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松才
“井场爱迪生”李红星
□本刊记者 张松才
李红星:男,44岁,中共党员,中原油田采油技术首席技师。2009年提议成立油田首家技师工作站,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曾获得集团公司岗位练兵标兵、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等荣誉称号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主持研制的4项专利和40余项革新成果获得厂级以上奖励,应用后创效1600多万元。
夜半,豫东北濮阳井场。不法分子在井口防盗箱的密码盘旁钻个孔,插进钢丝拨弄几下,锁就开了。后来,李红星在密码锁里加装一个锁片,把不法分子插进的钢丝死死挡住,防盗箱被撬难题成功破解。
44岁的李红星一门心思解决井场疑难杂症,创新24年,只发表过1篇论文,获得专利4项,但主持解决了4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创造经济价值1600多万元。
2010年4月的一天,文184-6井抽油机每次下行都发出一声闷响,机身跟着晃动。员工检查变速箱,没毛病。调整抽油机底座水平后,抽油机照响照晃。
李红星发现闷响发生在抽油机下行1/2处,悬挂抽油杆的钢丝毛辫子有些打弯。他初步判断:井下发生“液击”。
“如果地层供液不足,泵筒内液位过低,气量太少,高频运行的抽油泵柱塞与液面间就会因为缺乏气体缓冲,造成柱塞猛然一蹾,直接撞击液面,发出闷响。”李红星分析道。他建议调低抽油机冲次。抽油机运行放缓后,抽汲量与供液能力渐渐匹配,“液击”消失了。同行竖起大拇指:“红星太神了!”
李红星爱读书却不唯书,认为沿用多年的“四点一线”调轮法存在缺陷。
“调抽油机冲次,需要更换大小不等的电机皮带轮。装皮带轮时,员工要用榔头砸击。为避免皮带轮损坏,电机皮带轮加工时特意加宽外沿。”李红星说,“由于电机新、旧皮带轮外沿宽窄不一,即便两只轮的外沿同在一条直线上,卡在轮槽中的皮带也会拧劲,加速磨损。”
抽油机皮带轮不可移动,李红星就量两只皮带轮与皮带的4个夹角,看它们是否都是90度,然后朝不同方向挪移电机。
“夹角调轮法”解决了皮带轮调整不到位难题,皮带寿命延长了,开井时效提升了,创效110万元。
固定抽油机“驴头”与游梁的销子原本是直接砸进孔眼的。日子长了,销子磨细,孔眼变大,抽油机运转中剧烈响动。更换一套“驴头”和游梁,起码得花5万元,停井两小时。
2012年冬,李红星鼓捣出膨胀式“驴头”销子。采油四厂原先每年更换16套“驴头”和游梁。2011年至今,有50多口井使用的膨胀式“驴头”销子一直保持完好。
不法分子趁员工巡井空当,用钢丝捅开井口防盗笼上的挂锁,偷油后再锁上,难以被发现。李红星找了把挂锁琢磨。他把钥匙头锯掉几毫米塞进锁孔后用钢丝怎么也捅不开。新锁一上岗,“油耗子”的把戏失灵了,只得砸锁。治保队员根据挂锁被毁信息,蹲坑抓获不少“油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