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飞
(温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 加强新生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生活化理论为视角,总结梳理德育生活化理论及其教育观的启发,分析溯原德育生活化与党性教育的理论共性及实践指导价值,思考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为创新高校党性教育机制拓宽思路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德育生活化 党性教育 理论启示
大学生党员是中共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未来最主要的建设者。在世情、国情、党情及大学生群体性特征发生变化的今天,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针对大学生党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价值论层面,个体本位和生活实际的忽略与缺位导致理论与实践不易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试以德育生活化理论为视角,梳理新时期高校党性教育的理论支撑,思考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新思路、新方式,创新高校党性教育机制体系,为培养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拓宽思路。
一、德育生活化理论及其教育观的启发
国内外学者对于德育生活化理论已有较深的理论研究,学术界对其内涵和特征也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德育生活化即主张以生活为核心,充分利用生活中有价值的事件作为教育资源,使德育融入生活,在提升学生个人修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对于“生活实践是德育真实的载体”这一观点,有关学者的认同是一致的,德育实为塑造心灵、培养品格、养成行为的过程,德育生活化理论正是抓住这一特征,突出德育教育与一般知识传授的不同,强调德育教育不能过分抽象,不能脱离实际,不能空洞说教,而应该充分关注结合生活,使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德育能够扎根社会实际,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使學生在生活中领悟德育的真谛,从而实现德育的知行合一。笔者认为德育的“生活化”体系构架可归纳为内容生活化、范围社会化和方法实践化。
基于德育生活化回归生活本真理论,其教育观可归结为以下几个特性:首先,德育生活化应以“生本位”为基础。在德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认识,将德育从过去的知识理论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不再将德育作为学校管理学生生活、规范学生行为的工具,而是用德育关怀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命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心灵,培养品格。其次,德育生活化应强调“真实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深度发掘学生实际生活之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将德育生活化教育与学生真实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感受真实具体的教育。德育生活化实质上是一种体验式教育、体验式学习,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例子中结合知识化理论化的德育知识,从简单的认知到体验感悟,再到身体力行,将书本所学德育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品质,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品行,同时提升自我的内涵修养。最后,德育生活化重视“实践性”。生活化的教育应该是注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亲身参与,并将所学所思所悟外化于实际行动上,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辨别和取舍。生活化理论倡导理论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将道德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充分发挥道德的引导作用。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尽管实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受限于固有的模式和体制,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仍不尽如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存在党性教育与生活实际相分离的现象,党性教育过程过于简单,目标超越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过于强调共性教育,而忽视人的个性需要等。近年来,德育生活化理念成为高校德育模式改革的主要理念,而这一理念也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借鉴,其理论内涵与目标及其科学性、实效性、独特性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带来了新的借鉴和启发。其一,与道德教育模式相似,党性教育主要以激发党员对理想信念、阶级觉悟、组织纪律、宗旨意识、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等进行主动思考为基础,通过认知加工、实践融合,提升党性修养。其二,党性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构式,党性教育的目标和党员党性修养水平应与各阶段党性发展相对应,通过各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逐步走向成熟。其三,党性修养的水平与党员个体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参与程度紧密联系。因此,基于德育生活化理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更应倡导生活为中心,充分发挥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例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鼓励指引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悟党性教育的深层含义,更好地领悟生活真谛。在道德学习的同时,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的道德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党性修养。
二、大学生党性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与“认识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组成了社会,但是处于社会中的每个人并非抽象、孤立的个体,他们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关联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理论既是实践论的,又是生存论的,主要内涵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是历史的,是具体的,同时明确人的本质即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精髓所在。基于以上观点,只有当我们个体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相融合,才真正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并占有了自己的本质。因此,我们在实践党性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必须提倡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作为大学生党性教育的素材,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落实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主张“以学生为本”。其次,马克思主义指出“生活是人类的生活,只有人类才拥有生活。人类在生活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是人类生活区别于其他动物存在的最大不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个人如何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此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只有当认识满足了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需求,这样的认识才具有价值。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理论充分体现了人类主观能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判断,人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不断完善自我。由此可见,将党性教育生活化,正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在生活中寻找具有教育意义的例子,将理论教育充分融入实际生活,在生动接地气的生活案例中,推进大学生党性教育人性化的进程,引导学生间进行相互交往评价的分析。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党性觉悟,改善提高师生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发扬党性教育的民主性,真正提高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二者之间隔着一道先验还原的界限。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不同。胡塞尔提出的这一“生活世界”理论,不仅影响了欧洲的科学研究,对于当代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带来了深刻变革。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总是预先给定的世界,它总是有效,并且预先就作为存在着的东西而有效,但并不是由于某种意图,题材范围或按照某种普遍的目的而有效。每一种目的都是以它为前提,即使是在科学的真理中认识这样一种普遍的目的,也是以它为前提,并且已经是以它为前提”。“道德教育的根本应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故取材于生活才是德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因此,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胡塞尔之所以提出“生活世界”这一理念,他的目的一是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区分于传统科学理解的物质世界,因此,人类在研究物质世界时用的方法和技巧都难以用于解决生活世界所遇之难题。而另一目的则是强调关注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当时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主体意识渐渐被科学主义占据,导致自我意识的迷失,精神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忽略,这将导致人类自身生活世界变得单一空洞。由此不难发现,促进德育走向生活化是符合胡塞尔的这一世界观的,党性教育走向生活化必须尊重人的本质回归。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人类的德行源于生活,是生活实践的产物,是人类与社会相结合、相统一的过程。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本质上也是共产主义前提下的人性化教育。因此,党性教育必须以学生和学生的生活为基石,将党性教育扎根生活实际,避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才是培养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前提条件。而现实中,一些高校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党性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
