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珍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摘 要】元代异族统治下,民族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下得到了新的发展,艺术家通过精神自省将元代绘画推向了新的高潮,以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元代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元代;美术;赵孟頫;元四家
一、历史背景
1206年蒙古部落首领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成为集狩猎和战争一体的生产关系,1264年迁都北京建立元大都。元代建立以后以蒙古贵族的社会特权为依托实行政治统治,民族关系在对立和协调下使汉文化发生了奇特的现象,也极大地左右了元代画风。
一、宋代社会政治制度保障下的文人优越性,到元代发展成为脱离政治统治者控制的高度个性化的文人画艺术
二、蒙古和西域统治者实行多元文化政策,使不同的文化艺术得以自由发展,其中喇嘛教的艺术独树一帜。
三、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社会和种族冲突矛盾,中国绘画从再现风格向表现风格变化的转折点。
二、文人表现
元初的丧国之痛使整个社会气氛低沉,异族文化的冲突也让人们反思汉文化自身的问题。以杭州、苏州、绍兴、湖州为主的遗民文化圈普遍选择自保的“隐世”状态,他们被称为逸民或在野文人,例如钱选绝意仕途为专职画家。这些人通过文学和绘画的形式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力图改变士气,艺术创作以自娱为精神疏导,艺术趣味超脱野逸,表现形式把书法用笔和文人画的业余性作为重要的特点,突出绘画中的个人境界。
最突出的内容就是水墨山水画的发展,以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映着江南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复杂关系,更是。元代文人画家独特的个人风格体现在笔墨之中,使中国画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赵孟頫在元代历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宠遇, 仁宗尤其敬重他的才华, 将其与李白和苏轼相比。他博学多才, 工古文诗词, 通音韵, 精鉴赏。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 像他这样具有多方面成就、影响深远的人物, 实在是很罕见的。他主张:以书入画,强调书画同源;画贵有古意、复古而开新;尚水墨表现这些审美标准像时代的坐标,其艺术主张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后世文人画的发展。。
三、代表画家
赵孟頫画山水多写文人隐逸的生活情趣,喜画南方山村水乡,在笔墨技法上, 兼善工笔和写意, 呈多种面貌。如《洞庭东山图》画太湖洞庭湖东山之景,东山山势非高,圆浑平缓,山径曲折,山居云雾迷蒙,岗峦隐约。湖面波光掠影,一叶轻舟,由左方驶向对岸,岸上一人待渡。近处坡石,杂草丛生,描绘了太湖中的幽美景色,境界寂静。
在画史上, 黄公望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 被推为“元四家之冠”,常携带笔墨, 寄身于深山大川之间,师法董源、巨然,终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此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画面上坡陀起伏、林木森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历代凡见此画者, 无不叹为观止,明清许多文人画家多以此图得到启示, 其临本有10余本之多。其著有《写山水诀》一书,对山水树石的笔墨、设色、布局、结构、意趣等都有精辟论述被认为是南宋山水画理论的真传。
王蒙元代末年富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大师,将各种皴法交织在一起,传达出强健有力的笔墨功夫。他喜用墨先淡后浓,层层点染,高远、平远、阔远灵活应用,达到最佳构图,其山水布局,画得密,画得满,满而不臃,密而不塞,用笔繁复而又富有层次和空间感。《春山读书图》完全是用短促、干涩且多为解索皴的笔触完成的,有一种非常微妙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吴镇笔势宛转遒丽、墨汁淋漓,古厚之气自成一家。《双桧平远图》为吴镇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平地上并立古桧两株,参天耸立,气势雄伟挺秀,下临坡石溪流,远山层叠,具有平远之势,笔力坚实,笔墨圆润。”。
倪瓚主张书写“胸中逸气”,强调主观意兴的抒发,反对刻意求工、求似,常写萧疏简远的景色。《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疏密掩映,姿势挺拔。全图气象萧疏,近乎荒凉,用笔简洁疏放。
四、结语
元代画家的活动空间或者艺术表现深度上都值得称道,特别是江南文人艺术家,借助新的文化冲突,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悠久传统,在“复古”口号下发扬传统,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时代艺术。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孔六庆.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4]孔六庆.画之道——创作与学术的互动[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5]孔六庆.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孔六庆卷[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