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6-20 11:59尚素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

尚素芹

摘要 林下经济是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林下产品资源是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腾冲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以期促进林下资源产品的保护及有序利用、增强林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腾冲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65-02

林下经济是近年来林业建设和发展领域中的新兴事物,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及森林休闲旅游,即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以林为主,建立林下种、养及休闲业相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腾冲市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是目前许多林农还是以传统林业生产为主,主要从事木材生产经营。如何引导腾冲市林业大户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充分利用林下资源,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发展合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下种植、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林为主,发掘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带动山区扶贫开发;改变过去单一木材经营格局,延伸林业产业链,加快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使广大农民在相对短时期内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实现近期得利、长期获林,提高广大林农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对保护腾冲市林业生态环境、巩固造林绿化成果、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绿色消费需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腾冲市林下经济发展現状

1.1 发展模式

腾冲市林下经济发展类型大体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其中,草果、石斛、重楼、三七、天麻、黄精、龙胆草、红花等林下种植面积达1.107万 hm2,产值4.5亿元;牛、羊、鸡、蜜蜂、胡蜂等林下养殖3.6万户,产值2.4亿元;森林公园、林下庄园、林家乐等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从业人员5.8万人;林下产品采集规模逾13.33万hm2。

1.2 林下种植、养殖业规模

腾冲市林业用地面积47.15万hm2,林农人均占有林地面积0.68 hm2。近年来,全市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目前,腾冲市林下经济采集、种植、养殖等面积达8.51万hm2,产值7.37亿元(表1、2)。

1.3 森林旅游、森林休闲业类型及规模

腾冲市森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政府以及农户开展了森林公园、林下庄园、林家乐等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从业人员达5.8万人,产值约2.5亿元(表3)。

2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腾冲市蕴藏着丰富的林下产品资源,部分村组的林下经济收入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但绝大多数地方林下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规模有限,其本身的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

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很多地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经营权回到林农手中,但多数林农的林地面积小而散,加之缺乏资金支持,改善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不高。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林下经济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1]。

2.2 产业链条衔接不紧

资源、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缺乏有机整合,集约化程度低,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全市林下经济产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经营管理粗放和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农民在发展林下经济之初就缺乏启动资金,在规模化经营的进程中更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在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等方面止步不前,林下经济纵深发展的后劲不足,无法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2]。

2.3 缺少政策导向和扶持

在林下产品经营管理方面,特别是野生采集类产品的经营缺乏管理约束机制,导致乱采滥采和破坏森林生态的现象严重,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此外,各地没有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突出特色,政府未采取差别化扶持政策,从而导致林下产业没有区域化的特色基地和特色品牌。

2.4 缺乏技术研究、推广和培训

现有的技术储备滞后于林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林下产品开发利用方面,缺乏专门的科研或推广部门对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和技术服务,更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使相关科技成果利用程度低,对林下种养品种、技术、市场指导不足,产品科学生产和精深加工技术难以突破。

2.5 销售渠道不畅

销售仍沿袭传统销售模式,依靠传统销售渠道,准入门槛低,营销方式粗放,成本高,难以形成标准化、高产的产品销售途径。

3 保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市、乡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林下经济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二是加大对现有成功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建立和扶持市、乡各级典型样板,组织广大林农交流和学习参观。三是鼓励林农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技术和模式,尊重和宣传推广林农的首创精神。四是积极打造电商、互联网等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特色林产品推介平台。五是加大对外宣传,吸引省内外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或个体投资,共图发展[3]。

3.2 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特色林下经济产品

目前,腾冲市已有2家林业企业涉及林药种植和林下养殖,41户农业专业合作社涉及林下养殖和林药种植行业。以腾冲市现有发展情况,按照“南北中部一品一特色”的格局,以“合作社(公司)+基地+林农”模式,在北部重点林区培育石斛、天麻、草果、滇重楼、野生食用菌等“腾药”种植基地、“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保育”试验基地。结合腾冲县黄泥坡茶叶专业合作社、腾冲市蒲川林业养蜂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南部五乡镇发展林茶、林菌、林禽、林蜂等产业;以宝峰鹿业有限责任公司、黄家寨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林农专业合作社为抓手,促进腾冲市北部乡镇规模化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在腾越镇、中和镇等中部重点乡镇建成林下资源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建设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使林下经济成为带动全市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努力走出一条“少砍树也致富”的新路子。

3.3 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景观旅游业

充分发挥林区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生态景观、自然文化环境和林下无公害产品,结合腾冲全域旅游规划,建设林家乐、森林人家、林下经济庄园、森林公园,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疗养产业,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设施、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和森林博物馆建设,重点打造高黎贡山、火山热海、来凤山、瑯琊山、腾冲红花油茶、银杏等森林观光旅游区,努力建成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精品景区[4]。

3.4 加强科技支撑

政府相关部门帮助企业、经营大戶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研发和推广具有本地特色的名、特、优林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体系。定期组织林农开展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就林农面临的主要技术、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授课、现场指导,整合技术服务资源,进行科技下乡,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种养户的种养技术,实现林下产业优质、高产、高效。

3.5 通过多种手段,着力打造区域品牌

通过地理标志、森林认证、原产地保护认证、品质认证、安全认证、市场准入等手段打造腾冲市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以品牌为抓手,采取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同推进的双品牌发展战略,努力拓展市场。完善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和检测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使用和食用安全,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绿色健康林产品。

3.6 引进可靠的销售渠道

目前,腾冲市林下经济产品销售较好,但销售渠道多为农户自己销售或中间商上门收购,采取企业或合作社等销售的渠道比例很低,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太大,林农的生产受到很大局限。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寻找良好的销售渠道,使农户利益得到基本保障,从而使广大林农做到有计划的规模化生产。

4 参考文献

[1] 范伙才.浅析林下经济发展模式[J].中国林业产业,2016(5):95.

[2] 赵小红.浅析林下经济发展问题及策略[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6):74.

[3] 苗雨露,周杨,杨春宁,等.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森林工程,2015(5):35-39.

[4] 另青艳,何亮,周志翔,等.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3(1):38-43.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