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国
古老的秧歌形式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目前,全县共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浑源古代为胡汉交战之地,多为北方少数民族占据,北魏时靠近首都平城(大同),辽、宋、金时代属金,浑源文化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和汉民族农耕文化交融的特征。
浑源“耍故事”也叫“扮故事”。“耍故事”是浑源民间流传的极具地方特色的秧歌形式,也是当地农村古老的习俗。每年正月,“耍故事”是所有社火表演中的头牌节目,也是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表演形式。
浑源“耍故事”起源于何时,并无史料记载,据老人们传说最早产生于元代,此后经久不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最为盛行。浑源“耍故事”共有十八人表演,排成两路纵队边走边舞,角色成双数,即两人饰同一角色,动作一致、左右对称;也有着装不同的一对,分饰不同角色。可以在街上表演,亦可在空地跑大场子。浑源“耍故事”是“地秧歌”,属于晋北踢鼓子秧歌类型,表演时穿插武术动作,只舞不唱,因此又属于“武秧歌”的性质。角色分别第一对为“马子”(即骑马者),第二对为“疯公子”和“煽地婆子”,依次往下排,头趟鼓子(2人)、大拉花(2人)、头对棒子(2人)、二趟鼓子(2人)、二拉花(2人)、二对棒子(2人),最后一对是毛货郎和卖药先生。表演队伍由马子领头,依次排列成两路纵队,然后按照各种阵形表演,有“大十字”“编蒜瓣”“双荞麦棱”“金钱眼子”“五葫芦”“城钩月”等二十余种。
浑源“耍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秧歌形式,与全国各地秧歌是一脉相承的,至今保持着古老的秧歌形态与角色,化装简单、古朴,表演粗犷、奔放、洒脱,但动作单调重复,具有原生态、强烈的地方气息。据传说,浑源“耍故事”是表演梁山好汉装扮入城攻打大名府的故事。领头的“马子”骑马穿红斗篷,被认为是粱山头领宋江和卢俊义。打大棒的和尚对应的是鲁智深,要勇猛、凶悍。一对头趟鼓子是小丑打扮,贼眉鼠眼,对应的是时迁。一对二趟鼓子是武生短打打扮,对应的是武松。两对打小锣的“拉花”,被认为是孙二娘、顾大嫂等。卖膏药的被认为是智多星吴用。其实,这些角色都是比较古老的,应产生于水浒故事之前,而且这些角色都是类型化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并非是很具体的故事。这一说法不过是为增加节日的气氛罢了。
在浑源农村,“耍故事”年复一年,代代传承,虽然社会不断发展,“耍故事”却一直保持着古老的形式与习俗,几百年不变,因而更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耍故事”虽然是“闹红火”的文艺表演,表演的“艺术性”却并不重要,但渗透着乡村民间信仰观念的祭祀活动,“仪式性”却占着主导地位。其表演习俗与岁时民俗、乡村民间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
“耍故事”的习俗
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耍故事”演出时间一般为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日,然后农历二月初二再演一天,是乡村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表演及祭祀活动,组织形式是会首制。在比较小的村子里,会首一般由村民轮流充当,每年一至三人,任期一年。每年正月社火活动结束,由“抓阄”产生下一年会首(已当过的不再参与),直至全村人都轮过一遍,再开始下一轮。会首主要负责保管演出服装、道具,负责一年内节日的上庙敬香等祭祀活动,组织领导下年正月的表演活动。这属于乡村的公益组织,会首没有什么权力,只有义务。村民的表演也是义务活动,靠自觉参与。一是爱好者,爱红火热闹的人积极参加;一是出于对神的信仰,为了保平安,图吉利,也热心参与。总之,村民们都有大局意识,保证每年的演出如期进行。演出经费包括置办打击乐器,演出服装、道具,鞭炮、香纸等费用,民国时期由会首组织向村民筹集,或由个人赞助,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般由生产队或村委会出资,也可由个人赞助。在演出活动中,拜客、拜年得到的赏钱、烟酒糖果等,实物分给演出人员,现金可以作为演出人员的酬劳,也可由会首负责保管,用作本年或下一年的演出经费。
敬神、拜神。大年初一第一天演出,也叫“起故事”。演员化装完毕,开始敲锣打鼓,先由会首带领着上庙敬香,这是必备的仪式。以后的每日演出前都应先上庙敬香,直至当年的演出结束。会首端香纸进庙内敬香,演员依次过庙门前向神像作揖参拜。敬香完毕,开始在庙院内敲锣打鼓表演,然后回村表演。各村一般都有龙王庙、山神庙或者土地庙、五道庙等,村里所有的庙,不分宗教门派,无论何路神仙,都要去参拜、敬香。
