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受访者静脉输液认知调查分析

2017-06-19 19:35茹爱忠刘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受访者输液门诊

茹爱忠,刘静

(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酒泉735000)

医院门诊受访者静脉输液认知调查分析

茹爱忠,刘静*

(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酒泉735000)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及其家属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探索解决对策。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2016年8—9月门诊输液室287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61.6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输液治疗,38.33%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选择输液治疗,有75.71%的受访者表示选择输液是医生建议,71.08%的受访者经常输注抗菌药物,23.70%的人曾出现过输液不良反应,一年输液2~3次的人占49.82%,59.93%的人一次输注2瓶液体。结论多数受访者对输液治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宣教。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静脉输液指南及管理规定,规范临床输液行为。

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临床上有多种给药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静脉滴注几乎成了医院的首选。滥用静脉输液不仅会给患者安全带来风险,还增加了国家、个人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及经济负担。随着临床输液患者不断增加,由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甚至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减少输液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笔者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门诊输液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认知,探索解决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16年8—9月我院门诊输液室的287名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调查。入选标准:意识清楚,语言沟通无障碍且愿意配合调查。受访者年龄21~72岁,其中男152人,占52.96%;女135人,占47.0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6人(47.39%),高中或大专96人(33.45%),大学及以上55人(19.16%)。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由专人现场发放问卷,说明填写要求,受访者逐一填写,统一收回。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问卷内容由基本情况、是否愿意接受输液治疗、经常输注的药品种类、家里经常输液的人群、是否出现过不良反应、一年输液次数、一次输液数量7部分组成。部分问题为多项选择,用百分率进行统计。

2 结果

(1)是否愿意接受输液治疗:287名受访者中,有177人表示愿意选择输液治疗,占61.67%;有110人表示不愿意选择输液治疗,占38.33%。不愿意选择输液的受访者中,有43.64%的人担心输液不良反应,35.45%的人担心药品质量,32.73%的人认为输液费用高,另有43.64%的受访者担心护士技术不过关、消毒不严格、加错药(见表1)。

177名愿意选择输液的受访者中,有43人(24.29%)表示自己希望输液,而134人(75.71%)表示是医生建议输液。有12人(6.78%)表示可接受输注1瓶液体,112人(63.28%)表示可接受输注2瓶液体,39人(22.03%)表示可接受输注3瓶液体,另有14人(7.91%)表示对输注液体瓶数没要求。有83.62%的人认为输液使疾病好得快,有38.98%的人认为口服药太麻烦且起效慢(见表2)。

表1 受访者不愿意选择输液的原因(n=110)

表2 受访者愿意接受输液的原因(n=177)

(2)经常输注的药品种类:287名受访者中,71.08%的人经常输注抗菌药物,13.59%的人经常输注中药注射剂(见表3)。

表3 受访者经常输注的药品种类(n=287)

(3)家里经常输液的人群:287名受访者中,有83人(28.92%)选择儿童,有113人(39.37%)选择老人,91人(31.71%)选择成人。

(4)是否出现过输液不良反应:287名受访者中,有68人(23.69%)表示曾出现过输液不良反应,有219人(76.31%)表示未出现过不良反应。

(5)一年内输液的次数:287名受访者中,一年输液2~3次的人最多,占49.83%,输液5次及以上的人占18.82%(见表4)。

表4 受访者一年内输液的次数(n=287)

(6)一次输液的数量:287名受访者中,一次输注2瓶液体的人最多,占59.93%,输注3瓶的占31.01%(见表5)。

表5 受访者一次输注液体的数量(n=287)

3 讨论

3.1 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情况

静脉输液的给药方式是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其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在临床多种治疗中的作用不容置疑。但是输液治疗会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可能使患者发生局部或系统感染等并发症[1]。本次调查中,61.6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输液治疗,其中83.62%的人认为输液使疾病好得快,24.29%的人表示自己希望输液,而有75.71%的人是听从医生建议。这说明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患者都对输液危害了解不够,只认为输液是最好最快的治疗途径,却忽略了输液尤其是长期或多品种输液造成的隐患。

输液的风险:(1)输液相关感染。若在输液时无菌操作原则和规程执行不严,易发生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炎等[2]。(2)输液反应。当静脉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就可能发生反应[3]。(3)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在短时间内过快过多输液可使心脏负担过重,引发肺水肿等。(4)不溶微粒污染。大量药液中存在微粒,包括玻璃屑、晶体、纤维、碳化物、氧化锌、真菌孢子、药物结晶等。药品制备、安瓿割锯、配药、针头穿刺瓶塞、空气污染等均可引起微粒污染。不溶微粒直径一般为1~300 um[4],人体毛细血管的直径为7~12 um,微粒较大时可直接堵塞血管,引起局部供血不足,使组织缺氧和水肿甚至坏死。(5)输液室患者多,通风条件差,容易发生呼吸道交叉感染。因此,避免随意输液,减少输液风险,需要医院、医生、护士和患者多方面的配合,医院应加大健康宣教力度,让广大医生、患者都认识到输液的危害,不要轻易输液。

