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波
核心提示:也许将来衡水中学在中西部地区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在东部发达区域,衡水中学不会遍地皆是。
“衡水中学现象”最热的那阵儿,我在朋友圈转了个帖子,大意是说衡水中学的日常管理是多么严格,对学生的个性多么压制。好几位朋友在下面留言,说起他们认识的衡水中学的毕业生,不仅都很“正常”,而且人都挺好。
去年,衡水中学以一本上线率92.44%,再次位列河北省第一名。它被外界贴上“准军事化、标准化管理”和“精准到分钟的时间表”的标签。衡水中学再次成为焦点,是因为它要在其他地方复制。讨论的各方都把衡水中学模式“大规模推广”的可能后果,作为讨论前提,偏偏对这种可能的后果,不同立场的人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
假如遍地都是衡水中学,会是怎样的场景?这一设问,当然还是会还原到“衡水中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来。应试教育或素质教育,不是衡量衡水中学的合适坐标。
严格来说,大部分中小学教育其实都是应试教育。大部分上海、北京的家长都有自己的一本“血泪账”,这似乎可以证明,一线城市的中小学教育,即便在明面上做一点掩饰,实际上仍是应试教育。那些真正意义上、功利性不强的“素质教育”,包括对孩子个性、爱好、独立思考能力的培育,实际上并不比其他地区的多数学校更好。
衡水中学的不同,在很多人看来,是实现了“军事化管理”,一切不利于考试绩效的细节都被改进。用衡水中学学生的话说:“学校好像一个全天候保姆,把你每时每刻该做的事都给安排好了。”
这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呢?毫无疑问,是的。有人说,衡水中学是从各地“掐尖”,那些学生即使不上衡水中学,也能考得不错。大错特错。苗子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生存环境。即便是普通学生到了这里,战斗力仍然会提高很多。
假如遍地都是衡水中学,这些学校考生的成绩,一定会比目前更好。包括北上广深的学校,如果实行了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成绩也会再上一个台阶。
不止是考试。在其他领域,除了个别集体项目,精细化管理可以让运动员成绩迅速提升。很多国内著名企业,在早期也热衷于“价值观+军事化”企业管理,效果同样惊人,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场景。
我也不认为这种管理的后遗症有多么大。同样用衡水中学学生的话说,“这样的日子我不想再过,但是如果能让我回到过去,我还是会这样选择。”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衡水中学模式在应试上特别有竞争力,为什么现实中并没有“遍地皆是”?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家长和考生没有选择一种更具竞争力的教育模式?
因为不必要。一个地方的主流教育模式,是需要多数人接受的。对于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家庭而言,他们会考虑投入产出比。一线城市由于师资力量比中西部地区更雄厚,高考录取名额更多,竞争已经没那么激烈。这些城市收入较高的那部分家庭,甚至已经早早把“战场”拓展到海外,进一步降低了竞争强度。一线城市“考试改变命运”的迫切性也没那么大。
因此,也许将来衡水中学在中西部地区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在東部发达区域,衡水中学不会遍地皆是。(支点杂志2017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