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鹤峰教授诊治痤疮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2017-06-19 18:44:30崔亚萍张爱华石鹤峰
中医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鹤峰甘味频数

崔亚萍,张爱华,石鹤峰

(1.河南中医学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直第一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文献研究·

石鹤峰教授诊治痤疮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崔亚萍1,张爱华2,石鹤峰2

(1.河南中医学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直第一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石鹤峰教授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思维,以石鹤峰教授治疗痤疮的135个原始处方作为分析对象,制作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结果:135张处方中,涉及85味药物,用药性味以寒凉药、苦味药、甘味药、辛味药居多,归肝、肺、胃3经的药物占主导地位,以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为主,活血、凉血药次之。结论:治疗痤疮当以寒凉药、苦味药、甘味药、辛味药为主,清热解毒、燥湿、活血、凉血治法并举,病位在肝、肺、胃3经。

痤疮;数据挖掘;石鹤峰;用药规律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人群为青少年男女,病位在毛囊皮脂腺,属中医学“肺风粉刺”“酒刺”范畴。该病具有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等特点,不仅对患者面部有严重损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疗效,且副作用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学理论来源于历代前辈的实践,从实践中概括出有效信息,收集信息进行研究,然后上升为理论,这些理论又通过实践的检验逐步得以完善。医案整理不仅能准确体现出各个医家能对中医学理论的阐发,而且知识挖掘可以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内容,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亦有帮助[1]。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可以从大量、模糊、随机、不完全的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有效、新颖并最终能被人理解接受的模式的处理过程,这对于名老中医诊治经验研究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石鹤峰教授从医数十载,对痤疮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有着独到见解。笔者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石鹤峰教授日常治疗痤疮的处方,总结探讨其用药规律。

1 选方标准

1.1 资料来源

所选处方均源于河南省直一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2月石教授治疗的痤疮患者。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中痤疮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痤疮(粉刺)的中医诊断标准,处方用药名称及用量书写、记录规范、完整、清晰者;②处方记录清楚、完整者。

1.3 排除标准

①没有明显疗效的医案;②复诊的医案。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处理

将筛选出的研究病案采用Excel建立录入数据表格,共涉及药物84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和《中药学》[5]相关定义对病案使用的中药按照中药名称、性味、归经、功效进行分类,采用二分类量化方法处理,将每味药性味、归经、功效按照“无=0,有=1”进行赋值统计。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名称、性味、归经、功效等频数、频率进行描述性统计。

3 结 果

3.1 用药的频数、频率统计分析

共收集石鹤峰教授诊治痤疮的病案135例,涉及中药84味,累积使用2 118次。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共31味中药(36.90%),使用频次<5次的有淫羊藿、徐长卿、仙茅、土茯苓、砂仁、清半夏、牛蒡子、桂枝、葛根等46味(54.76%)。使用频次较高的前10味中药见表1。

表1 石教授治疗痤疮高频中药频数、频率表

从表1可见:石教授治疗痤疮的基础方是由10味高频中药组成,在临床中随症加减3~4味药:平素怕冷者,加仙茅、淫羊藿;食欲不振者,加砂仁;咽痛者,加牛蒡子;面部有脓肿者,加土茯苓;月经量少者,加女贞子;月经色暗者,加益母草;皮肤瘙痒者,加地肤子、徐长卿。

3.2 所用药物的性味分析

对石鹤峰教授治疗痤疮所用中药进行药物性味的频数和频率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石教授在临床治疗痤疮时,大量使用寒、凉药,涉及中药达到40味(47.62%),累积使用1 323次;其次较常使用性平、温之药,涉及中药有42味(50.00%),共使用792次;而大寒、大热之品只有石膏和制附子2味,各使用3次。见表2。在药味的选择上,以甘、辛、苦为主。135例经统计分析,包含甘味的有44味药(52.38%),使用1 143次;包含辛味的药有39味(46.43%),使用786次;包含苦味的药有44味(52.38%),使用1 305次;包含咸、酸、涩味的药物较少,共有9味药(10.71%),使用210次。见图1。

表2 石教授治疗痤疮药性频数、频率表

图1 石教授治疗痤疮药味频数、累积频率图

从药性与药味的分析结果看,以寒性药、苦味药、甘味药、辛味药为主。寒即“热者寒之”,寒能清热,取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之效;苦“能泄”“能燥”,起到清热泻火、燥湿、通便的作用;甘“能缓”“能补”“能和”,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解毒之用;辛味“能散”“能行”,奏散气行血之效。温平之药的使用也不乏少数,说明石教授在用药过程中注重药物配伍及各种药性的制约,避免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

