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瑞++黄蔚
摘 要:广西北部湾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转移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城镇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转移导致社会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从劳动力要素流动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北部湾经济区劳动力转移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北部湾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北部湾;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08
1 引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明显的区位优势,战略地位突出。但目前发展形势并不乐观,针对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城镇化、工业化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薄弱,人才开发和技术引进较为落后的状况,本文认为解决好北部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
国内外学者对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做了丰富的研究。刘易斯(1954)创立了二元经济体系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工业的生产效率较高从而可以促进劳动力转移;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农业生产劳动率提高;陈洛(2009)提出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向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国家转移以及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蔡昉(2011)认为,我国应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刘传玉(2015)通过实证分析得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的结论;王艳艳(2016)提出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应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提高劳动力素质,健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机制。以往研究劳动力转移论文多针对劳动力富余的地区,立足点在鼓励劳动力向外转移,本文着重研究新兴经济区如何吸引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已转移劳动力回流。随着经济建设速度加快,许多落后地区得到发展,这样的新兴经济区会越来越多,针对此类地区的劳动力转移研究更富针对性和研究价值。
2 北部湾劳动力转移特征
2.1 转移规模大且以青壮年为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广西北部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范围在
扩大,同时流量也在加大。根据表1可以看出虽然北部湾地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在不断上升,但仍存在人口外流现象。广西地区人口基数大,虽然流出比例在下降,但总体上劳动力转移规模仍然较大。而且由于外出农民就业门路窄,平均文化素质低,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扶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并不十分顺畅,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滞留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只有2%。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地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的进程非常缓慢,大量劳动力未实现充分就业,仍滞留在农村。
劳务输出是当前广西北部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据公安部门统计,2015年广西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11.79比常住人口高3.53%,说明男性外出从业劳动力要多于女性。女性劳动力由于要承担育儿养老、操持家务以及种田等农活的责任,故实现就业产业转移和外出打工的比例小于男性。根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统计显示,20-39岁年龄段的户籍人口比重高于常住人口,说明在这一年龄段有大量的外出上学、务工经商人口。而其他年龄阶段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重无太大差别。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在体力、智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更容易适应城市中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此,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
2.2 广西北部湾剩余劳动力文化层次特点
近年来,广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发达省区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0.2%,小学占11.23%,初中占76.35%,高中占102%,大专及以上占2.02%。广西北部湾地区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相对较高,观念较为先进,是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无论在体力、文化层次还是技术上大多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是农村的精英。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89,并且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影响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差异造成的收入差距是明显的,因此,提高北部湾经济区内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是必要和紧迫的。
2.3 广西北部湾剩余劳动力就业结构
广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从产业分布上看,由单一从事第一产业到实现多元化就业。由广西统计年鉴的劳动力从业结构比例中可以看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由1995年的66.4%下降到如今的50.6%,但仍远超过二、三产业从业比例。由于我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能力不足导致农村勞动力在产业结构的分布上仍呈现明显不合理状态。根据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中的促进人口迁移的本质是不同产业的收入差距。由图1可知,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
图1 2015年广西外出劳动力从业产业比例分布图
广西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劳动就业的一技之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力转移后可选择的行业范围相对狭窄,绝大多数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就业。从总体上来说,他们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劳动报酬少、工作时间长而且不稳定、缺乏应有的劳动保障。
2.4 区外转移为主、区内转移为辅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广西户籍人口外出半年以上的比重为14.9%,其中外出省外的比重为9.7%。广西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缓慢,区内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不旺,吸纳能力有限。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就业空间大,是广西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地区;尤其是广东省,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强,加之毗邻广西,语言风俗相近,成为广西民工外出务工的首选。
2.5 广西北部湾劳动力转移的兼业性逐渐转变成固定性
农村劳动力兼业性转移来源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土地的生产和保障功能。出于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在过去,农村劳动力会选择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转移。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也容易找到相对稳定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岗位,甚至有部分举家长期在外经商或者打工。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北部湾农村举家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北部湾农村劳动力转移正从兼业性转移转变成固定性转移。
3 北部湾劳动力转移问题
3.1 广西北部湾劳动力转移缺乏组织性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北部湾农村劳动力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或相关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转移的仅占13.5%,多数劳动力的转移是自发进行或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形式中,通过职业介绍型是相对科学的,但投靠亲友、自发转移型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级的,它通常提高了转移成本,也降低了转移的成功率和稳定性。目前,北部湾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这种相对低级的组织方式,既反映出当前广西北部湾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不完善,同时,对组织方式的选择也反映出北部湾经济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3.2 广西北部湾转移劳动力素质低
由于北部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都集中从事于没有技术要求的建筑业和服务业,从而导致该类型产业劳动力供过于求;而高端产业,由于转移劳动力素质不能满足其需求,导致供不应求。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技能差,制约着北部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层次,这种现状使北部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面临重重障碍。同时,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维权意识不强,对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甚少,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怎样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北部湾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制约广西北部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性问题。
3.3 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吸收力不足
