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雅莲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良好动机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促使他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奥秘。
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学生一旦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地觅取珍宝,乐此不彼,既所谓的“书智者问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也”。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及成绩起巨大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及数学本身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激励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厌学那部分同学)尤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遵循科学课的教学规律,针对不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根据学生特点,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入新课时,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数学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是“花架子”,忽视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实效性。这些形似而神离的“情境设计”,实际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的表现,必须予以纠正。
创设教学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維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教师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例如《向量的概念》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放映课件
引例:老鼠由A向西北逃窜,猫在B处向正东追去.
问:猫能否追到老鼠?为什么?
放映课件提出问题,立疑激趣,促成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巧妙精当,能够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二、“善教者,必善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善于提问的教师,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问题,问在关键处,问在疑难处,经过耐心引导启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所以说“善教者,必善问”。
教师要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在导入新课时设问——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整体性;在接触新知识的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知识实质,是课堂提问优化不可缺少的一步;在学生学习遇障碍处设问——要了解学情,考虑学法,要能预见学生的困惑处;在力点处设问——抓住了力点,就整体把握了教材;抓住题目的变通处、知识的疑点、模糊点、兴趣点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激发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所接受,又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
如:高中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a,b,m∈R+,并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