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梅
数字与你同在
从出生那一刻获得自己的生日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处处被记号笔标注着数字。数字告诉我们时间,数字告诉我们天气,数字告诉我们行程,数字告诉我们输赢、成败……甚至,数字还能自动生成一份个人简介。当身高151cm、体重75kg、月薪2K、年龄43,家庭成员人数为1时,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你是个又矮又胖又穷又老的单身狗。
数字保证了你是个有“身份证”的人,然后你才可能是个有身份的人,只是这身份也许是犯罪嫌疑人的案卷编码和监室号码——是的,数字居然还可以用来破案。
《数字追凶》是一部美国电视剧,该剧主要通过真实的事例,反映数学理论是如何被应用到警方的调查之中,从而破解一件件匪夷所思的罪案。它以真实案例为蓝本,将一种被称为“犯罪地理画像”的方法运用在刑侦中。
地理画像
在犯罪画像中,有一分支是通过利用罪犯的犯罪地点,而不是相貌和行为特征来预测他的行为模式。这种方法被称为地理画像。警方对案件进行调查的一个焦点就是犯罪现场及其证据内容。而导致犯罪现场的犯罪和空间行为的地理知觉却常常被忽视。因为任何的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受害人及犯罪人之间完成的。
我们仍然用剧中主角查理·艾普斯的解释来了解地理画像的特点:当查理看到家中草坪上的喷洒头正四处喷洒时,突然心有灵犀,他叫来哥哥:看到喷洒头和水滴了?即便使用数学理论我也无法推测下一个水滴落在何处,这变数太多了。但假如我看不到这个喷洒头,从水滴下落的轨迹,我能精确推算出喷洒头的位置。这不是预测下一落地点,而是通过推算所有落地点的共性,从而找到水滴的原出发点(喷洒头)。
哥哥唐·艾普斯明白了,他们之前一直无法抓住那个连环强奸杀人犯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找嫌疑人和预测下一个作案地点,而地理侧写则把关键点放在:由案发地和受害人信息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基地,再在锁定的基地内筛选和缉捕嫌犯。
所以,地理画像是指将系列案件的各个作案点标在地图上,并对各个犯罪地点的空间分布图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藏身匿迹的地域范围的侦查方法。运用地理侧写分析系列案件犯罪分子每次作案的地点在空间上所形成的点、线、面关系,可以比较准确地推断出犯罪分子最有可能所在的位置。换句话说,如果查明犯罪分子每次作案的地点,就有可能据以找出犯罪分子作案活动的“中心点”。这个“中心点”,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犯罪分子的家或居住地。
真实案例:约克郡屠夫
1981年1月,英国警史上规模最大的缉凶行动画下句点,警方逮捕了34岁的彼得·萨特克里夫——被称为约克郡屠夫的连环杀手。
5年中,萨特克里夫残忍杀害了13名女性,而无论警察的侦缉行动多么迅速、严密,他每次都能抢得先机,早一步从法网中脱逃。
是凶案留下的线索太少了吗?不!
警方有诸多线索:幸存者对嫌犯描述:“他的头发是深色的大卷发,满脸深色的大胡子,肤色偏白,眼珠颜色很深,几乎是黑色的眼珠”;鞋印:鞋纹路属于7号的工人靴,右鞋鞋底有个区域磨损严重,显示此人可能是长程驾驶员;现场的5英镑钞票:警方取得35家公司的名单,他们可能在薪水中发放过这批5英镑钞票,其中一家便是货车司机彼得·萨特克里夫工作的搬运公司。
是没有筛选出嫌疑人吗?恰恰相反!
5年间,萨特克里夫先后被办案警察询问了10次。可即便发现他符合所有的嫌犯资料,也只有一名警察锁定了他,而他的报告还被否决了。
那么,真的只是警察无能,办案不力吗?似乎也不是:此前西约克郡谋杀案的破案率之高在英国数一数二,他们已有好几年没有未破的凶案了。
是案件没有得到重视吗?更不是!
