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体现

2017-06-20 10:59但国丽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渗透策略特征

但国丽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课程中难度较大的学科,数学文化以数学的理性思考角度为基础,以逻辑思维渗透的方式与数学课程相结合。本文简述了数学文化的特征,论述了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体现原则及渗透策略,以期提高高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 数学文化 特征 体现原则 渗透策略

为了达到高中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必须将学科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探讨了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体现。

一、数学文化的特征

1.数学文化充满理性思维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一种理性化的教育认知模式,除了数学运算规则和解决技巧之外,思维方式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它的魅力。正如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说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试图决定影响人的物质,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去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尽量追求已经获得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数学精神实质包含五个方面:第一,严谨治学的精神。它有助于学生发挥逻辑思维,培养学生专业的求实态度;第二,开拓进取的精神。数学教学活动往往是高强度的智力挑战,学生必须克服困难,以主观意志解决问题;第三,正直和诚实的精神。学生按照规则进行理论推理,用客观标准检验真理,质疑和论证不符合标准的结果;第四,创新的精神。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对题目的有效分析,创造出新的解题思路;第五,怀疑和批判精神。根据数学定理,客观评价事情的真伪。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人类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数学文化,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2.数学文化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蕴含在数学文化中的,教师只有把握好思想方法,从等价交换、数形结合等思维方式着手,让学生通过数形的相互转换,透析数学文化的内涵,把数学文化中包含的精神实质、思维方式作为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形成个人独特的学习态度。

二、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体现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教学重心,适当融入数学文化,注重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能偏离数学的认知中心,始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数学文化教育。

2.理論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教师应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问题。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意识。数学教师应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使数学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课程中。

3.参与性原则

数学案例充溢着数学文化,学生通过接触和运用数学案例,调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问题,探究根源,获得实际经验。

4.主体性原则

数学文化不仅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整体构建,而且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并关注数学知识背后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精神层次的数学文化。

5.趣味性原则

将数学文化融进数学知识,能有效丰富数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

1.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数学学习的精神实质。

2.营造课余教学学习氛围

教师可开展数学活动,如通过黑板报、影视介绍等形式,给学生讲解与数学文化有关的数学内容。利用课余时间讲解数学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让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快乐。

3.创设鲜活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创设鲜活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不仅懂得了数学知识的本身,还理解了其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辉.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材应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2]郝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1).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渗透策略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