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苏丹维和经历

2017-06-19 15:33口述张俊奇整理张伟涛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维和部队难民营维和

口述/张俊奇整理/张伟涛

我的南苏丹维和经历

口述/张俊奇整理/张伟涛

我叫张俊奇,现为某部政治处组织干事遥2014年3月20日,在经历了为期3个月维和集训遴选的痛苦蝶变之后,我有幸成为第12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的一员,到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遥时光荏苒,8个月的维和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距今也有一年多的光阴了,但我总觉得就像发生在昨天,使我记忆犹新,永远无法忘怀噎噎

2014年3月20日的那天上午,在举行过庄严的出征仪式之后,我们背上行囊,带上祖国人民的深深祝福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惦念,踏上了飞往异国他乡的航班,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维和征程噎噎

南苏丹由于地处赤道和北回归线渊23.5毅冤之间,属于热带气候,受太阳直射时间长,紫外线辐射严重,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国家之一遥南苏丹日最高气温可达60益,素有“世界火炉”之称,中午在室外很容易被灼伤遥南苏丹一年分为雨季渊5月要10月冤和旱季渊11月要4月冤,雨季气温在20耀50益之间,高温多雨,平均一周要降雨4要5次,空气也相对清新遥旱季气温在30耀50益之间,炎热干燥,一点雨都不下,地面常常尘土飞扬遥南苏丹经济十分落后,基础设施匮乏,社会福利缺失遥全国上下无国家或区域电网,只有零星城镇局部供电,并且是以柴油机组发电遥南苏丹无统一的城镇供排水系统,饮用水取自河流、湖泊或水井遥因为地下土质坚硬,单个家庭打不起水井遥政府分片区打水井建立取水点,为周边村民提供饮用水遥南苏丹工农业生产技术极度落后,没有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工业产品及日用品基本上依赖进口遥维和人员的食品是由联合国签约的食品公司从周边国家运过去的,我们喝的牛奶就是来自卢旺达遥因为没有工业,也没有环境污染,常年都可以看到蓝天白云遥粮食严重不能自给,70%以上的人口靠联合国组织救济生活遥瓦乌市场各类蔬菜、水果缺乏,价格昂贵遥据了解,30个鸡蛋50镑渊1镑约为人民币1.2元冤,合2元钱1个,一个苹果大约5镑渊6元钱冤,一个重量10斤的西瓜25镑渊30元钱冤。

经过16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安全顺利到达了南苏丹共和国首都朱巴遥刚走出机舱,便觉得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上飞机前穿上毛衣还觉得有点冷,现在穿单衣都感到热遥下了飞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破败景象院红色的土地,黑色的皮肤,虽然朱巴贵为首都,但这里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到处都是泥土路,可能是长期的战乱致使国家太贫穷的缘故遥我们乘坐大巴车经过一路长时间的颠簸,终于从朱巴到达南苏丹第二大“城市”瓦乌市渊西加扎勒河州的首府冤,我们的维和营地就驻扎在这里,即通常所说的“联南苏团渊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冤瓦乌维和基地”。

