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浩+杨春晖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回族清真寺经济是少数民族经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回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选取河南睢县典型全国重点镇清真寺为研究对象,提出进一步发挥宗教文化旅游景点、多角度加强为区域地方群众服务、深层次支持民族经济和优势产业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功能的散杂居地区回族清真寺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关键词】河南睢县;回族;清真寺经济
一、引言
众所周知,民族经济是民族问题的焦点和重点,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的保障。在区位分布上,在城镇居住的回族人,大多择经贸繁华的街道、区域而居,形成了利商而局,居而利商的商业居住特点。“围寺而居”、“依寺而商”是中国回族传统的居住格局和经济结构模式,充分突显了回族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民族特色。笔者以河南省睢县城关回族镇城内清真寺和东关清真寺为例,希望通过分析这两座清真寺的概况和经济功能,结合当地实际来梳理睢县城关回族镇两座重点清真寺的清真寺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为探析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清真寺经济发展理清脉络,为今后其他学者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借鉴。
二、睢县城关回族镇清真寺概况
睢县目前共有18座清真寺,分布范围广、历史悠久,分布在全县十四个乡镇,二十三个村委,大多建于明清后期,是睢县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其中城关回族镇共4座,城内清真寺、东关清真寺、小门里清真寺、西关清真寺,笔者主要以城内清真寺、东关清真寺两座典型清真寺为例展开分析。
三、睢县城关回族镇清真寺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国散杂居地区回族伊斯兰教宗教事业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带有特色的清真寺经济成为了回族伊斯兰教宗教经济的重要经济类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民负担。睢县各地回族清真寺依托周边资源陆续筹建了规模大小不一的轻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中小型企业,如城关回族镇西门里清真寺清真食品加工批发销售、牛羊等屠宰服务、穆斯林生活用品经营、清真餐饮业等初具规模,受众较广。在“以寺养寺”,“环寺效应”等活动的推动下,散杂居地区回族清真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促进了“环寺”周边地区地方经济和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回汉民族关系改善、社会团结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依据睢县城关回族镇西门里清真寺、东关清真寺的现实状况,加上笔者多年的当地生活经验以及走访见闻,现提出睢县城关回族镇清真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思考。
(一)进一步发挥宗教文化旅游景点的社会经济功能
宗教旅游是宗教信仰、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旅游为宗教文化多元化传播提供平台,宗教为多形式旅游指明目的。清真寺作为一种独具美学价值的民族文化特色建筑,不仅彰显了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验证了伊斯兰文化的实用性,同时也为当地及周边旅游景点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睢县城关回族镇东关清真寺是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流淌着红色革命血液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虽已建立形式上的东关清真寺风景区,但仍缺乏进一步旅游线路开发打造,未真正发挥清真寺的旅游社会经济功能。西门里清真寺的民族手工艺产品加工和清真餐饮业也没有很好的融入旅游开发规划之中,未实现迈入旅游附加产品销售推广,旅游宗教服务自我增值的道路。
为进一步发挥睢县城关回族镇清真寺宗教文化旅游景点的社会经济功能,可以打造以东关清真寺为起点,袁家山景区、北湖景区、宋襄公望母台、睢杞战役纪念馆、宋襄公墓、汤斌祠为主要节点,西门里清真寺为终点的中原水城两日游旅游专线线路。其中东关清真寺主要定位为展览参观,西门里清真寺定位为旅游附加产品服务(回族民宿、民族文艺汇演、民族手工艺品展销、清真食品、清真餐饮等),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家乐、乡村游旅游服务体系。同时,将公众感知、认知转化为实际的品牌效应,将公共关系渗透到睢县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旅游整体品牌定位,全方位塑造睢县旅游品牌形象并推动睢县旅游的品牌化,积极将城关清真寺宗教文化融入集古城文化、水上娱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中原水城”旅游品牌之中。
(二)多角度加强为区域地方群众服务的社会经济功能
清真寺是穆斯林心目中的神圣殿堂,是穆斯林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权威象征,是与每位穆斯林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在聚礼日、会礼日等节日活动中能够汇聚周边各行各业的穆斯林,散杂居地区回族清真寺表现的更为明显。多年来,睢县城关回族镇东关清真寺和西门里清真寺积极为区域地方群众和政府部门服务,不仅坚持传统的宗教服务和公益事业,为广大教徒及民众热情服务,而且根据自身现实,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影响下,充分发挥清真寺在区域地方群众服务的社会经济功能,带领民众发展适应当地需求的工商业和第三服务业。西门里清真寺利用地理位置的优越,积极打造物流服务、清真餐饮业服务、皮革制造业等,为当地及周边居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下,睢县城关回族镇清真寺更应抢抓机遇,学习其他地区清真寺的发展之路,在政府的指引和群众的支持下摸索出多角度为区域地方群众服务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前进发展之路。应紧扣睢县建设商丘、开封、周口三市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中原鞋都、中原水城、中原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原运动旅游休闲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各种灵活形式融入培育壮大制鞋、电子信息百亿级产业集群,增加更多就业岗位,投入睢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争取为睢县地方经济以及周边县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清真寺的社会服务功能,宣扬伊斯兰文明,将民族团结践行到每位穆斯林的工作和生活中。
(三)深层次支持民族经济和优势产业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功能
睢县城关回族镇是典型的非农业大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各类资源,全镇的发展可以说离不开清真寺经济的繁荣和“环寺效应”,现已形成皮毛制裘、制革、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主导产业。例如:盛荣皮业集团生产的裘皮服装、羊剪绒制品远销欧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拥有进出口自主权的省内较有影响的皮毛制革企业。经过各方团结努力,积极培育民族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中宇马具服装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皮毛加工、以民祥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和以诚达运输为代表的客货运输三大民族主导产业,缓解了当地失业人員、农民工、大学生、贫困群众就业状况。
为提高深层次支持民族经济和优势产业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城关回族镇应围绕“商业重镇、富民强镇”总体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民生、和谐”三大任务,将清真寺经济融入民族产业发展浪潮中,以县制鞋制衣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为抓手,立足实际,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新型社区建设、民生工程建设,推动皮毛制革、养殖、交通运输、清真食品加工、电子加工、饮食服务、制衣制鞋等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发展,争取培育更多为全县社会和经济服务的清真企业,带动周边民众就业,减轻政府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王平.围坊而商的城镇回族经济刍论——临夏八坊当代回族经济调查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5).
[2]葛广彦.睢县清真寺旧貌换新颜[N].商丘日报,2014-01-03.
[3]马平.我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寺院经济初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2).
[4]金忠杰.从伊斯兰早期的<古兰经>注释学校看清真寺的学术功能[J].阿拉伯世界,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