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更级日记》中菅原孝标女的梦的根源

2017-06-17 21:56孟雅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物语

孟雅

摘 要:随着假名的普及和发展,平安时代丰富多彩的女性文学逐渐兴起。《更级日记》是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菅原孝标女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在“梦”的支撑下渡过的一生。本论文通过对《更级日记》中的“梦”的分析,考察“梦”产生的原因及菅原孝标女为代表的古代女性的不幸。

关键词:菅原孝标女;梦;物语;不幸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2

1.有关作者的介绍

菅原孝标女(1008年—1059年)是平安时期的贵族女性,出生于平安文化的全盛时期,长大之后平安时代逐渐衰落,其父亲是菅原道真的第五代曾孙菅原孝标,在上总国和常陆国任职,母亲是藤原伦宁的女儿,姨母是《蜻蛉日记》的作者。

2.菅原孝标女的“梦”

2.1对物语世界的憧憬

菅原孝标女父亲的任职地在偏远的上总国,因此作者从小随便跟随父亲生活在乡下,尽管没有良好的阅读条件,但继母跟姐姐都喜爱文学,经常对作者讲述读过的物语故事,菅原孝标女也逐渐爱上了物语,期待自己可以读到更多的物语,无时无刻不在憧憬她自己可以进入物语的世界。“東路の道の果てよりも、なほ奥の方に”,这句话说明了作者少女时代所居之地的偏远,也暗示了阅读条件的不便,对物语世界的憧憬也就愈加强烈。后来因为其父亲进京任职,她终于迈上了进京的旅途。在《门出》一章中记录了逗留的十天间遇到的风情、海、雨、庵等景物,一一进行了刻画,是一个满怀希望的少女对身边美景的记录。这也说明了菅原孝标女对当时的情景的印象深刻,满心对京都、对物语世界的期待。

后来因父亲上京任职,前往京都,实现了少女时代的梦想,但是没过多久便遭遇了乳母去世、继母离开、大纳言公主去世、姐姐去世一连串打击,少女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之后,父亲也前往任职地,仅剩少女自己独自一人,她的世界也只有物语与自己作伴,对物语世界的憧憬支撑着自己活下去。

2.2对宫中任职的渴望

菅原孝标女对物语的憧憬已经深深地刻在心里,但是在经历生离死别一系列变故后,不得不为自己寻找新的寄托。《宮仕え》一章中写到,母亲出家,父亲又远离朝堂且思想守旧,担心作者会在宫中发生不幸,都反对她进宫任职。另一方面身边也有人劝她去宫中任职。最终,听从他人的建议,选择去宫中任职。尽管身边人的意见帮助作者下定了决心,但这更是作者遵循自己的内心所做的决定。其在现实生活的变故中悲伤至极,少女时期的物语梦破灭,为了逃避现实生活,她选择进宫任职,也是希望可以延续曾经的梦。

菅原孝标女十分喜欢《源氏物语》,梦想着真正的宫廷生活会如同物语中所写的一样,更渴望自己可以成为浮舟那样的人。但是,在祐子内亲王处任职,没有梦中的那些人物、故事,与梦的世界完全不同,完全没有体会到任何的喜悦感,留给她的只有孤独落寞。至此,期待将宫中生活作为余生寄托的梦想破灭,对物语世界的幻想也完全消失了。

2.3追求平淡的幸福

与少女时期的物语梦告别后,在三十多岁时嫁给了橘俊通,生下了孩子。从十三岁开始就倾心于物语的世界,之后又历经种种不幸,对过去感慨万分。这一时期的作者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少女梦,只想要抓住平淡的幸福,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新的寄托,告别虚幻的物语世界转而期待现实的平凡安乐。

人生变幻莫测,丈夫在外地任职期间病逝,孩子的前途也没有了希望,作者的依靠又一次失去。如同晴天霹雳般的不幸降临在了作者身上,又一次失去了生的希望,作者的人生陷入极大的悲伤。

2.4宗教信仰

「さすがに命は憂きにも絶えず、ながらふめれど、のちの世も、思ふにかなはずぞらむかしとぞ、うしろめたきに、頼むこと一つぞありけり。」一直依靠梦活着的作者,尽管已进入暮年,但心中仍留有一丝少女的纯情。年轻时憧憬物语世界以来,一直以现实利益为中心,在丈夫病逝后,所有的现世希望都消失了。暮年后开始反省自己的一生,认为自己会如此不幸,与自己没有信仰有莫大的关系,又将希望寄托于来世的安乐,开始追寻自己新的梦——信仰阿弥陀宗,这也是作者最后的梦,作者后半生唯一的希望。