到了住宿区,我才发现这里的生活环境是那么的艰苦与恶劣院我们住的是简易营房,用电全部要自己发,而且发电还要限定时间渊我们是自带大功率发电机,发的电正好可以满足我维和官兵办公及生活用电,同时自带油料,因为油料携带有限,瓦乌当地成品油较少,销售供不应求,所以油要省着点用,一般只在办公时间发电,就寝后不发电,致使室内高温难耐难以就寝冤遥饮食也有相当困难遥在这里,能吃上新鲜蔬菜都成了一种奢侈遥联合国在维和中奉行“第三国采购”原则,所有食物、蔬菜都是从任务国外其他国家进行采购遥由于天气炎热及交通不便,再加上联合国保障体系和供应能力有限,维和部队蔬菜供应数量不足,品种单一,而且蔬菜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变质,大家只能就着粉丝、腐竹下饭遥不少维和官兵因为维生素缺乏出现手上脱皮、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遥而生活用水问题则是中国维和部队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遥由于南苏丹地质较硬,打井困难,再加上天气干旱,很多水井枯竭,当地流浪民众都没有水喝,更何况数量较大的维和部队遥所以,用水保障困难,包括饮用水和做饭在内,维和官兵平均每人每天只能分到5升瓶装水遥在刚开始的一段日子里,维和官兵们只能饮用经过药物净化、但依然十分浑浊的水遥这种水泛着黄色,喝到嘴里涩涩的遥官兵们都知道饮用这种水不卫生,但干渴难耐的时候,不得不喝上几口,生存毕竟是第一位的遥好在后来联合国很快供应了饮用水,这才基本解决了用水问题遥初始和维和中期的时候,由于食物供应“青黄不接”渊由于食物采购供应周期较长,刚到基地及6至7月份的时候出现了食物短缺这种情况冤,大家每天不得不只吃一顿面条过日子,面条中除了盐之外什么都没有渊因为蔬菜经常腐烂,不得不丢弃冤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完成了自身营区防卫工事的加固和射击掩体的构筑等工作,为遭遇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但是更艰苦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最艰苦的要数时刻潜藏在身边的隐形危险遥南苏丹因为长期的战乱使得大量的武器流落民间,光是100万枚无记录、无规则埋设在地下的地雷,就对我维和官兵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遥在施工或执勤过程中,一旦有人不小心碰触引爆地雷,巨大的爆炸威力将使我们变得粉身碎骨,施工装备也将成为一堆废铁遥还有,南苏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多蚊虫遥当时正值雨季,蚊虫肆虐,被叮咬后易患疟疾遥我们维和人员每天执勤站哨要身穿防弹背心、头戴钢盔、脸戴防蚊罩,虽然天气酷热,但为了免除蚊虫叮咬带来的痛苦还是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往往一班岗下来衣服都能哗哗地拧出汗水来遥除了蚊虫之外,出没在简易房周围灌木丛中的毒蛇、蝎子等,更具危险性遥南苏丹有20余种毒蛇,其中有几种是致命性的遥维和官兵们刚抵达营地时,便在简易房旁边干枯的树枝上发现了两条长约2米、通体呈黑底白条纹的蛇,当地人称之为黑曼巴蛇,这种蛇据说有剧毒,维和官兵只好调来推土机,将干枯的树枝连同两条蛇一起“请”到了远处的灌木林里遥没到南苏丹之前,维和官兵们便从各种渠道获知南苏丹的蝎子特别厉害,到了现地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遥在帐篷的周围不时可以发现通体黑色、尾部带有长长毒钩的大蝎子,体长大都在10厘米以上,据说被这种蝎子蜇一下会疼得满地打滚。

除此之外,南苏丹传染病较多,主要有疟疾、霍乱等,是对我维和官兵构成威胁的另一个主要因素遥我们在前往南苏丹前必须注射黄热病和霍乱防疫针,并服食13种各类防疫药物遥当地医疗设施落后,普遍缺医少药遥当地雇员经常向我们讨要抗疟疾药及防蚊的风油精、花露水等遥在任务区,晚上睡觉挂蚊帐,每半月服用一次抗疟疾药物,定期对蚊帐用药水泡洗。

南苏丹武装冲突连续不断,是对我维和官兵构成安全威胁的第三个重要因素遥记得维和后期那段时间,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遥在市区,经常会有小股逃散的士兵出没遥另外,部落间矛盾突出,因争夺水源、牧场、牲畜导致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不断,工兵分队外出施工面临较大的威胁遥2014年10月27日下午,UN渊联合国英文简称冤城营区东侧公路,政府军士兵与若干名手持武器赶牛的武装人员发生冲突,后有大批政府军士兵赶赴事发地点,对武装分子实施搜捕围剿,双方断断续续交火达1小时左右遥交火中,有4发流弹掠过我分队营区,其中一发流弹自我平地机驾驶室后侧玻璃左下角穿入,直接造成我平地机前后两块玻璃破碎。

我是一名翻译人员,维和时属于外事组成员遥一般情况下,维和人员是不允许外出的,由于翻译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有跟随领导外出翻译的机会,不过也是十分危险的一项工作,不知道哪一天就有可能会遇到人身伤害遥街上到处是荷枪实弹的人员,有维持治安的、维护和平的,还有三三两两当地的武装分子,他们携枪轮流穿梭,随时让你置身于枪战的安全威胁与恐怖之中遥有一天,联合国向我维和大队调运给养的车辆在行驶途中遭遇一伙不明身份的当地武装分子挟持,武装分子荷枪实弹,叫嚣着要车上的水和食物,并示意我方放弃车辆,人员离开,不然就要采取武力行动遥恰巧那天由我跟随车辆进行外事保障,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遥当时,我并没有惊慌,而是沉着冷静地出面用英语和阿拉伯语与对方对话交涉,向对方解释我们是维和部队,在向他们国家无偿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我们是来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的,我们受《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保护,同时暗示我武装押运人员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取任何武力行动遥开始武装分子不听劝告,我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我的观点,最后当我高举中国国旗并做出友好的手势时,对方才放下武器,我看形势有很大转变,对我方很有利,遂“趁热打铁”,灵活处置,经请示领导,我们从车上卸下少量水和食物给予对方,武装分子才快速撤离,一场干戈就这样化解了。