(三)陶行知等的“生活教育”理论。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中提到教育应符合儿童天性的发展,故教育理应回归儿童的生活。美国传统教育的改革家杜威继续传承并完善这一自然教育理论,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提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思想,认为教育即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接触交流、相互产生影响、逐步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正是他理论中所述的“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就是生活”。受卢梭、杜威等教育先知的影响,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影响我国教育的“生活教育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观点。陶行知认为教育不应脱离生活,教育应该和生活相统一,他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根据此理论,大学生党性教育只有真正源自生活,才能真正使教育影响内化于心,提高党员个体的自身修养。
(四)党性修养的实践性与自省性。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自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论修养》中,刘少奇提出:“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与锻炼,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唯一目的又是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因此,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应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实践唯物主义,党员的修养应来自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民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由此可见,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应取材于民,服务于民。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帮助自身完善自我修养,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说到底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的问题”。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有着特殊性的群体,他们接触更多的是校园生活,是学习,是历练。因此,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应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结合实际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党性的学习和认识,通过实际和理论相结合,充分发挥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特色,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新时代的党性认识。同时,利用好党性的觉悟,不断改善自身不足,完善自我修养,自省自律,使自己能在党性教育的引领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为我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德育生活化大背景下的高校党性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一)党性教育目标生活化,从“完美”向“进步”转变。
以往,党性教育提及的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伟人形象,这些伟人形象成了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被按照伟人圣人的完美道德标准和要求培养塑造。这依然重要。在社会大环境发生变化的今天,这一目标让一些学生党员觉得难以企及。因此,适当调整党性教育的目标,使之更加生活化,更加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变得很重要。高校党性教育应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和校规校训,制定切实有效的“近小实”目标,突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学生感受到党性教育贴近生活,扎根现实,让学生党员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高校应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党性教育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断取得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从集体生活、认真学习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引导学生党员始终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始终以取得进步为自我目标,最终使学生党员的目标向社会生活靠近,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想和信念的新时代学生党员,帮助学生党员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为学生党员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也为学生党员今后树立更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品德奠定基础。
(二)党性教育方式生活化,从“说教”向“引导”转变。
高校党性教育的方式应放弃说教,转而用更多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感化引导学生,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书本教条向生活实例转变。在开展党性教育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从被动听取变主动吸收,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党性教育。一方面,教师应重视引导启发大学生的自我反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性学习中,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重视引导运用实践体验法。实践是提升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例如开展研讨、角色扮演活动、学生组织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社会调查考察活动等,学生党员通过自我实践活动,更加关注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加重视校园生活和社会,思考分析解决其中问题,将课本所学理论结合生活实际,让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从而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开阔了视野,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使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断得到升华。
(三)党性教育内容生活化,重“理论”亦重视“生活”。
党性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坚定信念、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为首要任务,这些品德的培养都是基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领悟和认知的基础上。由此可见,高校党性教育如一味只看书本,而忽略现实取材,就不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高校的党性教育内容应该最大限度地生活化,结合学生的校园文化、寝室生活等,以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正能量生活实例丰富当前的党性教育课堂。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远大目标和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当前现实,将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正确党性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信念,为集体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此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活动形式,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我认识和感想,开展辩论、演讲和讨论等活动,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让真理越辩越明,坚定学生的党性信念。同时,注重媒体的宣传作用,借助校园宣传、宿舍文化、网络传播等多方式途径,宣传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引导学生,构建多元的和多维度的教育系统,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党性修养。
参考文献:
[1]蔡春良.对高校生活德育的现实探究[J].漳州师范学院,2010(5).
[2]李倩茹.回归生活——论高校德育的理想载体[J].沧桑,2011(2).
[3]埃德蒙德,著.胡塞爾,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
[5]侯文华,董晶晶.德育生活化主体建构及交互主体性发挥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6]鲁家峰.党性教育日常生活化刍议[J].党性教育,2009(4).
[7]杨迎春.新时期高校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3).
[8]黄仕军.党性与人性的认识初论[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