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军+赵遐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考场作文题,开放而灵活,大气而稳重,学生的表达也富于多样化。许多优秀的考场作文,或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或题材鲜活,表现独特;或语言精美,内蕴丰厚;或情真意挚,引发共鸣。透视、洞察、细究这几年考场满分作文,结合历年考场作文阅卷的实践,笔者浅悟出考场作文制胜四“秘籍”:
绝招一 另类的构思,冲击阅卷者的神经
黄庭坚云:“文章最忌随人后。”要想写出“不随人后”的富有个性的作文,就要在思维方式上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尤其是考场作文,大家应尽量运用新奇且底蕴丰厚的立意与构思,从而为作文塑造新形象,注入新内涵,创设新意境,使读者产生新感觉,获得新体验,触发新感悟。然而,由于写作训练的导向以及自身思维定式的影响,在实际写作中,面对一个文题或一则材料,大家的构思立意往往表现出令人吃惊的趋同化,如此便丧失了自我,缺失了个性,哪里还能给人“一枝独秀”之感呢?
示例1: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清丽水仙;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洁净白莲。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马尔克斯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苟且的生活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殊途同归》
小作者确实敢于标新立异,竟然可以从艺术欣赏的视域探讨人品多元化与作品内容的关联度,果断地提出“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这一貌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命题,的确如此,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他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作文观点新颖而深刻,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了高分。
示例2:那布满岁月沧桑的手滑过我的腰际,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度。老师傅凝神,对他的徒弟们道,这必将是景德镇最美的一件瓷器。
接着,那沧桑而有力的手颤颤巍巍地在我光滑的身上刻下斑驳的纹案。如游龙走笔一般,矫健而又苍劲。
一名年幼的孩子正趴在窗口好奇地盯着我。我朝他微笑。我将进入那窑窖接受炉火的重重考验,而我的美丽也将令人称贊不已。
……
那一瞬,我听见丝丝缕缕的裂响在我周身响起,听见老师傅生气地拂袖而去:“顽童,你的好奇误了它的美!”而后,是孩童的辩解,“陶瓷哭了。”然后的然后,我慢慢睁开疲惫的眼睛,世界上第一件薄丝云缕裂纹陶器便诞生了。
人们惊叹于我的美丽。那交错分布的裂纹,如丝如缕,纵横阡陌,如同肆意流过的泪痕那般清晰可见。
我微笑,在阳光下展现我晶莹剔透、水润明净般温润的身躯。我感谢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的理解,他的单纯,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今世的惊叹!
在一阵惊喜与称赞声中,我闭上眼睛。历经了千年,在这森然寂寞的博物馆中延续着千年以前的梦。梦中一名孩童悄悄地打开窑门,看见我微笑的嘴角后惊呼。我望见他纯澈的眼眸,那里灵动着两个字——好奇。
——《好奇心》
这篇作文的构思非常新奇,小作者让陶瓷的“泪珠”与孩童的“眼睛”相互映照,烈焰腾腾的“太阳”与冰清玉洁的“月亮”在生命的瞬间,在历史的时空中实现了灵犀互启的对话,令人心旌摇曳,欣赏到一幕创造美丽的梦幻般的诗剧,立意构思大胆,奇特,精妙!每一位阅卷者因这位考生超绝的构思与超脱的语言而拍案叫绝。
绝招二 独到的选材,刷新你尘封的记忆
清代名家赵翼云:“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考场作文时,选例论证要敢用新材料,防止趋熟化。写作文最忌陈词滥调、老生常谈了:写到好人好事,便是雷锋;写到子女教育,就是“孟母三迁”“岳母刻字”“孔融让梨”;写到爱国主义,少不了举一身正气的文天祥、抵制鸦片的林则徐;一谈起学习勤奋,就是张海迪、华罗庚、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这些熟例你用我用,陈陈相因,毫无新意,令人生厌。诗文贵在创新,选例除了追求恰当、典型以外,还必须力求独到新颖,舍弃熟例,选用令读者眼睛一亮、怦然心动的新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示例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先“舍”而后“得”,树的智慧在于舍得。如果大树吝啬自己甜美的果实,不肯分给鸟兽,那么它永远不能到达远方去看这世界。就像壁虎,如果在危急关头它不舍得自己的尾巴,便无法得到自由与新生。而沙砾,因为懂得放弃自己的棱角、舍弃暂时的光明,才得以于蚌壳中蜕变为珍珠。智慧的大树懂得舍弃,于是它的种子随飞禽走兽来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树,懂得舍弃。
