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护理观察

2017-06-17 22:06徐金妹杨丽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社区管理老年高血压

徐金妹 杨丽勇

【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120例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 各60例。甲组从医疗机构出院后单纯给予出院指导并定期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复查, 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管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疾病控制情况、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 以及出院时、出院6个月患者血压和血糖情况的差异。结果 出院6个月、乙组患者, 疾病控制总有效率93.33%优于甲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 两组血压、血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 乙组血压、血糖均明显改善, 而甲组血压、血糖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 乙组血糖、血压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 乙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护理效果确切, 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 提高遵医行为, 保持良好心态, 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社区管理;高血压;糖尿病;老年;健康护理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101

高血压、糖尿病均为常见多发慢性病, 属于终身性疾病, 其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提高跟遵医行为和健康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社区管理可通过实施一系列健康护理, 达到上述效果[1]。本研究分析了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护理方法, 報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 各60例。乙组男34例, 女26例;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68.34±3.88)岁。甲组男35例, 女25例;年龄61~78岁, 平均年龄(68.13±3.8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甲组从医疗机构出院后单纯给予出院指导并定期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复查。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管理健康护理,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多数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因病程长, 容易出现悲观和焦虑情绪, 需通过心理疏导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保持乐观心态, 做好终身用药准备[2]。②饮食教育: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食盐每天摄入在5 g以内, 少食多餐, 减少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摄入, 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 适量摄入蛋白质, 避免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戒烟戒酒。③运动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规律有氧运动, 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慢跑、散步和踩单车等运动形式。④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 避免漏服、加减用药量, 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并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如磺胺脲类降糖药需在睡前30 min口服;二甲双胍一般在饭中或饭后口服。⑤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劳逸结合, 保持规律作息, 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以提升睡眠质量[3]。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疾病控制情况[达标:血糖、血压达标;改善:血糖、血压改善但未达标;未改善:血糖、血压未改善, 总有效率=(达标+改善)/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价, 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等满分均为100分, 分数越高越好);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患者血压和血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疾病控制情况比较 出院6个月, 乙组患者疾病控制总有效率93.33%优于甲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血压、血糖情况比较 出院时, 两组血压、血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 乙组血压、血糖均明显改善, 而甲组血压、血糖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 乙组血糖、血压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出院6个月, 乙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疾病发病和血脂水平过高, 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 正确控制血糖和血压, 遵医嘱用药,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4-6]。社区管理健康护理的实施可为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生活上和用药上的指导, 并给予患者鼓励和关心, 加强家庭对患者的支持作用, 可有效提高患者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 控制病情, 提升生活质量[7-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出院6个月, 乙组患者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甲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 两组血压、血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 乙组血压、血糖均明显改善, 而甲组血压、血糖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 乙组血糖、血压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 乙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社区管理中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护理效果确切, 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 提高遵医行为, 保持良好心态, 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小云.南通市崇川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交通医学, 2014, 28(2):187-188.

[2] 杨艺, 安芳梅, 王立忠, 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宁夏医学杂志, 2012, 34(7):634-636.

[3] 张蓉, 孙芸.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4):27-29.

[4] 许寒冰, 史建国.高血压患者社区自我管理模式效果分析.职业与健康, 2010, 32(2):2297-2299.

[5] 张会敏, 张海洋, 唐四元.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4, 35(17):2801-2803.

[6] 宁晓东, 郑翠红, 李华萍, 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5):36-38.

[7] 李志新.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9):3191-3192.

[8] 谢少飞, 李华萍, 宁晓东, 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增强干预的研究.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5):25-27.

[9] 李雷.浅谈全科医疗模式防治社区慢性病的效果.当代医药论丛, 2014, 5(2):16-17.

[10] 齐力, 姜莹莹, 毛凡, 等.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和需求.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4):279-282.

[收稿日期:2017-03-03]

猜你喜欢
社区管理老年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糖尿病互助小组在社区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化进程中的周口川汇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研究
高血压界定范围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