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丁尼生短诗《溅吧,溅吧,溅吧》

2017-06-17 19:44胡原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音乐性意象

摘 要:丁尼生挚友哈勒姆姆1833年突然因病逝世,这对丁尼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其后漫长的诗歌生涯中,对好友的悼念构成了丁尼生创作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溅吧,溅吧,溅吧》便是其中一首感人哀歌。本文从音乐性、意象及死亡主题三个角度对此诗进行分析解读,并进一步探讨丁尼生诗歌死亡主题的持久魅力。

关键词:《溅吧,溅吧,溅吧》;音乐性;意象;死亡主题

作者简介:胡原,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

一、《溅吧,溅吧,溅吧》之音乐性赏析

《溅吧,溅吧,溅吧》一诗虽短,却集中体现了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诗歌语言的音乐之美。

长元音的运用是这首哀歌的高明之处。此诗以三音步为主,夹之以四音步(第三节第三行和第四节第三行)。通常情况下,三音步诗节奏快,多用于表达积极向上、欢快昂扬的情感,然而这首诗却有所不同。丁尼生在诗中穿插了大量的长元音,如/au /、/u:/ /i:/、/e?/,这就放缓了诗的节奏,营造了庄严、肃穆、低沉的气氛,使得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溅吧,溅吧,溅吧》一诗虽短,却感人至深,很大一部分原因应当归功于此。

《溅吧,溅吧,溅吧》音乐美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呼语的运用。诗人在诗中五次使用呼语,分别是“O, Sea”(哦,大海), “O, well for the fishermans boy”(哦,渔家小孩), “O, well for the sailor lad”(哦,少年水手), “O for the touch of a vanished hand”(哦,再也触摸不到那双消失的手), “O Sea”(哦,大海)。 这些呼语彼此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泣如诉,不仅表达了诗人心中无法向他人诉说的悲伤与痛苦,同时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此时此刻,读者与诗人仿佛合二为一,共同追思亡友。

《溅吧,溅吧,溅吧》这首小诗的音乐美也与其韵律美密切相关。这首诗以抑抑扬格和抑扬格为主,每节二、四行押韵,韵脚基本是/e?/和/i:/,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哭泣的样子。因此,通过声音的渲染、节奏的变化,诗人思念亡友之情溢于言表。

二、《溅吧,溅吧,溅吧》之意象赏析

《溅吧,溅吧,溅吧》全诗充满着各种意象,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诗人痛失友人后心中无限的哀思与惆怅。

诗题“Break,Break,Break”通过拟声描写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大海拍案的图景。丁尼生笔下的大海,狂野奔放,破坏性极强。《溅吧,溅吧,溅吧》一诗从开篇就奠定了悲伤的基调。

在诗中第一节第二行,诗人运用了两个形容词,“cold”(冰冷的)和“gray”(灰色的)来形容海边的礁石。“冰冷的”不仅仅是海边的这些礁石,更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痛失密友,诗人深感无限凄凉。“灰色的”一词也同样包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志。“灰色”常常让人联想到“压抑”、 “希望渺茫”等之类的贬义词,在这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绝望。同时,在描写海边苍冷的岩石时,诗人特意用了限定词“thy”(你的),似乎它们是残酷暴虐的大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使得诗人心中的悲恸之感更增一分。

全诗第二节基调欢快、昂扬。诗人描绘了海边渔家兄妹自由嬉戏和少年水手高声歌唱的图景。然而,这样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却愈加突显出诗人的心境之悲凉,哀痛之强烈。诗人所到之处,放眼望去,皆是欢声笑语,但是诗人的好友却永远地离开了。巨大的对比与反差之下,诗人又怎么能不感到伤心欲绝呢?全诗第二节越看似积极向上,就越显示出痛苦的张力,正如中国明清之际大学者王夫之在其文学理论专著《姜斋诗话》中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1]。

全诗第三节的前两行描写了出海船只归航的画面。对此,笔者认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第一种解读与上一段对第二节的解读类似,将其看成以乐景写哀。第二种解读将“haven”(港口)理解为人生的终结,即死亡。诗人好友哈勒姆的人生之船已经驶向终点。从今往后,诗人必须独自航行。诗人的孤独与忧伤之情溢于言表。联系本节三、四两行,笔者认为第二种解读更为合理。在本节三、四两行,诗人感叹好友消失的双手再也触摸不到,声音也归于沉寂,委婉地表达了友人已逝,这与第二种解读在内容上衔接性更强。此外,第二种解读与本节三、四两行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二节形成生与死的强烈对比,突出诗人对亡友的懷念和对其早逝大的痛惜。

在全诗头尾两节,诗人不止一次地向大海呼喊,“O Sea”(哦,大海),两次使用“Break,break,break”(溅吧,溅吧,溅吧),读者仿佛看见了汹涌澎湃的海浪是如何猛烈地拍打着苍冷的礁石和脚边的巉岩。这一幕幕动态的画面极富震撼力,剧烈地冲击着读者的灵魂深处。全诗以此意象开篇,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而以此意象作结,更是让情感渲染力得以最大化,令人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溅吧,溅吧,溅吧》一诗虽然不过短短四节十六行,意象却饱满丰富,从苍冷的海边礁石到的双手到脚边的巉岩,层层叠加,让人目不暇接,完全沉浸在诗人所营造的凄凉氛围当中。