……
“呼山不来,我去就山”,树的智慧在于变通。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知变通,只知愚蠢地一条胡同走到底。就像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优秀,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要求他们考好、读好大学。于是易中天先生批评道:龙,怪兽也;器,器材也;材,木材也。现在的家长让孩子成为怪兽、器材、木材,就是不成人。这么说也许过于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把“好分数好大学”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确实有些病态了。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成为你自己,因为别的都有人做了。我们不必将自己禁锢在一条模仿他人的路上,而应绽放自己的芬芳,成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树虽然没有翅膀飞翔,没有脚奔跑,但它知道变通,同样到达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智者若树,知道变通。
就连三毛也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张扬。”树的智慧可让我们仔细品,然后便有思维的礼花在脑海中绽放。
——《智者若树》
小作者引用了19世纪出生在英国的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奥斯卡·王尔德的名言来进行论证,平常我们运用得不是很多,且用到这里说服力相当强;还引用了著名作家三毛的名言来强化观点——树的智慧让思维的礼花在脑海中绽放。因此,这位考生能从历史中摄取哲理性的语言,体现素材的“真”,选材鲜活,典型。品咂着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感受着令人怦然心动的独到论据,着实是一种享受。这样的作文,不得高分才怪呢。
示例2: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尽管,大李潜心钻研学术,可能无暇修饰外貌,难以兼顾家庭,但他极为丰富的内涵尤为珍贵;尽管,高端的学术研究看似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甚微,但我们的生活定会因为大李们的付出而得到积极的改变,我们的后代,人类的未来,也会因此受益。
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小作者说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也通过科学家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这一事实,来凸显其独到的选材特色及典型的事例安排,充分表明只有独到的选材才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才能帮你架设好通向成功之桥梁。
绝招三 真挚的情感,触动阅卷者那柔软的内心
借至诚之心写至情之文,找回考生作文的“灵魂”——“我”,乃作文之真谛。近年来作文命题的开放与创新,确实给考场作文带来了新气象;另一方面,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考生或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或无病呻吟,“写作大全”“优秀作文选”和各种通俗文学刊物成了他们写作的“源泉”,于是,鲜明的人文性枯萎了,鲜活的个性凋零了,把神圣庄严的考场作文当成了随意涂抹和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使作文沦落为描摹人云亦云的“五彩斑斓”,或捕捉某种昙花一现的“光怪陸离”。真实的情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写作的本源回归。
示例1:老爹并不是我的亲爹,之所以这么称呼他,纯粹是为了与我那亲生老爸加以分辨。
老爹是做杆秤的。一手老茧可见他技艺之精湛。没错,老爹已经出师四十年了。
老爹是拜师学艺的,听说这做杆秤的是一户姓胡的人家。本来是不外传的,可是到了这一代却突然没有了接班的人,只好收下了老爹和蒋叔。他们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老爹呆板甚至有些迂腐,而蒋叔却对人曲意逢迎。
他俩出师之后,在这一条马路两边各自开了一家秤店。一开始两家的生意都红红火火的,可是日子一久,老爹的店面日趋冷清,凄凉,那褪了色的招牌即使挡在路上也无人问津。
一日,老爹看不下如此冷清的店铺,便关了门,信步走到蒋叔的店铺。进店一看,可谓人气兴旺啊!崭新而又鲜亮的招牌,更是让老爹心里一揪,既疑惑又羡慕。
老爹就待在蒋叔家,一直到很晚,蒋叔的店才平静下来。他俩在后院里摆上一桌酒菜,边吃边聊。老爹有点羞涩地问:“师兄,你说我家店铺为啥那么冷清,眼瞅着就要关门大吉了,你的店,怎的就忙得不可开交?”说完,老爹叹了口气,点了支烟,又给拧灭了。
蒋叔笑笑说:“你怎么就这般榆木脑袋呢?都说顾客是上帝,上帝叫你给他的秤少一两。你不能给他多一钱。你听他的,照做便是了。嗬,想起来了,有个大商家叫我出五十杆缺二两的秤,要不我分你一半生意?”
老爹听完,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喝完酒,朝蒋叔摆摆手:“那五十杆秤,你自己做!”
