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时代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2017-06-20 08:50唐秋颖
文教资料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众创时代

唐秋颖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摘 要: 本文把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问题放置于更广阔“众创空间”的环境下思考,提出建立健全创业扶持激励机制;构筑校内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创业实践的长效运行机制,以期建立起更适合当下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众创”时代 高校创业人才 培养机制

当前,创新创业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创业人才培养则被视为当下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些高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然而,我国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远没有满足“众创”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如何建立完善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是新常态下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众创”时代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意义

在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不可避免地对教育改革走向、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发展模式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契合时代发展潮流,是国家发展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响应。它以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根本目标,不仅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实践,更重要的是为当下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勇于担当、具有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同时,把高校创业人才培养问题放在“众创”时代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考,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创业教育机制的禁锢,解决高校创业教育因循守旧的问题。高校可以尝试从学校自身改革、政府扶持、社会助力等方面入手,搭建更广阔的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从而构建起更高效、完善、切實可行的多元协同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二、“众创”时代高校构建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新举措

(一)搭建三方联动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扶持激励机制。

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加强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手。创业实践服务平台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实现一种战略协同,最终形成动态的、开放的、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创新创业扶持激励机制。

在这个体系中,三个主体都应担负起自身使命,高校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发挥自身办学特色,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三方联动,建立起创业实践服务平台,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力,深入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备、灵活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与激励机制,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如建设大学生创业咨询与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设立创业基金或提供贷款,加大对初创企业资助的力度,还可提供创业培训、法制保障等方面的服务。而企业要担负起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引导、示范作用,也可为初创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及资金支持。三方联动,可切实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实现三个主体之间的充分互动及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三者合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当下“众创”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多元协同,构筑科学合理的校内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1.高校要构建完善的创业教学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的创业教学管理机制,必须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实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程化、全员化和全面化。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学校可鼓励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教育公选课,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普及,而各院系则可依据自身学科特色、专业实训要求及学生的创业需求,开设契合本院系实际情况的精品创业选修课程,如初创企业管理实战、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室、经济学、知识产权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同时鼓励以师生创业为目标的多学科交叉创业研究,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创业教育,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可行地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其次,要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应有序地组织教师参加创业培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同时鼓励教师亲身参与创业实践,通过实践累积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切实提升专职创业教师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可聘请知名企业家、草根创业者、风投专家等到学校兼任创业导师,为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增添新活力。同时要加强本校师资队伍与国内外创业教育前沿领域的学术交流。通过这些措施,即可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让教师队伍从“知识型”、“传授型”向“智能型”、“创新型”转化。

2.高校应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监督机制。

在学生层面,学校可加强对学生创业素质的考核,将学生在创业方面的表现与其获得的荣誉、学分、奖学金等直接关联;在教师层面,可将教师在创业指导方面的工作成果、工作量与本人的绩效考核相关联;在各院系层面,学校可把创业教育的普及率、创业项目质量的优劣及创业成功率等作为各院系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评价指标,把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作为各院系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构建起完整、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监督机制,可有力地促进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

3.高校要建立健全创业人才培养服务保障机制。

首先,高校可加大创业咨询与指导中心、创业培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机构的建设,增加创业基金的投入,制定一系列创业服务保障制度和措施,将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其次,高校应将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就业中心等相关部门组织起来,多方协作、各负其责,从而建立起健全、完善、高效的创业人才培养服务保障机制,共同为本校大学生创业工作服务。

(三)强化创业实践环节,构建高校创业实践的长效运行机制。

1.大力支持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竞赛及各类创业实践活动。

首先,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高校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竞赛,也可与企业对接,开展符合企业和市场实际需求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其次,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成立创业类学生社团,如“创业协会”、“科创空间”、“创业咖啡屋”等,依托社团开展竞赛、科研、交流、推广等创业相关活动,高校可投入一定的经费并指派专门的创业指导教师,打造各具特色的创业活动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2.建立创业实验室平台,开展创业和经营管理模拟。

高校可依托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机构建立多维创业实验模拟平台,制定相关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验研究。可筛选出有强烈创业意愿、发展前景良好并且需要进一步了解和适应市场的创业项目,开展创业与经营管理模拟,由高校成立创业专家委员会进行全程评估与指导。建立创业经营管理模拟服务体系,可使每一个创业项目在正式步入市场之前,即可初步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3.众创众筹,助力新创企业成功孵化。

首先,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积极协调配合,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如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给大学生提供创业成果孵化的场所。其次,拓宽创业融资渠道,高校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本校创业孵化基地的资金投入,为新创企业争取小额、低息、无息贷款,设立创业专项基金等,还可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支持学生创业。在确立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方面,高校可组织创业专家委员会针对提交申请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答辩,对创业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然后择优资助。此外,学校还可聘请知名企业家、风投专家、草根创业者、高校资深创业指导教师等组成创业导师团,为新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与指导服务。

构建科学、健全、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有效保障高等教育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当下“众创”时代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社会形势,从而更好地为当前区域及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廖瑞斌.当前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浅议[J].教育理论研究,2015(7):115-117.

[2]张兄武.高校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30-36.

[3]刘伟.高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10):64-67.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众创时代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16EB02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众创时代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