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留学当目的

2017-06-17 09:58张宝钰
幸福家庭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蔡小玲小伙

张宝钰

留学成了迷信

不久前,《北美留学生日报》刊发的一篇报道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报道中,一位北京小伙闹着让家人供他出国留学,于是父母只好卖掉了家里唯一一套在北京的房子,圆了他的留学梦。然而小伙学成回国后发现,当年家里卖掉的那套房子,如今已经价值上千万元。很多人为小伙的选择唏嘘不已,当年为留学卖了房子,回国后却发现买不起房。也有人发出疑问,出国留学的价值能否和一套房产的价值作对比?

价值观因人而异。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留学从来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除了要看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还要看家庭的财力基础。上文中提到的北京小伙的家庭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而下文中提到的小玲,则是属于一种较为极端的情况。

在大学毕业那年,小玲申请到了一所在美国排名前100的院校的硕士入学资格。考虑到留学需要近百万元的费用,小玲的单亲妈妈感到无所适从。妈妈的迟疑和忐忑让小玲大发雷霆:“我们班的同学都出国了,为什么我就不行,我們家为什么这么穷?”

小玲的情况并非特例。几年前,北京青年小蔡说服了爸妈送他去澳大利亚留学,四年本科的学杂费用并不低,但好在双亲还承受得起。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小蔡学成归来后,并没有像其他毕业生那样进入职场,而是整日宅在家中混沌度日。家人为了让他出去工作,反复劝说。后来,小蔡突然说要去澳大利亚继续留学,但这一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在父母看来,小蔡是为了出国而出国,是逃避现实的表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拿到本科文凭后再拿一张硕士文凭,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为了更加“出类拔萃”,出国留学成了很多人都想啃一口的香饽饽。在某种程度上,留学早已超出了理性的范畴,成为了一种近乎迷信的存在。

留学只是一把钥匙

我国在19世纪80年代开放了自费留学,当时出国留学最大的困难是经济担保,因此大部分越洋读书的学生家庭条件都非常好。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出国留学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已是寻常之事,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出国留学十分考验学生的适应能力。加拿大籍华人朱凡是较早关注国内低龄留学生的学者,他曾先后出版了《中学就去加拿大》《轻松留学加拿大》《带你走进加拿大中学》这3本书。他说:“很多人都有出国留学的念头,这并不是因为国外的学校有多好,而是因为父母不甘心让孩子囿于原地。其实出国留学是一场能力大测试,它的难度不亚于高考,而且这场考试还需要学生和父母共同应对。出国留学首先考验的就是学生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低龄留学生,远离了亲人朋友,学习上又有压力,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可想而知。”

黎女士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两年前,她和丈夫反复商量后,决定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但是夫妇俩高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到一个月,儿子就出现了情绪低落、不合群甚至抑郁的症状,于是黎女士为孩子更换了寄宿家庭。但没过多久,孩子又开始厌学甚至逃学。为此学校老师打来了电话,接到电话的黎女士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几个月前,她在一次留学生家长分享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她说:“为了让孩子出国留学,我们遇到了很多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文化差异。我们的孩子都有成为雄鹰的潜质,但是成为雄鹰的前提是羽翼已丰,如果在孩子翅膀还没长好的时候匆忙地把他‘推出去,孩子往往要遇到更多的挫折。”

朱凡说:“留学不是目的,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让学生去接触更多的可能性,这是出国读书最大的魅力。”

做有准备的选择

有人说,这是一个比较功利的社会,出名要趁早,留学也要趁早。但其实,出国留学不一定越早越好,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Melody曾在新东方工作数年,在她看来,我们应该把留学的理想放进人生的坐标系中来考量,只有这样,在留学过程中才能保持理性。一时兴起的念头,很难支撑你度过困难时期。对于出国留学这件事尤其要理性,如果是稀里糊涂地去留学,就很有可能要用一生为之买单。

Melody有一位本科同学,现在在英国一所排名前五的学校读书。大三的时候,他决定出国留学,但他并不急于递交入学申请,而是跑到了国外的各大院校去实地考察。那时,Melody想,他的家境真不错。但多年过去以后,Melody才真正明白了他的过人之处——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出国留学前,我们必须搞清楚这几件事情。首先是你想通过留学获得什么,然后是弄清楚你目前所处的坐标,最后是你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Melody说。

在留学申请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和创留学的咨询师小可说:“我们最看好的是那些清楚自身优势并有着明确目标的申请者。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申请者形形色色,有的人仅凭同学和亲友的介绍就决定了自己要申请的学校。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个学生,最开始他想学教育专业,后来想学传媒类专业,然后又想学心理学专业,最后选择了经济类专业,几个月下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实际上,“海归”与国内毕业生都面临着相同的工作压力,而且大部分海归都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出国留学,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我们不应该在没有准备的时候就出国留学,也不应该为此倾家荡产,更不应该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张海外文凭上面。

(摘自《青年拳考》2017年3月22日)

猜你喜欢
小蔡小玲小伙
黎族小伙闯“深海”
你真了不起
深圳小伙误喝“橙汁”暴瘦72斤
靠“卖云”年入百万,90后小伙治愈4万人
神秘的啼哭声
小蔡叔叔是妖怪
jiāo
好媳妇
可可西里没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