广西北部湾地区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不能吸收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导致人才外流。广西乡镇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时期,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许多小企业并没有与时俱进,最终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被迫关停。此外,一些乡镇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对企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开始出现了资本增密的趋势,对劳动力需求下降。致使就业岗位锐减,原来实现就地转移的劳动力不得不再次回归农业。
3.4 城镇化水平低,劳动力吸收能力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6.1%,广西城市化率达47.1%,低于全国水平近9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广西大部分地区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聚集和辐射作用较弱,难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工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广西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化进程在全国排名靠后。2015年北部湾地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990.3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3.92%,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滞后,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北部湾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能有效地向区内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充分就业。
3.5 劳动力外流导致第一产业增长缓慢
现代推拉理论认为,迁移的拉力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更现代的社会环境吸引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多为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劳动生产率明显下降,出现土地荒芜或者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的现象。留下来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难以推广,会使农业生产后劲不足,造成农业空壳化,甚至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由图2可以看出近五年北部湾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缓慢。
图2 北部湾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变化
4 北部湾劳动力转移对策建议
4.1 加强组织输出工作
北部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式多为“候鸟式”,而要克服候鸟式转移的自发无序状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的力量配合,培育和发展规范的劳务中介和职业服务机构,为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用工登记、求职登记、就业指导、推荐就业等一站式服务。加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沟通联系,在劳动力输出重点市县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站,及时公布企业的招聘信息、了解剩余劳动力情况,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推动供求关系沟通和对接。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既减少了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也使农民工利益有所保障。建立统一、规范、平等、便民、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有利于创造劳务品牌,对于推介本区域劳动力资源,提高本区域劳动力转移层次有着极大的优势。
出外务工的人员大都以一个村为单位,其内部有一个得力的领袖,为大家提供工作的信息。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农民工领袖的联盟,由专人负责定时与农民工领袖联系,既可以及時有效地获取出外务工农民工的整体情况,也可对出现的问题有精准的把握,从而提供专业的指导。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领袖的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由领袖再向其团体中的成员进行二次培训和消化。这样做节省了工作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联盟成为连接政府与出外务工人员的有力桥梁。
4.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层次
为保证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政府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劳动就业机制构建等统筹安排,加大重点学校建设力度,扩大职教资源,通过职教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使之适应市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当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培训与就业并重,形成政府推动、部门配合、培训机构参与、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新格局。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对企业所需人才进行订单培养、定向培养,按企业的要求来确定学习的课程,为企业量身输送专业型人才,确保供需零距离对接,企业也可以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提前对企业文化、企业特点和企业工作有全面的了解,既全面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又对企业注重的专业技能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4.3 谋求区域经济发展,鼓励劳动力就近转移
虽然近几年北部湾经济增长趋势良好,但仍然不能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促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第三产业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产业,能源消耗小,不受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城市中打工,最有力的拉力因素无疑是更高的收入。要想把优质劳动力留住,提高薪酬待遇是必不可少的,加上就近转移有离家近、生活环境熟悉等优势,可以弥补工资收入的不足。一般来说,只要本地的企业的薪酬标准能达到外地企业三分之二的水平,勞动力便会倾向于就近转移。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提高薪酬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发展北部湾经济的重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很多土地搁荒,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鼓励劳动力就近转移,提倡兼业式转移,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
4.4 提高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扩大就业
刘易斯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提出,城乡差距以及工业和农业的生产效率都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乡镇企业、非公经济和个体经济,可以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扩大企业吸收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城镇化发展必然促进要素集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第二产业除了可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外,更可以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转移,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能兼顾家庭,减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4.5 引导外出劳动力回流,鼓励自主创业
返乡农民工并不是社会的“累赘”,而是新农村建设的“宝贝”。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有了致富意识和技能,也积累了资金。长期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激发了他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的质量的需求,因此,他们回到农村后,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资金、技术和创新意识,创办企业,开辟致富道路,所以政府要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工作。
大多数已转移的劳动力对北部湾地区鼓励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还知之甚少,劳动部门和乡镇服务机构应利用媒体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有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在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林木经营、商贸物流、建筑装修等领域有所作为,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信息服务、推荐优势项目,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在用地、收费、注册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农民工创业门槛。
5 结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经济腾飞的时期,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极为迫切,必须有序、有效地引导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区转移。要吸引人才为经济区的未来作出贡献,应以提升劳动力素质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城市建设为载体,以制度创新为保障。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政府合理规划,市场有效促进和人民不断努力下逐步得以实施与推进。
参考文献
[1]陈洛.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有效措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
[2]刘传玉,郝金磊.经济增长、结构转变与人口城市化:基于甘肃的经验研究[J].西北人口,2013,(02):8588.
[3]王艳艳.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孙丽娜,郑循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基于熙玉村的实证调研[J].安徽农业科学,2010,(23):1284012841.
[5]高敏.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6]乐其顺.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07,(5):112116.
[7]胡阿丽.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8]杨迺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途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