古罗马诗人与批评家贺拉斯说,“诗仅仅具有美的特质是不够的,如果要牵动观众的思绪,还必须有魅力。正如微笑的脸才能引起别人的笑脸一样,沾满泪水的脸,才能引起别人的同情。”[2]丁尼生正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将哭泣的内心传递给读者,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三、《溅吧,溅吧,溅吧》之死亡主题赏析

通过对音乐性及意象的分析解读,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涉及的一个沉重主题—死亡。

这首诗创作于1834年,此时的丁尼生还是个25岁的青年人,涉世未深。面对好友突如其来的死亡,他似乎丧失了基本的表达能力。在《溅吧,溅吧,溅吧》第一节中,他说:

但愿我的舌头能够表达

涌现在我心头的纷繁思想。

(何功杰译,下同)

年轻的丁尼生在强大的死神面前手足无措。他害怕、迷茫,又不知如何化解,只得向大海倾诉。然而,大海是残酷的,它非但不能舒缓,反而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恐惧。紧接着,诗人環顾四周,只见一片欢声笑语,这不禁使他回想起与好友相处的点点滴滴,但是过去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那柔情美好的岁月已经死亡

再也不能返回我的身旁。

哈勒姆再也不会回来了:

只是,哦,再也触摸不到那双消失的手,

再也听不到那已沉寂的声响!

在这里,丁尼生把死亡视为让人悲痛不已的事情。我们仿佛看到他站在海边,泪流满面,向上帝发问:为什么要让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逝去?

死亡的力量是强大的,25岁的丁尼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它。他一声声质疑恰恰体现了他面对死亡的困惑。而这种质疑,也将伴随他漫长的诗歌生涯,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动力源泉。

四、丁尼生诗歌死亡主题的魅力探讨

丁尼生诗歌中的死亡主题是极其富有魅力的,这主要得益于四个原因。

首先,丁尼生对死亡有着切身的体会。死亡主题似乎对丁尼生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这位大诗人一生中创作过许多首关于这方面的诗歌。而每一次的创作,都是诗人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记录。上文分析探讨的《溅吧,溅吧,溅吧》便是极好的例证,除此之外,还有《过沙洲》、《悼念集》等。

其次,丁尼生对死亡的体验是不断变化的。在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丁尼生对死亡的认识也处于持续发展之中。《溅吧,溅吧,溅吧》中的丁尼生尚显得有些稚嫩。面对死亡,他更多的是不知所措。《过沙洲》情况就不同了。在全诗第一节,诗人使用了“晚星”这一意象。晚星是日落之后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丁尼生很可能以此自喻,表现他垂暮之年的乐观。此时,他看到相同事物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此流动的海潮宛如入睡,

潮水太慢反无声息也无浪花,

当那来自无限海洋之外的灵魂

今日又要转程回家。

(何功杰译,下同)

大海不再是波涛汹涌的毁灭者,反而成了人们灵魂的避难所,“无声息也无浪花”。死亡也不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游子回家的旅行。

尽管诗人曾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些许的惆怅与不安,但就整首诗而言,诗人面对死亡的态度还是积极向上的。“他以正统的基督教信仰表达了一个八旬老人在告别这个世界前的宁静与安详。”[3]

丁尼生对于死亡的理解是复杂的,这里只选取代表性的两首诗略作分析。总体来说,诗人对死亡的认知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深化,有时会显得前后不一,甚至自相矛盾,然而正是这种不一致与矛盾赋予了丁尼生诗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魅力。

第三,丁尼生对死亡主题恰如其分的把握。贺拉斯说,“如果你们想成为作家,就要选择力所能及的主题,认真考虑什么题材是你能够承担得起来的,哪些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如果一个人选择的主题在他的能力之内,他就不会出现表达不畅的问题,他的思想也可以清晰而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4]因早年丧父,密友猝死,丁尼生对死亡有着切身的体会。终其一生,他都在思考:人死以后去了哪里?人真的有来生么?这使得丁尼生对死亡主题有着充分理解和把握。当诗人选择了自己力所能及的题材,赋以动听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思想,诗歌的魅力也就自然彰显出来了。

第四,丁尼生诗歌意象具有整体性。丁尼生诗歌意象众多,却多而不乱,它们都与某一个核心意象相关。《溅吧,溅吧,溅吧》一诗共有八个意象,他们都与残酷的大海密切相关,共同指向死亡这一主题。意象的整体性有利于营造诗歌的和谐美,更好地阐发主题,赋予诗歌持久的魅力。因此,贺拉斯说,“如果我想写一首诗……我更不愿意有个歪鼻子,即使我有令人羡慕的黑眼睛和一头黑发”[5]。

五、结语

《溅吧,溅吧,溅吧》是丁尼生早期的杰作。诗歌格律严谨,音韵优美。而诗人凭借着自身的亲身经历,感悟出不同于常人所理解的大海,并把它作为死亡的意象,通过种种艺术手法,突出对死亡的切身体会,更是这首小诗的独到和感人之处。

在其后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丁尼生同样孜孜不倦地追寻、探索着死亡主题。他时而悲观,时而乐观;时而怀疑,时而信仰,苦苦挣扎。在这挣扎嬗变之中,他留给了后人一首首深刻、多变却极其富有魅力的诗歌。

注释:

[1]王夫之:《姜斋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2][4][5]亚里士多德,昆图斯·贺拉提乌斯·弗库拉斯:《诗学·诗艺》,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67页,第66页,第66页.

[3]孙胜忠:《论丁尼生诗歌中死亡主题的嬗变及其创作的原动力》,《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第45页,第46页.

猜你喜欢
音乐性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意象、形神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论钢琴演奏的音乐性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