还有一件事有惊无险,至今想起来还令我心有余悸遥在南苏丹建军节当晚凌晨1时,我维和营区四号哨位方向突然枪声响起,而且非常激烈遥接到哨位报告后,大队领导立即向所有中队作出临战状态指示的命令遥我当时正在睡梦中,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我马上翻身去领取头盔、防弹衣和枪支,按照平时的演练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四号哨位的战斗位置,进入战斗状态遥与此同时,警卫中队所有人员也全部进入一级战斗状态遥远处枪声不断,时远时近遥入伍10多年,这种大场面的临战状态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遥夜里看不到对方的情况,又不能贸然行事,只能处于观察状态遥瞬间,死亡、流血、爆炸等电影大片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快速呈现,我发现自己抓枪支的手居然在微微颤抖遥随后,靶场射击训练的场景也开始在我脑中闪现噎噎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通过与维和警察及联合国安全部门的沟通了解,这是南苏丹当地人民解放军为庆祝建军节,一些士兵所为遥虽说有惊无险,但我仍然像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外事联络工作直接面对各国军队,外事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必须谨小慎微,慎之又慎遥我是第一次参加维和且从事外事翻译关键岗位,如不能胜任本职,将直接影响中心任务的完成遥到达任务区最初的两周内,担任值班时接电话听不懂,不会使用联合国邮件系统等,一度面临尴尬的工作局面遥可自己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主动加班加点,虚心向同事请教工作方法、办事程序等,较快地度过适应期遥积极在任务实践中锻炼书面翻译和口语交流能力,能力素质提高较快遥经历再次给我启示,只有具备良好素质,胜任本职,才能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遥有一次,空管部门计划将武器装备等货物单独搭载一架飞机、人员乘坐另一架飞机的方案进行转运,在转运当天,我及时通过值班电话用流利的英语向其说明人员武器不能分离,必须有一名人员伴随武器装备同机转运,以便进行照看,联合国最终同意我方的要求,保证了物资的运输安全。

我维和部队的主要职责虽然是工程援建,但同时也肩负着保卫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遥搭建难民营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渊难民营按照用途可分为长期难民营和临时难民营,长期难民营一般容量比较大,少则容纳上千人,多则容纳上万人居住遥长期难民营无特殊情况固定不动,只是遇到临时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得不转移时才转移至临时难民营遥临时难民营是在情况较为紧急、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修建的,一般容纳数百人,且是临时过渡住所,不供长期居住冤遥南苏丹国内种族矛盾升级、武装冲突不断遥2014年4月26日早上,数百名因担心遭到武装冲突波及的难民来到瓦乌基地门口,请求提供避难遥当时,很多妇女抱着孩子,跪在基地大门外,情况非常紧急遥我瓦乌基地领导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在基地内修建临时难民营,为难民提供保护遥说干就干浴我维和队员们冒着近50益的高温,加班加点昼夜不停搭建简易住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难民营搭好,很多官兵因天气炎热劳累过度身体虚脱都倒下了,可大家谁都没有任何怨言,700多名难民终于有了安身之地。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请求在南苏丹瓦乌维和的中国部队这里是常有之事遥2014年6月30日的一天晚上,一场特大暴雨突袭,整个瓦乌基地一片汪洋遥我维和部队指挥部值班室接到紧急求助电话院临时难民营地势低,受灾严重,请求援助遥维和指挥部刘主任一声令下,队员们立即顶着暴雨赶往营救遥官兵赶到时,难民营积水已近半米,妇女儿童哭喊声一片遥“工兵一中队、二中队和医疗分队负责转移被困难民,三中队立即设法排水浴”刘主任迅速下令,维和官兵风雨中喊着口号砸坑运土遥在官兵的努力下,几个小时后,难民全部被转移到我维和部队搭建的安全住所遥附近一个部落酋长巴比说,“我们的村民都无家可归,如今能有这样一个栖身之所,全靠你们的救援啊浴”

