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剧《被埋葬的孩子》的“荒原”解读

2017-06-21 08:24王梦琪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荒原道德

王梦琪

【摘 要】《被埋葬的孩子》是山姆·谢泼德的一部著名戏剧,描绘了美国细胞核家庭的破碎,传统家庭结构和价值观的崩溃。戏剧中的这个家庭就是一片荒原,这片精神荒原隐藏着一个罪恶的秘密,以及罪恶的过去。

【关键词】破碎;崩溃;道德;荒原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51-01

《被埋葬的孩子》细致地描绘了一个美国家庭的破碎以及变为荒原的过程。“荒原”一词,喻指建立在现代文明之上的精神废墟。这部戏剧中的美国家庭就是一片精神废墟,一片凄凉的荒原。家里的每个人就像是荒原上的行尸走肉,被一个埋藏多年的秘密所束缚。他们的生命实际上在很久之前已经连同那个被埋葬的孩子一起,被深埋在了后院 。

一、道德缺失

戏剧中的整个家庭都是一片充斥着不道德的荒原。虽然埋葬了孩子的这片土地从此荒芜,却成了谎言、不忠、放荡、乱伦强奸,甚至谋杀的温床,这里不再有道德生存的土壤。几乎家里的每个人都在说谎。当这个家庭的孙子文斯回来后,每个人都声称他们不认识他。事实上,他们只是试图逃避那段被文斯的归来而唤醒的过去。此外,布雷德利还骚扰了文斯的女朋友谢利,却发誓说是谢利引诱他。

这片荒原同样也充满了背叛和不忠。作为母亲,黑利竟然和大儿子蒂尔顿发生了乱伦关系,并生下了她的儿子,也是她的孙子。这种乱伦行为显然已经完全背离了社会的道德标准,道奇也经历了妻子和儿子的双重背叛。 黑利让布雷德利剪了道奇的头发,情节类似于《圣经》中力士参孙的故事。这种剪发行为实际上象征着黑利对道奇的背叛,也彻底摧毁了道奇作为一个父亲的尊严。

当黑利和蒂尔顿的儿子降生后,道奇溺死了这个孩子并把他埋在后院。道奇的谋杀行为完全毀灭了这个家庭,也将最后一丝道德消耗殆尽。从那时开始,这个家庭开始变成了一片失去道德的荒原。

二、身份缺失

《被埋葬的孩子》是围绕一个经典主题展开的故事,即寻根和寻找归属感。值得注意的是,戏剧中没有出现任何家族姓氏,这意味着这个家庭的根已经被切断了。

一个失根的家庭自然失去了它的归属感,产生了身份缺失。蒂尔顿一直在后院寻找,实际上就是为了重新探索自己的身份。文斯为了探寻身份回到了这个家,却被所有人否认。在这片失根的荒原上,几乎是不可能寻回身份意识的。因为没有根,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失去了归属感。

曾经,蒂尔顿和布雷德利这两个兄弟的梦想在城市中破灭,试图回家寻找归属感,但是他们失败了。他们无法在这个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仍然对未来充满迷茫,因为他们感受不到来自一个正常家庭该有的爱与温暖。家里的每个人都没有把彼此当作真正的家人,互相漠不关心。道奇与黑利作为夫妻,彼此之间恶语相向、形同陌路,作为父母,他们也同样失去了爱子女的能力。黑利终日在外面交际,道奇则在他的轮椅上虚度光阴。布雷德利在给父亲剪发时弄伤了父亲的头皮也毫无歉疚之意。整个家庭因为失去了根基而四分五裂,没有任何可以将他们绑在一起的纽带,身份缺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

三、希望缺失

戏剧中的家庭处于一种绝望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挥霍光阴。道奇依靠酒精来填满他空虚的灵魂,他的生活就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至于黑利,她似乎整天忙于各种交际和应酬,这正是她逃避家庭生活的标志。她总是沉溺于过去的时光,这说明她对现在以及未来是不抱希望的。

《被埋葬的孩子》是一部带有美国梦的戏剧,这也是当代美国戏剧一个很受欢迎的主题。蒂尔顿和布雷德利这两个兄弟就是典型的代表。怀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两个年轻人离开了父母。但是,美国梦并没有带给他们幸福,反而让他们失去了健康和希望。二十年的奋斗让他们遭受了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伤害,美国梦破灭了,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希望也从那时幻灭了。

对于文斯来说,他的回归并没有受到来自家人的欢迎,相反,他不断被忽视、被否认。目睹了这个家庭的冷漠、痛苦,以及被埋葬的罪行后,文斯也失去了对于家庭的希望与向往。尽管最后道奇承认了文斯的身份,并让他继承了房子,但这个家庭的罪恶,连同后院被埋葬的孩子,仍然会阻止希望的产生,这片希望缺失的荒原依然会继续荒芜下去。

四、结语

《被埋葬的孩子》反映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在这个社会里,人性被异化,爱与美好在消失,戏剧中的美国家庭便是代表与缩影。整个家庭将会永远是一片没有道德、没有身份、没有希望的精神荒原。它埋葬了上一代,并会继续埋葬下一代。

参考文献:

[1]Noorbakhsh Hooti, Samaneh Shooshtarian. A Postmodernist Reading of Sam Shepard's Buried Child[J].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1.

[2]Shima Shahbazi, Hossein Pirnajmuddin. Postmodern Historiography in Suicide in B-Flat: Sam Shepards Myth of the Artist[J].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2011.

[3]程谦. 反讽语境下的《被埋葬的孩子》[J].四川戏剧,2013.

[4]杜新宇.危机中的身份探索及重构——论谢泼德《被埋葬的孩子》[J].求索,2010..

[5]赵晶.根植于后现代荒原中的机能失常——解读萨姆·谢泼德的《被埋葬的孩子》[J].名句欣赏,2012.

猜你喜欢
荒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难忘雪漫荒原夜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致冬末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