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墨影
为长丝织造行业“体检”
本刊记者 墨影
前不久,一条关于浙江嘉兴秀洲喷水织机整治提升专项活动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消息称,“今年全区喷水织机面临整治提升的新要求,要整治清退一批散落在自然村内、工业集聚区外,对环境影响大,未依法纳税企业的喷水织机1万台。”
据了解,目前,秀洲全区有喷水织机总台数78482台,企业2700家,该区将通过分类整治、分步推进等措施进行,其中,分类整治即通过“四停一收”停机、停电、停水、停排污,收回台数核定证,整治淘汰一批;通过实施中水回用等措施,整治提升一批;分布推进,即持续进行散户整治、开展整治提升、实施中水回用等举措。
一叶知秋,从近年来各集群的不断发力不难发现长丝织造行业提档升级步伐不断加速。这一点,从2016年长丝织造企业投资积极性可以明显感受到,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 483.56亿元,同比增长 14.83%,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21.96 个百分点。企业普遍反应 2017 年上半年市场较为乐观,对一季度销售订单也较为满意。无论是国际市场的回暖,还是内销市场需求增加,都为织造企业带来了积极信号。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化纤织造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表示,长丝织造行业大多数企业主动调整,及时采取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首先,优势资源进一步集中。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的洗礼下,部分不规范的家庭作坊式小微企业被逐步淘汰,市场驾驭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资金相对充足的企业不断作大作强,市场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据了解,各集群地区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纷纷获得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全行业进入纺织 500 强的企业超过 50 家,行业结构调整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织造企业正量力而行,小步快跑进行设备更新。
第二,技术改造稳步推进,装备水平得以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地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开发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节能减排的需要。近年来,许多企业在市场需求不振、企业盈利下降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再做扩增产能的大规模投资,而是对原有设备进行分期分批的淘汰更新,这种量力而行小步快跑的技术改造模式提升了整个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符合市场规律,满足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第三,绿色环保措施基本普及。虽然化纤长丝织造行业水资源消耗较大,但是目前污水处理措施已基本普及,中水回用率从过去不到50%提升到了70%以上,基本实现全行业喷水织机废水 “零排放”。行业内大部分骨干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装置。据估计,在长丝织造产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全行业生产污水排放量下降了20%,新鲜水取水量下降了25%。
第四,产业链延伸做出有益尝试。从化纤原料到服装,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长丝织造企业,近两年来,为不断开发技术先进、时尚特色且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联化纤,下联印染、服装,在努力打通产业链以期提高市场驾驭能力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织造企业直接销售色坯布的比例已经提高到了70%以上;有的织造企业与上下游品牌企业建立了协同开发产品的战略联盟;有的织造企业与别人合资合作上印染,甚至投资上服装或家纺设备,将自己的产品由白坯布转为终端消费品,目标市场由中间商变为最终消费者。这些变化对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脉搏、有效开发新产品、保护产品价格、规避市场无序竞争都是有益尝试,应予以肯定。
第五,产品开发丰富多彩。近年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业内企业围绕产品创新,建机构、上设备、挖人才、建联盟,形式多样、成果丰硕。应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用各领域的长丝面料涌现了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可观的新产品。例如:浙江台华高新染整(嘉兴)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端户外运动面料;吴江汉通纺织有限公司推出的T400和氨纶双弹性面料;江苏聚杰微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尘静电超细旦擦拭面料(20平方厘米,美国进口的6元人民币,生产成本2元人民币);巨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三层防羽绒面料(经密达到230根/厘米)成为高端防羽绒面料的首选;吴江广宇纺织有限公司新推出的仿醋酸面料除具有醋酸织物柔和光泽外,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服用性极佳,深受客户青睐。这些成绩不仅是企业自主创新、坚持探索的结果,更是推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有效力量,对行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王加毅也提出,面对供给侧改革压力,我国化纤长丝织造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市场竞争对企业进行了残酷的筛选,业内一些低产能、旧产品的小微企业正在逐步淘汰。加速了行业调整步伐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
一、库存压力不减。近两年来,为减少库存带来的风险,多数企业采取主动措施,以销定产,积极控制产量。2016 年底,由于原料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一些企业抓住这个机会清理了部分库存。据统计,六个产业集群地全年产销率105.15%,比2015年同期提高6.63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底我国长丝织造企业产成品库存仍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4.88%,可见库存压力不减。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遗留的库存主要是2014年以前积压的老旧库存,短期内出售的可能性不高,潜亏风险较大。
二、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长丝织造产业由于起步晚且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管理及技术人才稀缺,人员的配备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生产的需要,企业没有技术创新能力、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只能为别人做常规产品的订单加工,加之管理方式人为化(非制度化),短期看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但长远看难以为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长丝织造及印染加工企业亏损面为11.37%,总亏损额同比增长 21.02%,单个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5.58%,说明单个企业亏损程度在加深。因此,广大的中小长丝织造企业必须快速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三、污水处理质量不高。我国长丝织造企业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整个行业基本上落实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问题,但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条件使用中水回用系统,对水资源利用率各不相同;集群集中污水处理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跑冒滴漏时有发生;污水处理质量差,中水含杂较高无法满足回用要求;污水处理成本偏高,企业难以承受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创新能力不足。尽管近几年来整个行业产品研发与创新的意识普遍得以提升,但仍有许多企业重视不够或是想做好但缺乏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谁来开发新产品,怎样开发新产品,开发出来的新产品销往哪里的声音时常出现,这说明这些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还没起步。
五、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在推进“三品”战略,引导企业围绕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创建产品品牌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多数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中间产品也需要创品牌,但实际在品牌工作方面的投入并不高。一是企业对自身的品牌定位并不明确,对品牌工作的认可度不高。二是当前行业本身对品牌的认可度还没有形成一个氛围,因此企业在品牌的宣传上也缺乏积极性。
《中国长丝织造产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该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走科技、时尚、绿色发展之路。可也正如王加毅所说,就目前我国长丝织造产业现状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差距很大,难度不小。但是,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整期,这对长丝织造产业而言,既面临空前的压力,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对装备企业,环境亦然如此,如何调整步伐回应产业升级确实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