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崇民 高光普 本刊记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
□ 王崇民 高光普 本刊记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冷链物流需求日趋旺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冷链物流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冷链物流行业还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专业化水平不高、有效监管不足等问题。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4月13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对促进农业生产流通和农民增收,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为支撑,以规范有效监管为保障,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同时,大幅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普遍实现冷链服务全程可视、可追溯,提高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的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降低腐损率。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冷链物流?因为它事关食品安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相关人士表示,要改善国民生活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要迈入新的高度。以前人们谈论食品安全,往往只关注生产环节以及终端零售,物流环节常常被忽略。
据研究发现,控制易腐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而控制微生物的关键就是控制温度,温度每升高6℃,食品中的细菌生长速度就会翻一倍,货架期缩短一半。有统计数据显示,易腐食品在我国居民家庭的饮食消费占比超过30%,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10%,易腐食品的损耗率高达30%。如果将果蔬损耗率从当前的30%降到5%,那么每年可节约1000多亿元。
因此,《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
《意见》表示,将鼓励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藏冷冻、流通加工等冷链设施。在重要物流节点和大中型城市改造升级或适度新建一批冷链物流园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集聚发展。加强面向城市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和监控设施体系,鼓励适应市场需求的冷藏库、产地冷库、流通型冷库建设,推广应用多温层冷藏车等设施设备。鼓励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建设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鼓励商场超市等零售终端网点配备冷链设备,推广使用冷藏箱等便利化、标准化冷链运输单元。
质检总局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辆约有7万辆,而美国则达到20多万辆;我国冷库总量为2600多万吨,人均占有冷库容积只有美国的1/5。显然,我国当前的冷库结构分布失调,导致功能失衡,存在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等现象。
对此,围绕成本和效率优化,《意见》鼓励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冷链物流发展,并给出了冷链物流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一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的功能和内涵创新,鼓励冷链物流企业与商贸等企业加强融合,在冷链物流基础服务上叠加增值服务功能,延伸服务价值,挖掘增值价值;二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围绕多样化和个性化冷链服务需求,积极发展新的服务模式,如“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三是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形态和市场结构创新,鼓励冷链物流平台等新业态发展,在资源有效整合基础上形成规模化企业、平台企业、小微企业等并存的市场格局。
业内认为,将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体现了《意见》注重市场配置资源和创新驱动的思想。
一是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系统梳理和修订完善现行冷链物流各类标准,抓紧制定实施一批强制性标准。针对重要管理环节研究建立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建立冷链物流全程温度记录制度。
二是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和监控设施体系。
三是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由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鼓励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经营模式创新,鼓励冷链物流平台企业为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创业创新提供支撑。
四是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构建全国性、区域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五是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强基础性研究以及核心技术工艺等的自主研发,加速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提高冷藏运输车辆专业化、轻量化水平,推广标准冷藏集装箱。
六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将从源头至终端的冷链物流全链条纳入监管范围,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记录系统,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
七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简化冷链物流企业设立和开展业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加快建设开放统一的全国性冷链物流市场。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现有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八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完善和优化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通行和停靠管理措施,探索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建设。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惠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