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2017-06-23 18:29唐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影响

摘 要 当前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快速普及,不但使信息的更新更加及时,传播更加广泛,且各信息的娱乐化特性也尤为明显,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能够娱乐大众的信息似乎更能够取得点击率,网络新闻较电视新闻、纸质新闻等传统新闻形式而言,在制作与审核方面较宽松,这也为网络新闻的随意性提供了可发展的空间,不可否认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可以吸引受众,但只注重娱乐,而忽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与传播价值,也会颠覆受众对某一事件的客觀认识,甚至产生消极态度,本论文主要就目前体育新闻的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就其娱乐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形式作出详细陈述,针对这一现状对学校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深入探究。

关键词 网络体育新闻 娱乐化倾向 学校体育教学 影响

网络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具体是指网络新闻在报道形式上融合网络自身特有的互动等多重媒体属性,不断制造“娱乐化”元素,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育赛事的故事性与冲突性,但此类报道将新闻的重点进行转移,将目光从赛事本身转移到了与赛事相关的人或事的边缘性事件之上,将受众的紧张情绪转化为了娱乐消遣,目前各新闻网站也成立了专门的体育类专题,使爱好体育的人群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体育信息,新闻报道从形式到内容的娱乐化倾向对学校体育教学起到了双重影响作用。

一、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体之上,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都十分注重规范化与高度概括性的原则,只对事实本身作出简明扼要的阐述。网络媒体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一传统新闻格局,网络新闻在不断探索受众好奇、从众等心理,在此之上融入能够激发受众心理的内容,使得受众主动点击观看。网络体育新闻的具体娱乐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闻标题力求个性,任意夸大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中,文章的标题会对内容起到总结性作用,但网络新闻似乎并不安于此种现状,不可否认网络新闻同样深刻地发挥了新闻标题的灵魂性作用,且将这一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为吸引受众的目光,网络新闻人在标题上可以说“费尽心思”,紧抓新闻的刺激点,利用幽默诙谐的口语或是色情性语言等来定义标题,如2015年10月26日腾讯网的一则新闻《见红!鲁尼止血用“口香糖”?》,咋一看题目,不禁让人大发奇想,题目中体现了暴力、比喻、夸张等多种手法,充分调动了受众的好奇心与观看欲,吸引了大批受众的目光,也赢得了网友的纷纷点击,如此的题目也算达到了良好的传播目的。

2.新闻报道内容的重点出现转移

新闻报道具有多种形式,如系列报道、追踪报道、拓展式报道等,就体育新闻而言,单从赛事本身来呈现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求知欲,所以不免要对参加赛事的人进行深入拓展,但从目前体育新闻的发展现状来讲,反而将体育运动员的个人报道作为了重点来突出,将其各类花边新闻重点呈现,关于赛事的说明却少之又少,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跳水女皇郭晶晶备受关注,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也不断揭示出了关于郭晶晶的恋爱经历,相比赛事情况,郭晶晶与富商之子霍启刚的恋爱似乎更成为了媒体的报道重点,郭晶晶“跳水女皇”的名号也渐渐被“贵妇人”所取代,其后我们总会看到郭晶晶以豪门太太的身份出席各类活动,可以想象一下,多年以后,大部分受众会知道郭晶晶是霍启刚之妻,还有多少人了解她跳水的辉煌成就。

3.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双向互动性,随着这一特性的扩大化,信息接收者的地位也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可以随时参与事件的互动,对事件发表自身的观点,为了利用网络这一特有优势,各新闻版块特设有娱乐化的互动专栏,体育爱好者可以随时随地实时互动,并与“同道中人”沟通交流,甚至可以创建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体育运动虚拟社区,时刻与人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

除互动性平台的建立外,在体育新闻的报道形式上也力求新奇化,如对某一体育赛事进行排名时,可以引用武侠剧中的列表排名形式,更具情节性与故事感,如“英雄榜单”“武林争霸”,还有《20大NBA神兵利器:科比倚天剑,詹姆斯堪比屠龙刀》《韦德梦幻迷踪步再现江湖,单节17分交完美答卷》等标题的呈现。

二、网络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影响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在校期间是接触体育最为全面、系统、理性的阶段,而体育教学一直是各大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主要以体育教学、课外锻炼、业余训练、运动竞赛等形式而开展,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手段。随着当今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深化,“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等关键词成为本时代的热点讨论词汇,在网路数字化背景下,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体育运动接触得越来越少,使人类身心健康严重失调。另一方面花边体育新闻的不断报道会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有所偏离实际。

1.积极影响

(1)利于多媒体教学的展开

就体育课程本身而来,它与其他文化课程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是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技术、竞技比赛等方式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体育课主要是以实践为主,这就意味着教师高强度的示范与学生快节奏的跟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会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效果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教学方式从传统方式到多媒体教学的改革对教师来讲具有更多优势,首先是对自身体力的一种保留,其次就是利于同学记忆,电子版的课件形式更加多样化,便于调整与修改,对于重点难点内容也可作出特殊标记,加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省时省力。

(2)利于体育精神的传播

对于学生来讲,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对偶像无限崇拜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十佳球”等激烈的赛事场面就会热血沸腾,当他们看到关于某一体育偶像的纪录片便会无比崇拜,无论是这一体育项目,还是某一体育明星都会成为他们热爱体育运动的全新动力,关于体育明星的宣传纪录片等报道形式是对体育明星个人成就的一种展示,同时更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传扬与歌颂,如关于篮球明星姚明的纪录片——《姚之年》,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姚明在NBA从“菜鸟”到巨星的全过程,部分细节展示深入人心,使人们看到了拥有无限光环的姚明背后的心酸与血泪,也使得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任何成功都需要真正的付出,使他们对体育心生敬仰之情。