——《“老爹”的智慧》
由以上片段可以看出,这篇作文最重要的特色是沉稳冷静的视角与真挚的情感,能使我们理性而理智地看待和处理某些事情,让“诚信”真正落到实处,让善举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不会烫伤别人的肉体和心灵。作文所叙的事是最近现实生活中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人们就很容易将作者的推断和自己的认识进行对比、印证、思考和分析,很容易产生共鸣,这就是真情收到的预期效果。小作者能客观而富有情感地表达自己对“老爹”的尊敬,这就是真情的力量!
示例2: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对趴在床板上的我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我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把我举到肩上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淡淡的荷香,仿佛我就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轻轻地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哟,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这些,外婆只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带您去看花海》
作文片段属于典型的“我”的回归,人文合一,“感情真挚”扭转了编造作文的文风,将外婆对“我”的爱描写得非常真实,细腻,读后让人备感亲切,因此平素我们不论看书、听课还是与人交往,都会有迸射自己感情的突发点,或让你高兴,或让你激动,或让你悲怆,或让你厌恶,或让你愤怒……我们应该将这些复杂而真实的情感悄悄珍藏起来,到了考场上,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完美、更生动地凸现出来,此即古人所称道的“为情造文”。
绝招四 灵动的语言,洗净迷茫之铅华
中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不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故写出来的作文语言贫乏、干瘪。语言一本正经,四平八稳,或老成拘谨,枯燥无味;或矫揉造作,空话套话,表情达意,失去个性。因此,追求语言灵动独特,是考场作文制胜的重要条件。灵动之语言绝非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词必己出”,“务去陈言”(韩愈语)。贾平凹的散文《延川城》写道:“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瘠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有意不从正面描写延川女性和男性的特征与物產风情,而是以花朵、石头、土地、树木来反衬,这样的表达就很新鲜灵动,不落窠臼,读后令人拍案。
示例1: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的景象,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间万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闲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常开不败。
——《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这里,评述历史人物,文辞凄婉,更有赞叹,令人心扉颤动。“保卫国家”的昭君那撼古动今的壮丽之举,“闲花落地……更护花”这一赞颂之辞与上述“细雨”人物柳子厚的赞语“细雨湿衣……显芳华”相呼应,既是对材料中原诗句的巧妙化用,又是小作者情动于衷的抒写,感人肺腑。文辞简练,顺理成章,揭示哲理,意蕴无穷。
示例2:时间在流逝。春,匆匆路过,未带一袖清风,未留一抹云烟。像童时河边玩耍,踩在沙滩的脚丫转身被河水重新填埋;像幼年随地撒尿,印在地板上的水迹回眸间便被蒸成水汽;像少年湖边嬉戏,留在水面的涟漪被湖水吞噬抹去;像如今的昨天,剩下的回忆一夜变成空白,一丝不留地随时光消失在漆黑的夜晚,抓不住,唤不回。
曾彻夜哭诉被时间抛弃的委屈,却只有大雁的哀号传回;曾整日怒吼被时间丢下的不满,却只有知了的尖叫响应。可能只能一人独自承受这失去的痛苦,抑或只有自己承担不得不抛弃的无奈。然而,坎太深,缝又太宽,这一残酷的现实唯一带来的就是对白驹过隙的深刻体会和对寸寸光阴的感受。当释怀,当放开,或许一切仍在。
春天,希望仍在,虽然岁暮阴阳催短景;夏天,激情仍在,虽然门前流水尚能西;秋天,果实仍在,虽然一蓑烟雨任平生;冬天,憧憬仍在,虽然天涯霜雪霁寒宵。没有什么离开,虽然时光很快;没有什么不在,虽然流水逝去很快。该做的不是闲梳妆,独倚窗,徒增愁容,徒添哀伤,而应趁艳阳,霸占山头,开怀畅饮,放声歌唱!
——《时间在流逝》
小作者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诗与画相融合的美妙境界,诗意荡漾,情韵无穷,特别是语言给人以超强的立体感,熔铸了诸多的神思与妙想,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天然浑成,熔叙述、议论、抒情于一炉,使作文片段既情味十足,又文采飞扬。
示例3: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走进其中,就如走进自然。
走在香山的林间小道上,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泥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火红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类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当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时,我知道了自然的神奇,是鸟儿带我走进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言说着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刨根问底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的,而不是来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美丽的景象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上为你驻足!
——《走进香山之中》
作文片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等美丽的景物,烘托出香山丛林怡人心脾的清新气息。考生从头至尾都在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心灵去感知香山这个小小的生态图。立体式的语言,熔铸了小作者的神思和妙想,联想、想象非常丰富,富有诗情画意,值得“点赞”,为作文制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