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国最著名“正厅级村长”

2017-06-21 12:25:50
新传奇 2017年18期
关键词:科技部火炬中关村

揭秘全国最著名“正厅级村长”

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中,有两个“村”注定要载入史册,一个是开启中国农村改革新纪元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一个是掀开中国知识经济新篇章的北京中关村。

为何是他

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网显示,科技部火炬中心党委书记翟立新已接替郭洪,出任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成为中国最著名“正厅级村长”。

翟立新的任职经历始终围绕着“科技”二字。他长期在科技部工作,曾任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体改处副处长、处长、科技人才工作处处长,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等职务。2014年12月,他出任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党委书记。

据报道,翟立新与中关村示范区渊源颇深,他此前任职的“火炬中心”与中关村更是联系紧密。

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旨在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作为火炬计划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简称“火炬中心”)于1989年10月成立,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系列政策工具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技术创新环境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火炬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提出建议,这其中就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年底,“火炬中心”与中关村管委会就“中关村‘创业中国’引领工程”和“中关村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工程”方案进行座谈,翟立新分别就“两个工程”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这两个部门还经常合作,去年10月,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关村管委会等共同主办的科技成果直通车暨首届科技成果路演,受到产、学、研、资、用创新链上各环节代表的欢迎。

这个活动的意义,用翟立新的话说,就是从海量“藏在深闺人未知”的科研成果里好中选优,精选出“有效供给”,通过路演这种直观性强、展示度高的形式,克服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沟通障碍。

为何如此重要

如今的中关村,是创新创业要素的聚集地,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动机。中关村管委会,正是负责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建设进行综合指导的市政府派出机构,地位十分重要。多年以来,中关村管委会的党组书记都是由市领导兼任的,可见其重要性。

创新驱动发展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创新创业最为活跃、高技术产业发展最为强劲的区域。

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中,有两个“村”注定要载入史册,一个是开启中国农村改革新纪元的安徽凤阳小岗村,一个是掀开中国知识经济新篇章的北京中关村。如同小岗村探索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村生产力一样,中关村在高科技企业产权制度方面的成功探索对于解放城市科技生产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中关村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等等。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谁占据了新一轮的技术前沿领域,谁就掌握了新一轮的竞争主动权。这也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所在。20多年来,中关村正是不断把握、追逐国际科技前沿,才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比如,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全球相关领域中拥有了一定话语权,推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有何前景

翟立新长期辗转于全国各大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对高新区的发展方向有着深入思考。在他看来,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点燃这个新引擎就必须要靠“改革”。

他认为,高新区要转变以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的传统“招商引资”发展模式,更加重视“招才引技”、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功能和小企业的试错作用。

翟立新的前任郭洪于2009年11月出任中关村管委会主任。他就职时,国务院刚刚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郭洪工作的这7年多的时间里,中关村示范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出台了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形成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首都发展新引擎。当前,北京正努力打造以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怀柔科学城“三大科技城”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既需要科技人才,也需要科技管理人才。在翟立新任职北京之前,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已经就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中关村在北京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地位举足轻重,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先看中关村。中关村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党政领导干部,服务于北京的创新发展。

(《求是》、《北京日报》)

中关村:几代精英在这里奋勇拼搏

从诞生那天起,中关村就是英雄辈出之地。从段永基、柳传志到杨元庆、俞敏洪;从王志东、张朝阳到李彦宏、雷军……改革开放30年,几代精英在这里奋勇拼搏,成就中国商业史和社会史的一段传奇。

引领创新,中关村的动力和能量,何以持续30多年而依然澎湃?这首先和中关村自身建设不断“升级”的紧迫感密不可分。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90年代的一区五园,到2009年正式成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今天的一区多园,政策辐射范围延伸到北京所有区县,中关村这块“试验田”,如同不断迭代的互联网一样,始终踩着时代的节拍,冲在创新变革的最前沿,一刻不停地打造着自己的“升级版”。

引领创新,还在于充分利用好了“试验田”的政策红利。“京校十条”“首只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全国首张创业卡”……中关村的这些政策破冰,打通了创新的“瓶颈”,为创新创业者松绑助力。

(《苏州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科技部火炬中关村
科技部等六部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接过火炬高举起
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
石河子科技(2020年3期)2020-06-24 02:39:52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医疗装备(2019年8期)2019-05-20 09:27:24
一图看懂科技部“三定”方案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金桥(2018年4期)2018-09-26 02:24:52
2017 年新项目
火炬照亮关爱路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12
我与《火炬》20年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3
《火炬》照我绘“二春”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