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民
刘半农说,“打”是意义最含混的“混蛋字”。话粗理不糙,说起这个字,它实在是不着边际,不只是打倒的打、击打的打,还可以与不同的字词组合,表达多种多样的动态意思,是汉字中内涵最丰富的动词之一。
然而,“打”字并不是个历史久远的字,甲骨文、金文中没有它,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帛书文字中也未见过它,甚至在汉代碑刻中也未发现它。清初黄生在Ⅸ字诂》中认为,“六朝已前固无用打字者”。然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者给予了辩驳,指出汉代王延寿的《梦赋》、焦赣的《易林》中,都已出现“打”字,“则打字不始于六朝,明矣”。按《梦赋》云:“捎魍魉,拂诸渠,撞纵目,打三顱。”捎、拂、撞、打,均为抽打撞击之意,可知击打之打,应当是自汉代开始出现的。
那么,在“打”字出现以前,古人是怎样表达击打的意思呢?或者说,“打”字的前身,究竟是哪个字呢?
明代杨慎在《丹铅续录》中说,“打”字是由“挞”字异化而来的。《尚书》中有“挞以记之”一语,意为棒打以告诫之。打本读丁音,后演化为“上声与鼎同音,又转为入声与镝同音”,也就是与上古的“挞”字同音,而两个字都有击打之意,“故俗借用之……挞字转为打”。
黄生则认为,“打”字出现以前,用“提”字。他引用《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刺秦王,追着秦王在殿上跑,太医“以药囊提荆轲”,也就是用药袋扔过去打荆轲;还有《吴王濞列传》中汉初景帝为太子时,与吴太子下棋闹矛盾,竞“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这里的“提”字,就是打的意思,当时发“抵”音,通过古今音转,后来就用音同的“打”字代之。
小学大家段玉裁注《说文》指出:“朾之字,俗作打,音德冷、都挺二切,近代读德下切,而无语不用此字矣。”古代注音用反切法,即用两个汉字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取前一字的声母,后一字的韵母,组成另一字的读音,称某某切或某某反。因而段注中所说“朾”音本为德冷切、都挺切,大致就读“挡”(或“等”)、“顶”,然而后来却读成了德下切。“打”最初可能为方言,与“朾”音近,由于“木”与“扌”的笔误,“打”就慢慢取代了“朾”。
以上诸说,都难说是定论,可留待后人继续探究。
而“打”字的读音,如前所述,原为德冷切、都挺切,音韵词典《广韵》就是这样记述的。然而古音虽保留在古代韵书中,但新的读音也渐渐风行起来。两晋南北朝时,“打”字又读“度”。晋代郭璞注《方言》的“佥”字时称:“今江东呼打为度。”唐宋时,“打”的读音则与现在差不多了。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就说,当时世俗语词中,打击之打本应读“等”音(谪耿切),可不知何故读成了“丁雅反”。我们再看唐代的敦煌变文《燕子赋》:“但雀儿祗缘脑子避难,暂时留连燕舍。既见空闲,暂歇解卸。燕子到来,即欲向前辞谢。不悉事由,望风恶骂。父子团头,牵及上下。忿不思难,便即相打……”赋中与“打”相押的韵脚为舍、卸、谢、骂、下。宋代蒋捷《女冠子·元夕》:“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其中押韵的字为画、射、挂、夜、耍、打、借、她、帕、砑、话、下。可见唐宋时“打”字流行的读音为“da”(丁雅切)。
欧阳修还为“打”字万金油般的功能大惑不解。“人相殴、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至于造舟车日打船、打车,网鱼日打鱼,汲水日打水,役夫饷饭日打饭,兵士给衣粮日打衣粮,从者执伞日打伞,以糊粘纸日打糊,以尺丈量地日打量,举手拭眼之昏明日打拭。”宋人刘昌诗在《芦浦笔记·打字》中也英雄所见略同,举了很多例子:“左藏有打套局,诸库支酒谓之打发,印文书谓之打印,结算谓之打算,装饰谓之打扮,席地而睡谓之打铺。收拾为打叠,又日打进。畚筑之间有打号,行路日打包、打轿,杂谑日打诨,僧道有打供,又有打睡、打嚏、打话、打点、打合、打听,至如打面、打饼、打百素、打绦、打帘、打蔫、打席、打篱笆之类。”
《广韵》又载:“搭,打也。”《正字通》也载:“搭,同‘搭。”可知“搭”或“搭”也有“打”的意思。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称坐车为搭车,乘飞机为搭航班,实际上正是由古人的“打”字演绎来的。保留古音最多的粤方言中,当今还把坐出租车称作“搭的士”,这话进入普通话后就简化为“打的”了。
“打”的词语是与时俱进的。现在有不少“打”词与古语用法相同,诸如打眼(醒目)、打坐、打发、打趣、打哈哈、打擂台、打小算盘、打情骂俏之类,都是古已有之。也有些古时的打的含义,后世消失了,如打短(说坏话)、打网(做圈套)、打饥荒(产生纠葛)、打大头脑(结交权贵)等。有的则在后世被改造,如《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写信只管打官话是不怕他出首的。”这“打官话”,如今称作“打官腔”。又,现在的“不打紧”是个缩略词,古人原来不这么说,常说的是“打什么紧”“打什么要紧”“打什么不紧”,意思都是“有什么要紧的”。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县君多多致意,区区几个柑子,打什么不紧的事?要官人如此重酬,决不敢受。”此外,由古人的习性演化出的不少打字词,后世仍在沿用。如打退堂鼓,源于旧时衙门公务结束时要击鼓,然后长官退堂,古人将其引申为遇事畏缩。《官场现形记》第57回:“几个绅士起先是靠了大众公愤,故而敢与领事抵抗。如今听说要拿他们当作出头的人,早已一大半都打了退堂鼓了。”这用法,至今犹然。还有“打圆场”,大约是借用舞台演戏的描述,用于为缓和矛盾而设法以言语或行动把事情遮掩过去。如《文明小史》第9回:“众百姓见绅士出来打圆场,果然一齐住手。”这词现在也还在应用。随着社会发展,又会不断产生古时所未见的新词。如“打预防针”,本是医疗术语,却成了提前打招呼以防微杜渐之意。由此可见,古往今来,“打”字的含义是在不断演化和不断创新之中的。
“打”字在现代词典中,其义项也被总结得叫人眼花缭乱:《现代汉语词典》有25个义项,《汉语大字典》将其动词义分为34项,《汉语大词典》分为32项,还有学者将“打”的动词义分析为捶击、攻战、挥动手臂、虚化的动词4大类共98义,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它的词性还不限于动词,比如京剧的基本功“唱、做、念、打”,这“打”就是名词;“打南边到北边”的“打”,是介词,还有一组十二个称作一打,这是量词。因此,“打”在汉语中可说是最丰富多彩而又混乱不堪的一个字。
南方的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含“打”的古语,却已不通行于普通话中,如打梦觉(做梦)、打夜话(说谎话)、打脚跛(快速跑)等,可知一些古语已经或正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而趋于消失。不过,当今的汉语还会创造出新的含“打”的词语,正所谓“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