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群
摘要 本文总结黄波罗育苗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做床、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对推进这一优良乡土树种的推广进程起到“从种苗抓起”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黄波罗;育苗技术;乡土树种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59-01
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又名黄檗、黄柏,为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落叶乔木,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华北及小兴安岭南坡和长白山区,是我国东北地区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被广泛应用在造船、建筑、家具、枪托、中药等行业中,目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黄波罗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是珍贵树种中的精品,更是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优选树种之一。本文总结其育苗技术,以为黄波罗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 整地做床
1.1 整地施肥
播前要先翻地,秋翻深度25~28 cm、春翻深度20~25 cm,翻后及时耙压整平,清除残存根茬、石块。翻地前施入农家肥 30~45 m3/hm2,并根据土壤土传虫害情况适当拌合甲拌磷45 kg/hm2,打床时分别施入磷酸二铵375 kg/hm2和过磷酸钙375 kg/hm2作基肥。
1.2 做床
土壤干燥时,做床前5~7 d要灌足底水;床向平地按东西方向,山地沿等高线方向;要做到床直、面平、沿整,达到上暄下实、土壤细碎、疏松适宜。育苗床规格要求床面宽100 cm、床高15 cm、床沟宽40 cm。
2 种子采集与处理
2.1 种子采集
可直接采取果穗。采集的果实不易晾晒,应放到缸内浸泡3~5 d,待果皮软化腐烂后,经搓洗,使果肉与种子分离,漂洗掉果皮、杂物及瘪粒,净出种子,晾干放在低温处贮藏。
2.2 种子处理
一是种子消毒。先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左右,消毒后将种子捞出冲洗干净。二是混沙露天埋藏法催芽。土壤上冻前,用凉水浸种2 d,每天换水1次,捞出后,将種子与河沙按照1∶3的比例混拌均匀(含水率60%),装入编织袋,放入坑中沙藏(坑深、宽均为80 cm,长度依种子数量而定),每隔1 m竖立1束秫秸把通气,种袋上面覆沙20 cm,其上覆土呈土丘状[2]。三是播前催芽。翌春播种前3~5 d取出,检查埋藏法催芽情况,对未露白的种子进行升温处理,即将种沙摊晒于背风向阳处,覆盖草帘和塑料布,勤翻动,湿度、温度分别保持在60%、15~25 ℃,待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 播种
3.1 土壤消毒
播种前可用3%硫酸亚铁混200倍细沙撒扬床面,土壤消毒7 d后进行播种。
3.2 播种时间
当土壤5 cm土层土温稳定在8 ℃时开始播种。辽西和辽南地区在4月20—25日,辽东地区在4月25日至5月初,以避开早霜危害[3]。
3.3 播种量
应根据种子的质量计算适宜播种量。种子净度95%,千粒重16.5 g,发芽率70%,播种量为75~90 kg/hm2,产苗量为75万~90万株/hm2。对此,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供查算。
3.4 播种方法
采用床面(或垄面)撒播,先将床面耧平,将种沙按床(垄)数等量分开,将种子均匀撒到床面,用木磙镇压2遍,然后覆沙1 cm左右,再用木磙镇压2遍即可。
4 苗期管理
4.1 灌水
合理管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和适宜苗木生长。为了保持床面湿润,在出土前浇水要坚持“少量多次”;苗木出齐并长出真叶后,要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生长后期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提高新梢木质化程度[2]。
4.2 除草、间苗
采用人工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保持苗床无杂草。幼苗长到3~5 cm时即可间苗。定苗株行距为10 cm×15 cm,留苗量为70~80株/m2 [2]。
4.3 追肥
在6月下旬开始第1次追施尿素300~375 kg/hm2;7月中旬第2次追施尿素150~225 kg/hm2;8月上旬可追施磷酸二氢钾2次,每10 d追施1次,每次用量为3.45~6.00 kg/hm2,以增强新梢木质化程度。
4.4 病虫害防治
防治黄波罗锈病,用25%粉锈宁800倍液或0.25%敌锈钠溶液喷洒,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2~3次。防治轮纹病,用1∶1∶1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0.2%的溶液进行喷施。虫害用氧化乐果800~1 000倍液喷洒防治。地老虎用0.1%3911乳油溶液浇灌在苗床上防治[4]。
5 参考文献
[1] 张连翔,张志,楚景月,等.我国北方寒旱区冻土坨杯苗造林新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6(5):24-27
[2] 康捷.林业实用育苗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李春祥,焦乃贵,于喜波,等.黄波罗的特征特性及其木材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8):164.
[4] 时德群,龙作义,李雪,等.黄菠萝二年生苗木培育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