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女子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现在社会中依然存在男女教育不平等的问题。本文主要依据卢梭《爱弥儿》中提到的女子教育思想来行文。着重阐述卢梭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不足之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
关键词:卢梭;女子教育;《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爱弥儿》、《论政治经济学》等。卢梭在《爱弥儿》中反对传统势力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从“自然人性”的视角审视和研究妇女,并在女子教育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卢梭女子教育思想
(一)依性别差异引起的两性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的特点,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表明男人和女人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卢梭依据男女在性格和性情上存在的差异提出了男女不同的教育方法。他指出女子教育应以家庭为中心,依据年龄对女子施教,并提出他理想中的女性要有健康的体质、机智的才能、理性的头脑、高雅的修养、温柔的性格、为人谦逊端庄大方。
(二)10岁之前的女子教育
卢梭眼中理想女性,首先要具有健康的体质。“尽管妇女们不应该像男子那样粗壮,但也需要适当的强壮,以生育健康的孩子。”他强调不要束缚孩子的天性,让她们自由的去玩、去跑、去跳、去叫,让她们尽情表现她们那个年龄阶段活泼而躁动的天性。其次,机智是女性真正的资本。机智女性的培养需要学习文化知识,在她们读书前要让她们理解读书的用处,培养她们最初的爱好和兴趣,这样只要她们一有余暇和机会,她们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学习读书和写字。最后,孩子应当细致而勤劳。平时让女孩子多去做事情,并要求她们把事情做好,把要求她们做的事情的意义给她们讲清楚。这样不仅可以使她们变得勤劳美丽,还可以使她们拥有“温顺”品质。
(三)10岁以后的女子教育
1.宗教教育。卢梭主张“趁早把宗教的观念灌输给她们,因为如果说要等到她们能够谈论这些深奥的问题时才告诉她们,那我们也许就永远不能够告诉她们了。”在给女孩子讲解宗教信条的时候,采取直接教授而不是问答的形式,强调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不仅使她们自觉接受宗教教义,而且使她们更好地理解宗教的内涵。
2.德性教育。卢梭强调对女子的德行教育。“华丽的衣饰可以使一个女人出风头,但要获得别人的喜爱,还要依赖她的人品。”从社会评论和内在良知两方面去教育女子,而具有协调这两方面的能力的就是理性。理性可以避免她们的良知走入歧途,可以纠正偏见的谬误。
3.爱情教育。在卢梭眼中,爱情是对一个崇高且具有完美人格的形象追求,男女要有真正的爱情,首先必须对爱情有正确认识。“凡是真实的爱,都是充满着热情的,其所有那样地充满热情,是因为在想象中始终存在着一个真正的或虚构的完美的对象。热情、旺盛而纯洁的火焰,促使人不断去追求、完善自己。”爱情有许多衡量标准,主要是自然方面的相配(兴趣、脾气、情、性格)和社会地位、财产的相配。
二、卢梭女子教育思想的不足之处
(一)男女地位不平等
在卢梭眼里男女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他依据性别差异提出的两性教育正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虽然他提出了理想女性的标准,但这一标准也是为了更好的“取悦”男人,并且将女人的生活限定在家庭之内,忽视女性的独立自主和社会价值,对于女性的限定和他宣扬的“人人平等”思想是自相矛盾的。
(二)女性独立的出路并未指出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经济独立是妇女在社会领域中取得地位和独立的先决条件。他说:“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妇女只有在公共劳动中才能获得自身的人格尊严体现人生价值。而卢梭则把女性养成贤妻良母,指出她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取悦”男人,她们的任务是进行人口再生产,她们的活动范围被限定在家庭。
(三)女性没有自我评价的权力
卢梭认为:“由于自然法则的作用,妇女们无论是就她们本身或就她们的孩子而言,都是要听凭男子来评价的”马丁指出了卢梭观点中的这一缺陷,即女性是通过男人的视角看待世界,男人则是通过自己的视角看待世界。换言之,这就是女性视角的缺失,导致女性更加依赖男性,女性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受男性左右,失去自主性、独立性。
三、卢梭女子教育的现实启示
卢梭指出一名完美的女性需要有健康的体质、机智的才能、理性的头脑、高雅的修养、温柔的性格等。女性的这些特质不仅是卢梭所愿,而且为现代知识女性所向往,这鞭策现代女性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卢梭并不是彻底的男权主义者,从他的《爱弥儿》中关于女子的教育,我们看出他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法国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他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启蒙思想。他所倡导的对女孩進行教育对18世纪的法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卢梭的教育思想,对其中的弊端不该一味指责,要客观的分析它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将卢梭的教育思想应用于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252.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0.
[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