2.消极影响

(1)懒惰心理

生活网络化、工作网络化、学习网络化成为了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现状,作为学生群体更加急于个性的表达,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网络的出现正为他们提供了表达情感与接收新事物的广阔平台。体育运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亲身去体验了才能够真正获得能量与自信,但由于目前网络之上铺天盖地的体育新闻,再加上趣味性的融入,大部分学生显然更愿意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观看新闻之上,很少有人会自觉去体验体育实践活动,体育新闻过分注重娱乐,却缺少了带动与提倡性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渐渐成为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可以说网络使人类身体变得懒惰,这也是体育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与挑战。

(2)看客心理

鲁迅先生曾在《阿Q正传》《祝福》等多部著作中深刻地描绘过看客心理的具体体现,在人类的内心深处也多多少少会存在这一心理,向外表现为好打听他人隐私,以他人的悲伤作为自己的快乐。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从某一程度来讲是为了迎合受众的这一心理,打开任一新闻网站的体育专题板块,大部分的版面都被“身材火爆的美女拉拉队”或是“某体育明星的各种恋情”等占据,再配以十分抢眼的图片,受众对于体育赛事或是运动员本身的成就也许毫无兴趣,只是为娱乐而去点击。网络媒体似乎也很乐意迎合受众这一看客心理,色情性、爆炸性的体育内容更能够收获高的点击率,例如近期震惊体坛的“奥多姆脑死亡”事件备受关注,无论是他的极端性行为,还是其妻子的家族动态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体育版头条,如今该事件基本归于平静,相信90%的受众知道了奥多姆,并会将“嫖娼”“性爱”等敏感词汇同他结合起来,又有多少人会知道他在体育上的成就。

(3)畏惧心理

对体育明星的全面报道根本目的是为了传播体育的内在精神,在各明星的采访报道中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他们的心酸史,当媒体对这一切背后的故事过多关注的时候,就会使受众产生对体育敬而远之的心理,当家长看到了这一职业背后的艰苦故事,试问还有几个家长会让孩子选择当一名运动员。

(4)盲从心理

在网络之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不断挑战某些极限运动,如徒手攀岩等,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十分盛行,不少挑战者会晒出自己的挑战照片,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在学生看来是很酷的,所以有时他们会进行盲目效仿,或许只为拍张照片,发在朋友圈,获得别人的点赞。殊不知这一运动需要具备的身体条件及具有的危险性。

三、对网络体育新闻消极作用的应对策略

1.加强体育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能力

体育的传授并不能单单靠對体育的简单夸赞或是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动作就能够完成,更需要做的是使学生能够从意识上真正接受体育。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要想使体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要清楚当代社会人群的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要时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事物的发展符合时代的潮流,与社会需求达到高度一致。具体可寻找体育传播发展最佳的契机点,如“养生热”“减肥热”等,媒体上关于养生、减肥科学真伪的讨论也空前活跃。这时体育不妨借此之势,深入分析体育运动受众人群的心理需求,例如对于学生等年轻群体来讲,减肥、青春、美丽等是他们永恒的话题,媒体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正面的推广与倡导,特别强调强健体魄、科学瘦身等,进而不断促进体育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大众内心产生一种自我的激励,心怀“我要美、我要健康、我要运动”的潜意识,而这种意识也会促进他们的自主锻炼能力。

2.创新发展体育设施,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时刻推动着体育建设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体育设施用品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保障,也增加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广泛兴趣,如“活力π羽毛球拍”的研发,在传统羽毛球拍上加入高科技研发的芯片,对打球运动轨迹进行抓捕分析,便能时刻捕捉到打球过程中的拍面速度、击球角度、击球点、击球力度、发力曲线、轨迹三维运动图及运动分析结果等信息。类似于这样的高科技体育产品为全民体育奠定了创新型的物质基础。各大网络体育媒体可以以此作为素材,积极提倡运动理念,这远比报道明星的花边新闻要有价值得多。

3.积极发挥明星效应,传达体育正能量

针对体育理念传播,可以将娱乐化性质融入其中,利用明星效应来引导大众关注体育,爱上体育运动。例如在《奔跑吧!兄弟》第一季某期中,组织明星们在浙江传媒学院体育馆内举行“室内运动会”,场地的布置别开生面:体育馆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游乐园”,红绿两队需完成蹦床取球、障碍运球、滑道运球、巨手投球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暗藏“杀机”,各位明星在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争斗”,种种窘态让观众笑声不断。《跑男》将体育运动与娱乐合二为一,将观众的目光从娱乐至上拉回对体育精神的思考,势必会为社会传达一种体育正能量,使学生争相模仿,为全民体育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

网络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学校体育教学起到双重影响作用,一方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与示范,对体育精神也起到广泛的传播作用,但过度的娱乐化倾向更容易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懒惰、畏惧、盲从等消极心理,进而影响体育的教学效果。对此,网络体育媒体要重新定位,要根据学生需求,加强体育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创新发展体育设施,激发学生好奇心理;积极发挥明星效应,传达体育正能量。

————————

参考文献

[1] 孙鹏飞.浅析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J].新闻世界,2011.

[2] 宫怀宇.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J].新闻爱好者,2010.

[3] 张凤丽.多重视野解读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J].采编,2015(2).

[4] 鲁鹏.网络媒体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的透视与反思[J].中国报业,2012(4).

[5] 刘泓.试析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英语叙事:以新浪体育频道NBA报道为例.新闻窗,2013(5).

[作者:唐迅(1975-),女,四川南充人,成都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