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

2017-06-23 22:02周晓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困境

周晓梅

摘 要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乡村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产业延伸型融合模式的应用,积极进行产品类型的重组,促使美丽乡村建设在组织、文化、经济以及制度方面都取得较大成果。但鉴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产业体制存在机制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为此,要立足农民,推动农村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乡村建设的系统性,实现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困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6.034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基础逐渐衰弱,农村表现出边缘化的特征,生态环境面临威胁。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被提出,目的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共建,形成现代文明与生态的共存。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为农村生态、文明、经济以及社会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

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

目前,农业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促使农村各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模式改变的重要途径,不断提升产业升级的速度,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性突出,远远超出理论范畴。在本质上看,农村产业融合除了要融合相关几个产业之外,还包含农村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即产村融合,将其作为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与核心,推进融合目标的实现。农村产业融合需要将产业与农村功能相融合,实现空间整合,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农村产业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性

立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了更加和谐、文明的乡村社会。立足于人与经济角度,美丽乡村建设挖掘了乡村发展潜力,提升农村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立足于人与文化,美丽乡村建设重视乡村文明发展,满足多层次文化需求。立足于人与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生态文明,融入绿色理念。美丽乡村建设立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地方特色,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对农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有力保护,在这一点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相同的出发点[1]。

1.3 农村产业融合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借助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城乡经济融合,结合实际,挖掘自身潜力,发展多功能农业,构建新型产业形态,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将农业产业真正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在社会功能方面,依托新型产业形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人们对乡村价值的理解。在空间功能方面,构建农工贸紧密相连、产销相融合的多元化产业形态,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生态功能方面,乡村生态农业得以发展,强调生态环保,发展农业景观。

2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困境

2.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强大的动力支持

在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鉴于发展时间较短,使得其融合程度不高,新兴产业经济实力有限,很难实现突出的竞争能力,优势不突出。在实际发展中,资金缺乏,同时存在资金分配不科学的情况。另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区域失衡的现象,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域,尚未形成辐射效应。

2.2 村庄承载能力有待增强,产村融合受到制约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需要村庄综合功能强大,承载能力突出,这也是实现产业与乡村建设相融合的关键。但在实际建设中,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村庄的综合能力和承载能力都有待提升,很难适应产业融合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融合的有序发展。

2.3 农村产业内部缺乏规范性的管理,人力资源吸引力不大

农村产业融合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渠道,但是,产业多以低成本为基础,主要是农产品的简单加工,缺乏创新,标准化水平不高,专业化不足,很难实现对劳动力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强大吸引,加之组织和管理的不规范性,人性化理念没有得到有效渗透,很难保证权益,造成人才外流现象。

2.4 体制缺失,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效果

首先,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机制急需完善,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村产业融合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都是农民,因此,整个工程凸显整体性与系统性,但农民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时间,是逐渐深入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农民生活空间的重塑,在短时间内农民很难接受和适应,在根本上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另外,参与主体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

3 立足农村产业融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3.1 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注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农村产业融合需要农民的支持,离不开农民的热情和创造性,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促使其能够切实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其次,注重转变农民的思想和观念,使其发展成为新型农民。农民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成为具备现代元素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强化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培养其发展经济的能力[2]。

3.2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机制的系统性

首先,要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相应的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具备完整、有机的政策体系,提升可操作性。其次,建立强有效的工作机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涉及诸多部门和机构,但是,统筹性不强,因此,要构建协同机制,强化政府机构的指导作用,结合实际,完善各部门参与机制。再次,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要坚持农民自主原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重视村民集体决策,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后,积极培育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民间的合作,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

3.3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资源的合理流动

首先,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摒除重工轻农的思想,加大对农村相关产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拓展农村金融机构的形式,实现城乡金融资本的合理配置,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其次,重视对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强化配置机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鼓励城乡经济主体积极合作,增加协作机会,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补,发挥对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形成二者互动机制。再次,重視融资渠道的拓宽,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迅速,与农村产业融合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具体建设中,也存在诸多困境,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性。因此,要重视深入理解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的涵义,正确分析二者的关系,正视具体建设中存在的困境,深入探讨诱因,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在根本上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崔花蕾.“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崔娟敏,季文光,张坤,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承德市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2016(34):34-3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神奇的设计师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