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中
(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江苏 镇江 212400)
以活动为载体 让课堂“活”“动”起来
——以“曲线运动”教学为例
孙建中
(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江苏 镇江 212400)
物理课堂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灌输、讲解,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路径,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导入新课、突破难点、巩固新知,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能更深入地探究思考,让物理课堂真正地“活”“动”起来,让物理课更高效、有趣.
曲线运动;活动设计;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本文以“曲线运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多样教学路径来激活课堂,让物理课更高效、有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着直接的作用,并且对整堂课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听课的注意;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笔者设计了一项挑战游戏:要求在一分钟之内让一只篮球做三种直线运动.
任务布置后,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一同学主动接受挑战,很顺利地演示出让篮球做上抛和自由落体两种直线运动,在其他同学齐声倒计时的催促声中,该同学演示的第三种运动是将篮球横传给站在身旁的教师.
游戏结束后,教师设置疑问:挑战是否成功?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为后面“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实验探究活动做了思维的铺垫.
皮亚杰认为:每个学习者头脑中都有一个认知结构,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需要.人的心理总有一种试图扭转这种不平衡以达到平衡的一种倾向,这就是学习动机.学生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是潜在的,而学生并未充分意识到它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活动,使学生的现有知识以最优化的方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如果一堂课的导入新奇巧妙又有吸引力,便能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就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愉悦的物理“学习场”.
上“活”物理课,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要追求之一.知识是死板的,但人是灵活的,如果由教师直接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效果不一定会好,甚至有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物理知识,从而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思考与学习.
在探究“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之前,笔者又邀请同学做个挑战游戏,用一根细线,在一端系一小毛绒玩具,同学抓住细线的另一端,让毛绒玩具做圆周运动,要求在适当位置释放玩具,能击中指定物.
某同学经过多次尝试没能成功,教师设置疑问:毛绒玩具为什么不能准确地击中指定物呢?曲线运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如何确定?
师生经过思考、辩论,提出科学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在自制的旋转陀螺上滴墨水(如图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不同位置的墨水是沿什么方向甩出去的?
图1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指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是沿切线方向的.但是,在此并不能草率地得出普遍结论,因为以上实验例子属于圆周运动的特例,由特例直接得出结论,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进行实验探究.笔者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分组实验.从而最终得出: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沿该点的切线方向.
图2
另外,在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时,笔者利用图3实验装置设计了分组实验.并设置了如下表格,引导学生层层探究,并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图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分析不放磁铁,小钢球怎样运动?磁铁放在小钢球运动的正前方,小钢球怎样运动?磁铁放在小钢球运动的左侧,小钢球怎样运动?磁铁放在小钢球运动的右侧,小钢球怎样运动?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设计,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实地体验到曲线运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的特点以及曲线运动的性质,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轻松突破了课堂教学难点.
小组讨论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在讲授完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后,笔者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设置了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充分讨论解答,以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问题情境:运动员甩动链球使其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轨迹如图4虚线所示(俯视图).要使链球能从保护网的开口A、B之间飞出.
图4
思考1:运动员应该在什么区域松手?
思考2:链球运动到靠近开口的正前方释放能飞出去吗?
思考3:在哪一点释放刚好从A点旁边飞出,在哪一点释放刚好从B点旁边飞出?
本题的设计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使学生认识到链球的松手区域其实很小,运动员在高速旋转时适时松手着实不容易,链球比赛不仅是比力量也是比技术,对学生的科学观、价值观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讨论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可以有机会相互探讨,互相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无形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自身的主体地位,要遵循课改理念,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探究,让物理课堂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1] 刘丽华.以活动为载体的“交变电流”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2016,(1).
[2] 孙建中.平抛运动实验的改进与思考[J].中学物理,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