还有,2014年8月15日的凌晨,中国二级医院接到难民营诊所电话,有一名妊娠高血压孕妇,在难民营抽搐发作好几次,请求立即支援遥我维和医疗队接到请求后立即派出医生和护士前往难民营接回了这名孕妇遥到达中国二级医院直奔手术室遥医生刘磊迅速为孕妇进行检查,结果显示,临产征兆明显,羊水已破,胎儿严重缺氧遥且孕妇已出现神志模糊,身体抽搐,血压高、心率快,十分危急遥当时,医疗队已成功在任务区实施了两例剖宫产手术,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院这名孕妇是高龄产妇,怀的又是双胞胎,且救治条件仍然极其有限,消毒和手术条件极差,做剖宫产手术要冒很大风险遥领导问刘磊院“有把握吗钥”她坚定地点点头,其实心里知道,再耽搁下去母婴三人命就没了,就是风险再大也不能退缩浴就这样,第三例剖宫产手术,在闷热的集装箱里展开了遥麻醉科医生张新建立即进行麻醉,手术医生刘磊熟练操刀,其他医护人员全力配合遥凌晨5时30分,刘磊医生先后从孕妇子宫内捧出了两名男婴遥但是两名新生儿全身青紫,没有呼吸,医护人员再次进行紧张抢救遥护士迅速给新生儿剪断脐带,放置在复苏台,清理口鼻物遥麻醉师马上给新生儿面罩给氧,进行心肺复苏遥终于,“哇噎噎哇噎噎”连续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晨曦的朦胧,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高兴地鼓起掌来。

除了修建难民营、援助非洲难民之外,我们还出色完成了马普尔DDR工程、瓦拉卜州新总部、瓦乌俱乐部等150余项工程建设任务,同时还力所能及地为南苏丹重建家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供帮助,先后完成瓦乌道路铺设、吊装侧翻车辆等23项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中国维和部队不但工作表现出色,在文化造诣方面也彰显一流遥每年的5月29日是国际维和人员日,这个节日十分热闹,通常当地政府要举办隆重的文化交流盛会,并邀请各国维和部队参加遥盛会上,各国维和部队代表与当地群众共娱共乐,大家纷纷展示出各自的“绝活”与“拿手好戏”,在一比高低中彰显各归属国的形象与实力遥中国有军体队、乐器表演队、锣鼓队、书画队、太极扇队以及少林武术队等诸多文化团队遥下午16时许,展示正式开始遥首先中国队上场遥由40余名官兵表演的散打、捕俘、擒敌等7个军体课目逐一亮相,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遥二级士官张辉耍起了“规定拳”,只见他单拍脚、外摆连,就势一个侧空翻,弓步、马步、歇步、匍步一气呵成,虎虎生威遥接着上来的是“少林刀”,两名战士匍步撩刀,马步架刀快如闪电,刀光剑影中豪气冲天遥紧接着,太极、少林枪、罗汉棍、牧羊鞭等传统武术上场遥展示最后,4名身怀绝技的官兵,依次表演头开钢板、双枪刺喉、单手开砖等硬气功遥最让人叫绝的是“飞针穿玻璃板”,只见少林小子李彤飞针一甩,绣花针瞬间穿透玻璃,并扎破其后的气球,令现场观摩的外军官兵顿时目瞪口呆遥场上高潮此起彼伏,场下掌声叫好声不断,外国友人们真正见识了中国功夫的无穷魅力,竖起大拇指连连绝口称赞院Chinagreat浴渊中国人很棒浴冤

出国维和,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历练,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深刻的使命教育和爱国教育,在那种环境下,我的使命感、责任感被自然地激发了出来,爱国情结、豪迈情怀在异国他乡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我们工程兵大队的院子里升起的那一刻,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噎噎

中国维和军队作为世人眼中强大的“蓝盔劲旅”,我们每名维和人员作为国人心中神圣的“蓝盔英雄”,我为我曾经是一名光荣的“蓝盔勇士”骄傲而自豪,8个月的艰苦历练,8个月生与死的考验,使我变得更加刚强、成熟与稳重,它带给我的是一笔无形的人生财富遥☆

责任编辑院邢玉婧

猜你喜欢
维和部队难民营维和
维和亲历记
维和女兵
难民营
海外维和
联合国维和行动与中国维和部队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