3.3 所用中药归经分析

对135例所用药物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归肝、肺、胃的药物最多,达肝经的药物有43味,使用954次;达肺经的药物有27味,使用891次;达胃经的药物有29味,使用909次。其次是归脾、心、肾、大肠经的药物,使用频次分别达759次、690次、519次、393次。归小肠、三焦、胆、膀胱、心包经的药物则较少。见表3。

表3 石教授治疗痤疮药物归经频数、频率表

从数据可以看出:药物归经以肝、肺、胃3经为主。肝主疏泄,喜条达。肝气郁结,肝木乘脾,脾失运化而生湿,湿久化热,湿热蕴结,乃生痤;气有余,便是火,火灼络伤,则成疮。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较大,导致心理压力俱增,易出现抑郁恼怒,导致肝郁化火,肝火夹血热上攻面部,发为痤疮。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素问·痹论》曰:“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说明皮肤与肺之间是相互沟通的。《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肺气宣发,宣散卫气、输精外达于皮毛,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使皮肤红润光泽。若素体阳热偏盛,热蕴于肺,肺气失宣,则内热熏蒸面部而发为痤疮。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喜润恶燥。若嗜食辛辣之品,则生胃热,热灼津液,则生胃燥,胃燥导致通降功能失常,胃火上逆,犯于颜面,发为痤疮;胃气亏虚,通降功能失常,则损及脾之升清功能。脾气不升,导致湿浊蕴结于中焦,郁久化热,热灼津液成痰,痰热互结,发于肌肤,而生痤疮。

3.4 所用药物功效分析

通过对135例所用药物功效统计分析可知:石教授在治疗痤疮时,常以清热燥湿、解毒止痛为治疗大法。84味药物中,有清热功效的30味,有燥湿功效的23味,有解毒功效的17味,有止痛功效的16味。根据临床症状及辨证,配合使用凉血泻火、滋阴益肺、益气健脾、疏肝泻肝、利水消肿、散结排脓、活血化瘀等治法。见表4。

表4 石教授治疗痤疮药物功效频数、频率表

从表5可知:清热药居首位,尤以清热燥湿药和清热解毒药为主,活血止痛药、凉血药、活血化瘀药使用次之,说明热毒、湿邪、血瘀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治疗原则以祛邪为主;同时采用健脾益气、滋阴等补益治法,说明临床见证并非全为实证,在治疗上既要祛邪,又要兼顾扶正。

4 讨 论

中医学对于痤疮的治疗,各家学派都有自己的认识,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石教授通过对痤疮患者的辨证论治发现:痤疮的主要病位在肝、肺、胃。该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或因肝气郁结,乘脾生湿,湿热蕴结,发于肌肤而生痤疮;或因素体阳热偏盛,热蕴于肺,肺失宣发,湿热蕴阻肌肤而发;或因饮食过于辛辣肥甘,肺胃积热,循经上熏于胸面;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痤疮面积扩大[6]。石教授在遣方用药时,注重苦、辛、甘味药及寒性药的运用,这也充分体现了痤疮的发病病因及治疗原则。笔者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石教授诊治痤疮的规律进行探讨,较以往定性、模糊的描述更具可信性与有效性;然而,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时间跨度不够长,对于方剂剂量未能给予充分挖掘,有待于后续进一步补充完善。

[1]孙燕,臧佳新,臧佳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医案整理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1):106-107.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3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6]黄云,李丽琼.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25(6):83-86.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7)04-0067-04

R758.73+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4.29

石鹤峰,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hefshi@aliyun.com

2017-02-20

猜你喜欢
鹤峰甘味频数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风机与白云比高低
——鹤峰走马风电场(50兆瓦)工程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甘味”农产品
甘肃农业(2020年12期)2021-01-07 13:43:04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甘肃农业(2020年10期)2020-11-05 03:22:18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的哥的“慧眼”:有个巡视中的国企老总在偷情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山光水韵话鹤峰
民族大家庭(2016年5期)2016-03-20 14:52:42
湖北鹤峰邬阳乡:“法文化”沁润土苗山乡新农村
民族大家庭(2015年5期)2015-08-21 08: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