约克郡屠夫案警方收集了26.8万嫌疑人姓名,发动了11.5万次行动,追查了5.3万名车主,共消耗了警方500万小时。
但,凶手仍然逍遥法外并继续作案。
最后,英国警界的六大名探接管此案,他们被称为“超级小组”。小组中有位特别的成员——鉴识学家史都华·坎德教授,坎德运用自己在英国皇家空军担任导航员时掌握的技术,创造出全新的技巧用来追缉约克郡屠夫。通过交叉对比每次攻击的时间地点,坎德锁定坐标,指出凶手最有可能住在布拉福地区。坎德的地理侧写终结了警方大海捞针式的搜索,而更接近萨特克里夫。未几,两名警察在例行检查中遭遇萨特克里夫,查实种种疑点,令萨特克里夫罪行败露。
地理画像——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人员流动的频率与范围都超出了传统社会,使得警方的工作常常陷入以下困局:
信息缺乏。在破案过程当中,通常会面临信息的严重缺乏,警方必须投入大量警力展开地毯式排查,有限的警力面对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信息超载。信息超载导致大规模、长时间及高成本的侦查。如美国雅图绿河杀人案,历时18年,专案组人员曾高达40人。调查过程中涉及1.8万嫌疑人,近万件现场物品。在约克郡屠夫一案中,连凶犯萨特克里夫都说:“警察已累到你说什么他都信”的程度。
司法管辖限制及部门沟通不力。在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手案中,凶手高承勇常居的青城鎮隶属于兰州市,与白银区只有一河之隔却分属两个不同的地级市,每次作案,高承勇都是坐40分钟的车去白银区,案后立即回到青城镇。高承勇1997年在包头犯下的两桩命案,及至2004年才与白银案并案处理。及至高承勇落网,距其首桩凶案已有28年。
现实的难题驱动警方去寻找有效的方法优化警力部署、提高破案率及破案效能。地理画像作为高效能的情报研判手段及方法,能够辅助警方一线实战,优先排查热点区域及热点嫌疑人,从而实现精确打击犯罪,提高警务效能——
*地理画像的理论基础
国外对地理画像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几十年,并广泛应用于欧美顶级警察机构及各级警察机构,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验证提升,其理论依据是犯罪心理学、环境犯罪学、犯罪地理目标模型(CGT)、坎特理论和犯罪的地理惯技及犯罪模式等。地理侧写系统通过海量犯罪数据的验证,已成为科学高效的执法利器。
*日常活动空间理论
日常活动空间是指个人每天、每周定期活动去的地方以及他们外出的路线。同其他社会人一样,犯罪分子也要吃饭、睡觉、交通、消费等,其日常生活也要受到工作、家庭的限制。这些居住、工作、购物或娱乐的场所就是归属点;行走在归属点之间的路线为路径。犯罪分子根据日常活动环境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心理地图。研究表明,犯罪分子往往在购物、拜访朋友或上下班路上实施犯罪活动。
*犯罪地理惯技
犯罪人对犯罪地的选择是地理画像中的焦點,犯罪人都会选择一种熟悉的方式作案,在非常强的相似性中,我们会发现犯罪人的地理惯技。
犯罪心理学认为,系列犯罪往往是有预谋的犯罪,一般犯罪人在选择犯罪地点时都会遵守“三不”原则。即:“不近、不远、不重复”。“不近”是指犯罪人在选择犯罪地点时要尽量考虑避开熟人环境。他们不仅害怕作案时被熟人认出或发现,而且也担心案发后自己被警察纳入调查的范围;“不远”是指犯罪地点不会离犯罪人活动基点太远,太远则犯罪人对犯罪地点环境的熟悉程度降低,从而大大增加了其犯罪行为被暴露和被抓捕的危险;“不重复”是指同类型的刑事案件不会发生在同一地点。一方面是因为犯罪人害怕被知情人发现,另一方面被害人也会提高警惕,这两方面都会增加作案风险。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坎特也认为:“犯罪人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自己方便的地方实施犯罪,至少在最初是这样选择犯罪地点。”
*地理画像的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由警官罗斯莫博士开始系统研究,至今已有三种地理画像模式:1.罗斯莫模式,他的软件是参宿七(Rigel);2.坎特模式,他的软件是搜索网(Dragnet);3.莱宁模式,他的软件是犯罪统计(CrimeStat)。
2005年以来,犯罪地理画像理论及国外应用案例被陆续引入国内,同时伴随着我国PGIS系统的全面建设和犯罪信息数据库的逐步完善,使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成为可能。目前我国引进并使用的地理画像模式为参宿七(Rigel)。参宿七能绘出状似山脉的立体图,其中紫色是犯罪人最不可能的居住地,黄色和橙色为犯罪人可能居住地,而红色顶点则是歹徒最可能的居住地。
参宿七比较挑食,它接的案件须符合这样的条件:1.已发生的一系列犯罪, 有充分的证据显示为是同一个犯罪人所为;2.在一系列犯罪中,至少有五个犯罪地点( 虽然在一定的环境中,只有很少的一些地点的评估成为可能);3. 能证明产生画像所需的时间和努力是正确的。虽然挑剔,但参宿七真的可以快成闪电:一般地理画像需要超过百万次的计算,参宿七能在约4秒内完成计算。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