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涵 康红芹
摘 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主导力量的必经之路,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培育模式、培育问题、培育路径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未来研究应更多地关注以下四个方面: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内涵;探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寻求相关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回顾;展望
作者简介:王晓涵(1992-),女,山东寿光人,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康红芹(1984-),女,河北邢台人,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生命历程视角下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编号:15CJYJ06),主持人:康红芹。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56-04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背景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申:“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加快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其培育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文件指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1]。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作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近年來,中央一号文件频繁发布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内容,可见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培养现代化的农业人才,充分说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主导力量的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成为国内学界一大热点研究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就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培育模式、培育问题和培育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基于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尝试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阐释
新型职业农民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性,决定了他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纵览相关文献,我们发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就农民核心素养而言,郭智奇等人认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深厚的科学文化素质、精尖的专业生产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需具备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突出的自我发展能力[2];朱启臻、闻静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责任观念”[3];部分学者指出,新型职业农民还需具备“信息意识和金融意识”[4]。过去人们认为“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5]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标配,然而随着创新时代的来临,创新能力已然开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必备技能[6]。
第二,就农民的职业特性而言,蒋平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农民,并突出强调了其职业的“自主选择性”[7];陈正华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含义是“农民的职业化”[8],这些观点都足以彰显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性。作为一项职业,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3],其从业人员与其他职业人的待遇一般无二,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劳动者的职业保障和权益[6]。只有这样,新型职业农民才能除掉传统农民的“身份”,真正实现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
第三,就农民的经济特性而言,朱启臻、闻静超谈到,“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的主体”[3];周一波、储健则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利润”[12]。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所得,要想获得较高的收入就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四,就农民的技术元素而言,新型职业农民要及时吸纳和接收先进的技术理念,把科技新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郭玉伟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是“具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相关技能,较好地掌握并广泛应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农村务农人员”[13]。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其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最后要勇于打破传统技术的藩篱,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将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成为一支农业生产的领军力量。
(二)涉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探究
赵帮宏等人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三类十一型”模式,其中包括:政府主导模式、政企配合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此三类大的模式下面又各自细分出十一种不同的型式,因此构成了“三类十一型”模式。目前在我国,政府主导模式仍是最主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14]。
蔡云凤、闫志利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指出,政府工程模式、院校培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合作组织模式、推广服务模式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中存在的几种主要模式[15]。
张胜军、李翠珍在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提出“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16]。这一模式是指依靠多个办学主体,通过合作、竞争、民主决议等方式,最终顺利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培育模式。
田书芹、王东强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提出了学分制、自助式、信息化、整合化等四种培育模式[17]。学分制社区教育模式是指,通过接受一定的培训获得相应的学分,从而换取社区教育结业证书的新型学习教育模式,其形式包括:累积学分、学分替代和弹性学习;自助式社区教育模式是指,社区教育中心事先将各类培训课程形式编列成清单或者整合成项目套餐,以便让新型职业农民各取所需,自助式选择的一种社区学习方式;信息化社区教育模式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共享学习资源,让新型职业农民随时随地、便捷高效的自主学习;整合化社区教育模式是指,把职教中心、农业技术学校和市民文化素质学校等三类不同院校进行功能整合,一并纳入社区学院的教育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发挥多种教育功能。
总的来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虽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已有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且总体呈现出“繁而杂”的特点。
(三)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分析
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现概括如下:
其一,关于农村劳动力现状方面,郝志瑞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幅减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衡。”[18]如此以来,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大大减少,妇女、老人所占比重增大,农村劳动力结构日渐呈现老龄化、质弱化的倾向。廖洪清也指出“农村劳动力在城乡流动的非均衡化导致农村人才资源大量流失”[19]。另外,农民群体间的素质差异,以及客观条件限制等也是需要改变的现状。例如,有的学者提到,“农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农民的资金、时间”[20]等自身条件的限制,都加大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难度。
其二,关于农民自身素质方面,主要问题是农民群体的文化水平有限,个人素质不高。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认为“农民群体整体文化水平、科学素质水平有限,传统农民思想观念根深蒂固”[21]。培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参训人员对待培训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难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培训活动中去[4],更不必说自发地组织相关培训活动了。
其三,关于培育机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理念是指导培训活动开展的关键,但是相关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滞后”[21]。培育内容与形式是开展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培训对象覆盖范围小,培训手段和形式不够灵活”[20]。另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协调机制”[19]。
其四,关于培育环境方面,问题主要存在于政府层面和办学条件這两个方面。虽然国家已经强调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但是仍然缺乏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刘西涛认为,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政府缺少合理的培育规划,资金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少,部门之间协同性差,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20]。廖洪清则指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的政策、制度等保障措施的缺失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难以为继”,此外,“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19]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四)强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的探索
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通过以下几条路径:
第一,转变农民自身发展观念。要想拓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首先要在农民思想认识上做工作,转变原有的旧观念,树立自主培训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对此,有学者提出了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参与式方法”,强调相关组织单位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培训,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对其赋予相关培训权利,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主体地位,帮助其实现自我发展[22]。通过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科技促生产的理念,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去,并且明确自身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第二,大力发挥政府作用。有学者指出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供给制度[6];有的学者认为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体系[23];有的学者倡导“积极推进农民教育立法,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供法治保障”[13];还有学者从政策扶持方面提出建言:“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鼓励产业化、规模化经营。”[4]
第三,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和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和培养模式仍有待完善,相关培育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建立势必会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进展。为此,华芳英提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应是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三方面共同建立,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应当多维立体、形式多样,最终实现农民终身教育培训一体化[24]。吕莉敏、马建富也意识到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对发展农民培育活动重要价值,因此他们主张“提升教育培训能力,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23],以此建立一个适合农民发展需要,并且具备多种功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第四,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一些学者已认识到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重要作用。许浩认为,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个性化自主学习,促使新型职业农民从被动培训转向主动学习,积极应对未来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带来的挑战[25]。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借助远程网络平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既符合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特点,同时也迎合了新型职业农民新的特质和新的需求。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内涵
所谓内涵,并不是显性的存在,而是隐藏在事物本身,反应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对内涵的挖掘是否深入,将直接影响研究的价值。尽管历来众多专家学者,在涉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研究问题时,大都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者从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提条件入手进行探讨,有的学者从新型职业农民具备的特征做出分析,还有的学者就其类别来阐释其内涵。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说其辞、莫衷一是的局面,致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不够明确,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厘清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是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正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今后,研究者在相关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内涵,将新型职业农民诠释得更加全面、深入、具体、形象,让新型职业农民以更加立体、鲜活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探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目前存在的培训模式相对繁杂。这也就表明,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工作量较大,且相对复杂。因此,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共同致力于培育模式构建方面的研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对象、不同需求、不同发展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认定标准等方面着手研究,要善于在实践中探索教育培训规律,发现总结其中的共性并积极推广,从而构建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培育模式。另外,相关研究需呈现全局性的特点,应综合考虑与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相关的资金、政策、法律等保障性问题,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是指,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群体。作为新一代的农民群体,这类农民具备一定的个人发展意识,有一定的自我发展需求。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应主要针对培育主体的发展需求开展培训活动。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存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情况相背离的情况,只有了解培训主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目前,个别研究者虽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相关研究较少,并且研究不够深入。今后,需要研究者更加注重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确立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充足的参训人数,让更多的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
(四)寻求相关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整体来看,国内专家学者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但研究视角却略显单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是教育问题,又是“三农”问题,同时也属于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人力资源问题。因此,在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时,视野一定要开阔,要注重从多学科、多角度审视此问题。为了提高研究成效,需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既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也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转变目前质量分离的研究现状,让今后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独特价值,并且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只有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才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深入的研究,才能在该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有所进展,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12-31)[2016-1-27][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01/27/content_50
36698.htm.
[2]郭智奇,齐国,杨慧,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3]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1):1-4.
[4]王丽萍,周敏,张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6):15-18.
[5]魏学文,刘文烈.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7):73-75.
[6]胡林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7):233-236.
[7]蒋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4):6-8.
[8]陈正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论与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2013(5):109-113.
[12]周一波,储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及政策保障[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403-405.
[13]郭玉伟.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6):38-39.
[14]趙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7-112.
[15]蔡云凤,闫志利.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14(3):154-157.
[16]张胜军,李翠珍.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6(9):57-63.
[17]田书芹,王东强.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6(6):30-31.
[18]郝志瑞.基于国际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新路径研究[J].世界农业,2015(12):232-236.
[19]廖洪清.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消解[J].继续教育研究,2016(4):31-34.
[20]刘西涛.现代农业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实困境与制度设计[J].农村教育,2016(13):60-64.
[21]杨成明,张棉好.多重视阈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76-82.
[22]李俏,李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机制与路径[J].理论导刊,2013(9):82-84.
[23]吕莉敏,马建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5(16):20-25.
[24]华芳英.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趋向与培育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6):37-40.
[25]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3.
责任编辑 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