3.“梦”产生的背景

3.1日渐衰落的平安王朝

日记写于平安时代末期,历经两百余年的平安王朝已经没有了初期王朝建立时的盛况,逐渐衰败。藤原氏一族的曾经身居高位,门阀势力十分强大,但在平安时代后期,藤原氏家族的许多后人已经到偏远地区去任职。作者20岁时,摄关政治也开始走向没落,第二年平忠常在下总发动叛乱,此外,法成寺炎上等地的平安贵族的势力也逐渐沒落。平安时代开始走向衰落,平安末期政治实权由贵族向武士转移,人们的价值观念因处在历史的转换期而摇曳震荡,另一方面还因天灾、饥馑和战乱加深了民众的苦难和忧愁。《更级日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诞生的,在这种动乱不安的环境下成长的少女,生活中必定充满了绝望,如果没有“梦”,便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3.2菅原孝标女的感性

古代女性的大多数,尤其是贵族女性,都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很多女性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并且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紫式部在《紫式部日记》中披露了王朝女性的内心世界,对她们的不幸表示深深地同情。和泉式部在《和泉式部日记》中描写了自己与皇子的爱情故事,用尽一生去追求爱情,依然什么也没有得到。菅原孝标女的《更级日记》是从记录了梦的破灭的绝望与悲叹,最终将希望寄托与来世,去信仰佛教,因为她认为自己的不幸是自己一直没有信仰造成的。但是,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王朝时代不允许女性拥有幸福,因此,无论付出多少努力,梦都不会实现。

尽管如此,菅原孝标女依旧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这与其多愁善感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菅原孝标女是下级贵族,小时候在乡下长大,受爱好文学的继母的影响,走进了物语的世界,形成了单纯、多愁善感的性格。这也是作者始终做梦的一大原因。因为一直憧憬物语中的虚幻世界,故而没有真正认清现实世界。晚年失去家庭的幸福后,转而开始信仰虚幻的宗教,去祈祷触摸不到的来世。因而,可以说作者始终感性地活着。

3.3阿弥陀宗的盛行

佛教在平安时代得以发展传播,佛教的引入彻底地改变了日本人的宗教、文化、艺术的同时,它也无可挽回地将深入人心的性别不平等观念带入了日本。由于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理念丝毫不通融地区分了两性,所以认定日本佛教在最早期、是压倒性地以男性为中心,这种观点是很公正的。同中国一样,日本佛教将女性排除出大部分的宗教生活,包括庙宇、僧侣,及宗教仪式。然而,平安时代的宫廷女性们却在这种氛围之下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佛教信仰,包括对于普贤菩萨的崇拜和阿弥陀宗的盛行。

关于阿弥陀佛(或极乐净土佛)最为独特的部分是,阿弥陀宗是非常明确地与普渡与拯救有关的信仰:一个人皈依阿弥陀佛后,就能在死后得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因此,在平安时代的日本,阿弥陀宗在上层阶级变得非常盛行,有关人死后灵魂被阿弥陀佛引渡的画像也非常之多。在其中,女性是完全投入进了阿弥陀宗的传教中的,因为其他类型的佛教信仰都为想拥有宗教生活的女性设立了很多严格的阻碍。阿弥陀宗的公开教义,或其平民本质是对于信仰和渡化的简易。因而,菅原孝标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选择了阿弥陀宗作为自己的信仰,祈祷可以往生极乐、来世安宁。这是女性在走投无路后的最终抉择,宗教生活中求得解脱。

4.古代女性悲哀的人生

一生都活在梦中的作者被命运捉弄,一个个梦像泡沫一样消失。从烂漫少女到失去丈夫的妇女,接受来自王朝社会的洗礼,但始终不肯认清现实,始终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历经各种生离死别,依旧怀有对未来的期待,即使被命运玩弄,也没有失去生的希望,由此,作者还是坚强的,将其最后希望寄托的宗教信仰,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菅原孝标女是一位感性的女性,她的人生孤寂、顽强,梦是其可以活下去最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管原孝標女.更級日記[M].三省堂編修所,1972.

[2]飯倉晴武.『日本史小百科 古記録』[M].東京堂出版,1998.

[3]韩凌燕.平安女性日记文学繁荣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史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物语
冬日物语
十号物语
萌虫物语
星月物语系列
花之物语
女巫外卖之物语者
指尖的大自然物语
赣石物语
星座物语
军校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