3.2 患者输液的种类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抗菌药物滥用的整治力度,门诊输注抗菌药物现象较以前明显减少。但本次调查中,仍有71.08%的受访者表示经常输注的药物种类是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滥用不但会导致细菌耐药率增高及多药耐药菌产生,还可直接造成患者肝、肾等器官损害,也可导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据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占监测到的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数的50%。《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6],化学药品(含生物制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排名前5位的均为抗微生物药,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青霉素。因此,医院要健全用药监管机制,控制抗生素滥用。

3.3 接受输液的人群特点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次调查中,经常输液人群中比例最高的是老人,其次是儿童,主要是因为这两类人群受家庭关注程度高,抗病防病能力差,一出现病症都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选择输液。而这两类人群也是最容易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群体。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逐渐老化,各系统尤其肝肾功能衰竭,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临床表现复杂,用药种类也比较多,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显示[6],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比例达19.9%,严重报告中这一比例更高,占到27.3%。儿童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系统、器官尚未发育健全,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功能无论与成人相比还是不同年龄段儿童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7],容易发生输液不良反应。加之出现输液不良反应时小儿无法表达,往往容易掩盖且不能及时纠正,从而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发生过输液不良反应的比例仅为23.69%,究其原因主要有:有些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受访者未加重视;普通人群对输液不良反应的概念还不完全了解,对发生的不良反应不能判断;有些输液不良反应被患者原有病情所掩盖,不能及时发现等。因此,老年患者和儿童的用药安全问题应引起关注,在给予这两类特殊人群输液治疗时应慎之又慎。

3.4 输液的数量和频率

2007年全国大静脉输注液体产量共计71亿瓶(袋),与2006年相比增长超过了10%;2009年生产了104亿瓶(袋),相当于全国13亿人口每人使用了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8]。本次调查中,一年输液2~3次的人群最多,占49.83%。输注数量上,一次输注2瓶液体的人群比例最高,为59.93%,输注3瓶的占31.01%。但仍有18.82%的人群年输液次数在5次及以上,4.18%的人群一次输注数量在3瓶以上。

4 小结

目前医院门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极为普遍,患者就医的盲目性、医疗信息的极度匮乏、急于求成的心理是基层医院输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9]。国家卫计委于2013年发布“合理用药10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国际公认的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10]。2014年安徽省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11],其中规定了使用输液的8个指征和不允许输液的53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输液滥用现象。2016年5月,为提高国内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公众对输液安全的重视,推动临床输液规范化,多个医药学术团体组织业内专家讨论,达成了《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12],梳理了我国输液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专业的角度介绍了输液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的方法,同时提出了解决我国目前不合理输液问题的方法。

因此,要加强静脉输液的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有效遏制目前医院门诊不合理开展静脉输液现象,需要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社会媒体、普通公众多方面的配合。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在进一步加大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力度的同时,尽快制定临床静脉输液指南及管理规定,明确其适应证。对受经济利益所驱而滥用静脉输液的行为严加督察管理,并采取有效的行政干预措施。同时要大力开展静脉输液相关医学科普知识宣教,改变患者“输液才治病、治病快”的就诊理念,做到合理、科学输液。

[1]刘春香,韦涌初,林红玉,等.创伤危重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577-2578.

[2]王栩轶,娄媛媛,师兰香.380例患者头皮针输液预防感染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5):554-555.

[3]叶高峰,张宇哲,穆艳红,等.医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62-2863.

[4]孙利人,张少丽.静脉输注中微粒污染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191-192.

[5]叶高峰,许也齐,焦玉冰,等.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5010-5011.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Z].2015.

[7]赵瑞玲,吴金红,高明娥,等.儿童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9):1700-1703.

[8]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EB/OL].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0/7/12-010712/en,2012-01-07.

[9]张岩梅.乡镇医院门诊输液患者就医状况调查及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1(5):99-10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等3部门关于加强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Z].国卫办宣传函[2013] 288号,2013.

[11]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Z].卫医秘[2014]255号,2014.

[12]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药师协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等.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J].药品评价,2016,13(10):8-17.

(*通讯作者:刘静)

R195.1

B

1671-1246(2017)11-0119-03

猜你喜欢
受访者输液门诊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门诊支付之变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