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2017-06-23 08:52王克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操作思维能力兴趣

王克京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学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要以兴趣为先导,以问题为主线,以生活为桥梁,以双手为工具,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兴趣 问题 操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式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数学探究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一、以兴趣为培养思维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数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展开积极思维的过程,而要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就必须要重视以兴趣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只有激起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关注,学生才能以活跃的思维状态主动投入到探究中来,实现苦学到乐学的转变,而快乐而主动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第一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愉悦而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探索动机。

1.改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如何会直接地影响学生对教师所任教学科的学习态度,为此教师要重视营造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以实现情感的正迁移。教师不仅要热爱学生,用爱打开学生的心门,更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充满期待,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关注与喜爱。

2.采用直观教学。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认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片、实物、模型等来引发学生的关注,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主体性与思维的主动性。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向学生展现各种建筑物、剪纸以及熟悉的生活实物,以熟悉的事物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自然会专注于学习,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与活跃的思维状态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二、以生活搭建探究的桥梁

数学与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数学家基于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经过无数次实验实现本质属性的认知。可以说生活是通往数学探究殿堂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以熟悉而丰富的生活现象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以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1.再现生活,建构模型,提高理解水平。以往的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将教材上的知识点原封不动地讲解给学生听,讲解得非常详细,表面看来学生都听懂了,但在做习题时却一片迷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对这知识点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而只是机械地记忆结果,何谈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从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的源头入手,还原生活,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之中展开,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提取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知识的本质真正地理解,这样题目纵然千般变化,学生依然可以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成功地解决,提高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的理解水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2.回归生活,升华认知,提高实践能力。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书本知识来解决现实生产生活问题,这正是数学学科的价值所在,同时更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以问题为思维的促发点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而主动的思维探究活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失去了参与的主体性与思考的独立性,是教学的局外人,是消极而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只是机械地记忆结论,而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更谈不上数学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要善于以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1.巧妙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学生理解肤浅或是错误时提出探索性问题,以问题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张很大的报纸,让学生来思考,可以对折几次,对折后报纸的厚度与面积有何变化。大部分学生都认可以可以对折好多次。此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试一试、算一算。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集中于问题的探究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独立而积极的思考。

2.鼓励质疑,增强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提问这正是学生活跃思维的核心所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巧妙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构建知识;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善于质疑,勇于挑战,敢于创新,能够在探究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求异性,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学会数学探究。

四、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

对于中学生来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割裂手与脑之间的关系,就无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地动手机会,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这样才能产生更多新奇的想法,让双手成為学生思维的工作。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我们就可以改变以往的讲解式教学,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来画一画、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让学生在积极的动手与动脑中来展开数学探究。首先我让学生来剪切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探究内角和,在学生初步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三角形为切入点,来探究这些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这样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与启发下,学生就可以联想到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进而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边数、过某一个顶点的对角线的关系,这样带领学生展开层层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学生自然就可以在动手与动脑中总结出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加深对抽象深奥的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同时操作使大脑得到发展,让大脑更加明智,而大脑也让双手得到发展,使双手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改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打造一个愉悦而开放的教学环境,带领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范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理科考试研究,2013,(16).

[2]游仕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4,(17):52-53.

[3]吴贤海.关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86.

猜你喜欢
操作思维能力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