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强
【摘 要】企业职工作为企业的主力军,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兴衰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应变能力强,能够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职工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要想在当今改革大潮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关键词】队伍素质;重要性;紧迫性;方法措施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振兴、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和大量和合格人才的培養”。这里所说的劳动者,主要是指企业工人。事实上,工人不仅是企业生产和经济的主力军,也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的建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工人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重视职工队伍素质的大力提高。
一、充分认识实施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目前科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尽快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被采用,企业技术改造速度、产品换代速度逐渐加快。就拿胜利油田这个技术力量较好的特大型企业来说,2007年底共有技术工人11.3万人,其中高级工9557人,仅占8.3%。这样一种队伍状况是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必须尽快提高工人技术素质。
(二)市场竞争激烈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工人队伍素质: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要看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而决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如果我们不有效提高工人技术素质,那么经济的增长只能是以高消耗、高投入为前提,以付出巨大的代价为前提,如果是这样就会被市场经济规则所淘汰。
(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必须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日本、德国第二次大战以后,仅用十几年就在战争废墟上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职业培训。我国由于职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经济要发展,也必须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取决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大力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职工队伍技能素质。
(五)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要求企业尽快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经营规模和经济利益,大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发展转变,如:石油、煤炭、钢铁等行业,均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因此尽快把这一部分人员组织起来进行转岗培训,使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现代企业对职工素质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人有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端正劳动态度,严肃劳动纪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为国家和企业积极的做出贡献。
(一)现代企业工人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人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现代企业工人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发展,要求企业职工能迅速掌握新技术,必须使企业职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三)现代企业职工应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
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产品合格率平均只有70%。其中的原因关键是制造技术不过关,达不到先进水平,这和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有着直接关系,这就是说,企业职工必须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
三、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综合素质途径:
(一)靠舆论导向,大力提高企业工人的社会地位:
我们要通过宣传,使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受到社会相应的重视,技能受到社会崇尚,使工人真正感到社会地位高,学技术光荣。
(二)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要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等等。
(三)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大力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
用“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方针,作为劳动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对开发劳动者的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在职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
〈1〉岗位培训应常抓不懈,岗位练兵是以岗位责任制规范为依据,以增强岗位意识,提高岗位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可采取灵活的形式,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岗位训练。〈2〉要坚持脱产培训的长短结合。企业职工教育的重点应当是“抓两头、带中间”,即重点抓好入口教育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3〉要加大工人技术培训的投入,落实培训经费。可采用以下办法:一、使培训经费提高到占工资总额的2.5%,二、政府同拔教育经费一样,拔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工人培训,三、使用部分工会业余教育的经费,四、把企业培训工作纳入到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
(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职工大力学习专业文化技术:
首先改革用人制度,激励岗位职工。企业在用人制度上要唯才是举,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落实从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提拔干部的政策,引导工人岗位成才,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其次,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使用技术创造效益的含量。在工资分配中,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机制,激励工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建立上岗、试岗、待岗的劳动力动态管理制度。在做好工人岗位考核工作的基础上,真正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劳动力动态管理制度,促使其抓紧学习技术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六)抓住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时机,开展规范化、正常化的工人技能鉴定工作。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人才观,引导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的道路,促进工人学习专业技术。
实践证明,要想在改革大潮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良好的发展,只有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这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