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锋
【摘要】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适应个别化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因材施教,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中巧用媒体,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物体的变化情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情与境的高度融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说说点滴做法:
一、在学生思维好奇处——萌发求知欲望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突破难点,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苏教版第9册)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我制作了卡通人物投影片(樱桃小丸子、皮卡丘、蜡笔小新),和学生玩一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学生发现它们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此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绿、黄、红灯总是依次地变化.这时教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懂得循环往复的含义.
二、在学生思维转折处——探求规律之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如,“圆柱的体积”(苏教版国标本第12册)这一课,学生要理解掌握圆柱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完成实验报告: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学生发现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一拼(多媒体显示剪拼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本节的教学难点).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是探究性的学习,每一名学生都是发现者、创造者.
三、在思考问题转折处——突破重点、难点〖HJ1.07mm〗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妙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知识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我出示铁丝围成一周的动画演示,突出圆的周长概念: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作圆的周长.再把这个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可是这样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有局限性,不是很可取.那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1)我利用了动画演示几个直径分别为1分米、0.8分米、0.6分米的圆,把它们分别滚动,得到相应周长进行比较,使学生形象地感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长,直径越小,则圆的周长越短.
(2)对照书上的表格,利用动画演示,以圆的直径为度量单位,度量圆的周长,实际检验圆的周长都是圆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从而得出圆周率的概念,自然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在学生思维困惑处——发展想象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发现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块(在8个顶点处),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24块(每条棱上有2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24块(每个面上有4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有8块.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再如,把27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后,在大正方体的边上拿掉一个小正方体,表面积怎么样?通过电脑操作,学生发现表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如果在中间拿掉一个小正方体呢?此时,学生纷纷动脑思考,答案众说不一,我趁机在实物投影上和学生一起操作,学生很快发现了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变大了(多了2个面).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融形象、生动、新颖、趣味性为一体.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颖.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術的应用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144.
[2]马琴.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