拜客、拜年。每年正月演出期间,村里来了客人,会首(或其他领队)先给客人送帖子,红纸帖子上写着“恭贺新正月”“恭贺新年喜”等,落款写“××村文艺表演队”,会首将帖子双手交与客人,作揖,客人接帖,作揖回礼。然后“耍故事”的秧歌队为客人表演,表演阵形为“天地牌”,领队手拿“衣打子”(拂尘)指挥队伍,带领演员依次一一向客人作揖行礼,往复三次,然后转到反方向再行礼三次,礼毕。客人要给演出人员送上烟、酒,或者礼金。拜客的习俗本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有热情好客的意思,但由于客人要奉献礼金或礼品,破费很大,有时并不受人欢迎。
拜年跟拜客程序基本相同。拜年的对象一般是村干部,村里富户或出人头地的人家,乡里的机关、单位等。也是由领队先去送帖子,然后到人家或单位的院子里(或大门外)去表演,行拜礼,得到赏金或者烟酒之类礼物。除此之外,村里有办喜事的人家,如娶了新媳妇,子女考上大学,生了儿子等,都要去拜年。对生了儿子的人家,还要给小孩戴锁,用红线绳拴一个铜钱(事先预备好的)给小孩戴在脖子上,以祝贺长命百岁。另外,正月里还要挨门挨户进院拜年,领队进屋送帖子,然后在该人家祭祖的牌位前敬香,在院子里象征性地表演一会儿,演员两人一组依次进屋为该人家的祖宗牌位作揖行礼(骑马者除外,因为不能让马进屋)。拜年完毕,主人要献上烟酒或禮金。
邻村交流演出。一般正月初五以内在本村表演,正月初五以后,相邻的关系较好的村子之间可以交互演出,也可以几个村会合交互演出。会首先派人到对方村子去送帖子,对方接帖子后,也可以同时回送帖子并约好双方演出日期。如果再有村子送帖子,尽量协调到同一日演出,结果等于是各村会合轮流演出。没有秧歌队的村子,可以拒绝接帖子。
邻村交流演出时,秧歌队之间有隆重的欢迎接送仪式和礼节。外村秧歌队进村时,本村秧歌队化装好,敲锣打鼓到村口迎接。仪式由专人指挥,本村秧歌队排成两列夹道欢迎,外村秧歌队从中穿过,然后也排成两列,再让本村秧歌队穿过;本村秧歌队再次排成两列夹道欢迎,外村秧歌队再次从中穿过,然后进村表演。在夹道欢迎时,从中穿过的秧歌队只能平步走过,不能有舞蹈动作,更不能有踢打等武术动作,不然就是不礼貌。一天的表演结束后,出村时还有送的仪式,与迎接仪式基本相同。将对方秧歌队送出村后,锣鼓停息,仪式结束。
节日演出习俗。“耍故事”等秧歌表演与节日习俗紧密相连。正月初一迎喜神,初二接财神,初五送穷,初八为八仙日,十六日送瘟神等。
到了农历二月二日再演一天秧歌及上庙敬香,主要为了祭祀龙王,以求风调雨顺。农历六月初十是龙王爷的祭祀日,十月初一是山神爷的祭祀日,都有表演。
“耍故事”的民俗功能和
乡村民间信仰
浑源“耍故事”作为一种岁时节日的民俗事象,有着丰富的民俗功能。1.娱乐功能。民间社火、秧歌的表演,当初都是以祭神为主要功能,祭神是目的,娱神是手段,但娱神的最终结果是娱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祭祀的功能越来越淡化,而娱乐的功能越来越强了。尤其在文化贫瘠的乡村里,每年正月的“耍故事”等社火表演是农民唯一的文化活动,也是成年劳累的庄户人狂欢的节日。“耍故事”可以给乡村带来生机,给农家带来活力和喜气。2.维系功能和社交功能。民间组织的“耍故事”可以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村民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和集体观念、大局意识,具有鲜明的民俗维系功能特征。村与村的交流会合表演,可以增进邻村之间的友好关系,联络村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增进友谊,甚至有利于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缔结婚姻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3.教化功能。“耍故事”作为一种民间舞蹈,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培养了人们积极勇敢、健康向上的精神和情趣,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乡村的民间信仰仍保留着人类朴素的思维方式和迷信心理,是原始农耕时代信仰习俗的遗存,表现出民间信仰的自发性和功利性,表达了民众简单朴素的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从浑源“耍故事”习俗和乡村的民间信仰来看,“耍故事”是乡民精神生活的必需品,乡村文化生活的重头戏,是民间的狂欢和年节庆典仪式。“耍故事”习俗和乡村的民间信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耍故事”以乡村的民间信仰作为生存基础,乡村的民间信仰以及“耍故事”的方式来实施和传承。浑源“耍故事”作為古老的、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事象,是民间文化的遗存,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化价值,是值得保存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