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良局长部署2017年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本刊讯 5月16日,农业部在江西南昌召开2017年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出席会议并对2017年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张显良指出,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质量安全问题作出4次重要批示,从把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到今年的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李克强总理也先后作出8次重要批示,强调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张显良要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四个最严”和“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水产品”的指示,切实把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按照韩长赋部长要求,坚决打赢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硬仗。2017年,要重点做好九项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部门间相互配合,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确立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的原则,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管理体制。就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来说,渔业部门负责产地环节,食药部门负责加工流通环节,哪个部门也不能包打天下,必须在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下,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现全程监管和信息共享。各级渔业部门要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多向政府领导汇报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争取支持,为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属地责任做贡献。
二是持续加强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推动养殖者主体责任落实。国家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是推动养殖者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监管责任的重要抓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继续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强化抽查结果运用,逐步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代价,对养殖者履行主体责任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各级渔业部门要在抽查样品布局上多想办法,进一步增加抽样布局的合理性,确保抽样能够覆盖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模的养殖者。要尽快开展养殖场普查工作,这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要尽快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双随机”要求奠定工作基础。
三是持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推动渔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用药行为,多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坚持检打联动,超标样品查处率100%。但近年来有的地方执法工作出现了松懈,下一步,要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进行重点研究,专门部署,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是检查养殖者对有关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做好检打联动。重点是对超标样品的处理,必须坚决做到100%处理。中国渔政亮剑2017专项执法行动,包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将联合食药、工商、公安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
四是持续加强重点问题研究,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重点问题是指那些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全局性的、长期性的问题,需要持续努力加以解决。目前,“三鱼两药”、贝类产品、水域环境、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等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持续用力加以解决。“三鱼两药”要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在2016年高强度监测基础上,2017年继续增加“三鱼两药”监督抽查样品数量,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各地要配合和支持,重点地区也要有针对性加强该项工作,争取有更大的成效。针对贝类问题,今年重点加强了贝类产品监测,专门研究部署了相关工作,增加了重点地区监测数量,并就相关问题投入近400万元经费开展相关研究,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监测监管,一定要跟上,确保“十九大”召开之年不出现重大群体性质量安全事件。水域环境和投入品问题要加强研究,加大执法力度,在即将下发的国办文件中都有反映,各级渔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五是持续加强标准化健康养殖,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工作。习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产出来”工作是渔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渔业部门要高度重视,重点推进,要下大气力推动“产出来”工作取得新进展。一要继续推进渔业标准化工作。在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用药指导方面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加大标准宣贯力度,推进标准实施;二要继续推进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工作。推进零用药、少用药、循环水和稻渔综合种养等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三要继续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示范场创建工作。每年创建50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10个健康养殖示范县。同时,要想方设法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通过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
六是持续加强水产品检测机构监督管理,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更加规范有效。水产品质检机构代表国家从事抽查样品检测,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具的数据具有法定效力,是执法的重要依据。多数的质检机构能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自身管理,不断提高检测质量和水平。但近年来,在农业部开展的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检测数据复核和飞行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农业部要求不相符,今后凡是检查中发现对检测数据有影响的问题机构,一律停止安排下一年度指令性检测任务,已安排的也要调整。质检机构一定要高度重视能力建设和质量建设,切实提高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检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检测人员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把懂技术、善管理的年轻同志充实进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职称评审、干部提拔等方面,给予他们同等待遇。
七是持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水产品全面实现全过程监管。可追溯体系是实现全过程监管的有效手段。要推动建立“从池塘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发挥追溯机制倒逼和促进产品品牌建设的作用,推动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同时,为市场流通和消费选择提供一个直观可靠的查询平台,让消费者消费透明、放心。2017年,农业部将继续安排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建设试点,在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推动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实现产品顺向追踪、逆向溯源,为加快建立从“池塘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奠定基础。水科院质标中心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各地已经建成了很好的平台。要借鉴和发挥各地各单位已建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实现平台间的有效对接和互联互通,推动智慧监管。
八是持续加强河鲀规范管理,推动河鲀产业健康发展。我国河鲀放开经营是有条件的,在河鲀品种上,在经营方式上,都有严格和明确的限制。在管理方式上,是我国目前唯一实施以行业自律为主管理的一条鱼,即在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框架下,按照有关要求,规范有序发展。这也是国家基于河鲀产业安全稳妥发展的考虑采取的政策措施,大家要理解、支持和配合,各地和两个协会务必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国家有关规定得到遵守和执行,特别是经过备案认证的企业,要模范遵守相关规定,如有违规,要坚决取消相关资格,确保河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大抽查和执法力度,防止非法养殖河鲀和野生河鲀进入市场。
九是持续加强舆情舆论引导,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舆论氛围不断好转。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关注和维护质量安全的氛围。但舆论监督要注意掌握和把握好度,不要过度炒作,更不要谣言惑众。各级渔业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首先要做好日常科普性宣传工作。组织或引导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多做日常科普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告诉公众真相,让谣言无所遁形,消除消费者疑虑。其次,要做好舆情监测工作。网络舆情监测是做好舆情应对的重要前提,只有监测得及时,监测得准确,才能保证应对有的放矢。第三要做好应对工作。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后,要及时澄清事实、说明真相,确保做到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抢占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舆情的第一定义权。按照农业部要求,主管部门要在5小时内发出声音,必要时24小时内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事件真相,发出正面声音。为做好舆情工作,农业部今年专门成立了“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工作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地也要积极研究,采取措施做好舆情应对工作,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