源。
注释:
① 参见林华玉的《高柴女的传说》,《民间文学》(故事)2013年第6期;王荣敏等的《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姬灿的《鲁中家庙建筑与地域文化特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论文等。
② 陈顾远的《中国婚姻史》介绍:“且在唐后,俗间对继配之妻往往以‘接脚夫人’谑之,今陕俗前妻母家每称其继室为‘续脚姑娘’,即基于此;而嫁于再娶者称曰‘填房’,均含有逊于原配之意。在关于原配最重要之权利,则为合葬与袝祭。……然母以子贵,继室之合葬并袝者,例亦夥矣。”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227页。
[1]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J].民俗研究,2009,(4):5-6.
[2] 李建华.青州民间文学集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207.
[3] 张象吉.高柴女[J].前哨,1959,(8):47. [4] 张文.淄博故事卷[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
[5] 山东省日照市三套集成办公室.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日照民间故事卷(第一卷)[M].日照:山东省日照市三套集成办公室,1989.63.
[6] 咏春.古桑今韵——张店民间故事传说[EB/OL].vdisk.weibo.com,2012-10.
[7] 魏伯河.《鲁义姑姊》故事源流考辨[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5):44.
[8] 黄景春.民间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2. [9] 包殿贵,夏兴仁.连云港游览手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15.
[10] 临沂地区地名办公室.琅玡乡音[M].济南:明天出版社,1985.331.
[11] 《即墨县志》之方舆·山川[Z].乾隆甲申年,17. [12] 《即墨县志》之建置·冢墓[Z].乾隆甲申年,22.
[13]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65.
[14]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6.
[15] 黄永林.民间传说文化意蕴的二重性[J].文化遗产,2007,(1):108-109.
[16] 叶涛.山东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340.
[17] 临淄区委宣传部,临淄区文化局,临淄区文化馆.临淄民间文学集成(第一册)[M].淄博:临淄区委宣传部印制,1989.423.
[18]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东分会,山东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山东民间文学资料汇编(临沂地区专集)[Z].济南:山东民间文学研究会山东分会印制,1983.346.
[19] 陈海玲.费县民俗[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521.
[20] 王文清.我们——张店文学作品选[M].北京:中国图联出版社,2010.9.
[21] 河北省戏曲研究室.河北戏曲传统剧本汇编(第6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62.1-46.
[22] 何德君,段明.川剧剧目摭编[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9.
[23] 周绍贤.高孝女祠[J].即墨古今,1988,(2):52.
[24] 班固.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794.
[25] 李飞.中国古代妇女孝行史考论[J].中国史研究,1994,(3):75.
[26] 崔显艳.虽属个别却穿透历史——广元女儿节女性文化史学梳理[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5):61.
(责任编辑 赵莉萍)
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of the Tales of Filial Daughter Gao Chainv
ZHANG Yan-l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 China)
The tales of Gao Chainv are famous folk tales popular in Zibo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ere are more than 10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is legend, which tell similar stories about the father’s death, the daughter’s search for her father’s body in deep water and burial of his bones. People also praise the girl’s filial obedience in many other songs and dramas. All these tales are psychological reflection of the local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truth and virtue, which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local attractions, customs, cultural life and social education. Such tales are also cultural resources of local tourism development, cultural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Gao Chainv; folk tales; filial piety;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2017-04-22
淄博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举全市之力打响齐文化品牌研究”(项目编号:201505)
张艳丽(1978—),女,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社会史研究。
G122
A
1008-6838(2017)04-006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