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铺路石”

2017-06-22 23:02杨雪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7年6期
关键词:铺路石蔬菜基地第一书记

杨雪

2017年4月,一场大雨过后,王志明就着急忙慌地赶往村里的蔬菜基地,这几天,他一直惦记那里的情况。雨后的泥路格外湿滑,他猝不及防,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大跟头。

王志明斜坐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站起,一步一蹒跚,慢慢前行。

“这是咋的了?没摔坏吧?”

一看实在走不了了,王志明在大伙儿的催促下回了家。

“你都快60岁的人了,还当自己是年轻小伙儿啊,能不能爱惜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着躺在床上疼得直哼哼的王志明,老伴儿心疼了,忍不住“抱怨”。

实在不怪老伴儿嘟囔,年过半百的人了,不在县检察院的办公室里躲风避雨,却跑到“贫困+软弱+涣散”的敖来村当第一书记。2015年6月刚入村时,连村民都私下里揶揄他是“来村里养老的”。

可王志明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呢!驻村后,他顶着烈日,把400多户人家走访个遍儿。村民们普遍反映,今年买的玉米种子贵、品质不优,再这样下去,明年种地肯定赔钱。于是,王志明就跑到鹤岗市的各农资大市场,比价格、看质量,找熟人、问专家,选中了优质玉米种子,并约定了价格。转年一看,王志明选定的种子,每公斤比市场价优惠2元……几件事儿下来,村民们逐渐对这个第一书记刮目相看,把他当成了贴心人。

2015年10月,村党支部原书记辞职,经党员、村民推荐,王志明的肩上又多了副担子——第一书记兼村党支部书记。“既然当家过日子,就要从‘新开始!”面对党员、村民们热盼的目光,他郑重承诺。

为让敖来村旧貌换新颜,王志明一条一条研究对策、一个一个落实项目。驻村不到半年,王志明的民情日记写得越来越厚,鞋底儿磨得越来越薄。历经一遍遍软磨硬泡,村里修建水泥路的资金到位;历经一次次协调沟通,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敖来灌区工程占地补偿款终于到手,还清了近百万元的村集体外债。

“王书记这个年龄本该在家享福,却为我们村奔波劳碌,咱们坐地户还有啥理由不出头!”干部们、党员们被王志明感动了,纷纷行动起来,配合他一起制订全村发展计划——把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作为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打破党员发展的壁垒,选出年富力强的接班人。

拿着建设蔬菜基地的调研报告,王志明多次到绥滨县农开办协调蔬菜温室大棚项目。

“敖来村的土壤有机物含量足,适合种蔬菜。”

“敖来村有20多年的种菜历史,村民对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非常高。”王志明在农开办的一次次“演讲”,赢得了领导对蔬菜基地项目的认可,2016年投资 180余万元,为敖来村建起3栋阳光板保温大棚。

王志明趁热打铁,组织成立敖来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鹤岗市一家蔬菜公司达成高价收购纯绿色蔬菜协议。2016年年底,蔬菜合作社年純收入6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3万元;村民们就业在村里,90%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产业路的顺利铺就,给敖来村的经济发展带来希望。

蔬菜基地的成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王志明欣喜的是,村“两委”收获了一员“战将”——崔叶民。王志明在工作中发现,崔叶民有头脑,年纪轻轻就成了致富能手,而且为村民服务的意愿强,肯干事,是个好苗子。经过一年的考察,经王志明提议,村党支部吸收崔叶民入党,并将其列为村后备干部。崔叶民不负村党支部的培养,带领党员干部正在谋划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无公害绿色水稻种植基地。

铃铃铃……村里的一个电话,把刚回家休养了一天的王志明又折腾起来了。村委会主任在电话里告诉他:“王书记,咱村扩建大棚的那块地批下来了!”

“我马上回村里!”王志明揣了一瓶止疼药,又风风火火地奔回村里。

“这片地要再建起 100栋蔬菜大棚,那该是何等的壮观!”回村的路上,王志明的神情中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和自豪。

猜你喜欢
铺路石蔬菜基地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铺路石和绊脚石
驻村第一书记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宁远县蔬菜基地土壤肥力分析与改良措施
湖北省主要蔬菜基地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玉石和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