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力
“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顶层战略。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这盘“大菜”被炒得火热。继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峰会后,国家的“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中国又一主场外交盛会,于2017年5月14至1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两千多年前古丝绸路上的驼铃声声,如今跨越历史时空,在新世纪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美食带路”项目的一带一路食产业对接系列比赛、展览、论坛等,于5月21日~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美食带路”项目已经启动。
“一带一路”不是一国的,是世界性的,成果惠及世界。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目前得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为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磅礴的正能量,彰显出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恢宏的思想力與强大的行动力。到目前为止,在沿线20个国家已经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打造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平台,引导中国企业“集群式”往外走。事实证明,‘一带一路是一条共商之路、共建之路、共享之路,必定会为打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在“美食带路”项目的说明会上,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刘广伟院长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传递的不仅仅是丝绸,食物贸易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史中,有一个“汉胡明番”现象,说的是汉朝传来的食物,都带有一个“胡”字,如胡椒、胡麻、胡豆、胡桃等;而明朝传来的食物,都带有一个“番”字,如番茄、番薯、番鸭等。美食交流是双向的,独具特色的中餐馆也遍及沿线国家的各个角落,每一种食材,每一款美食,都如同一位文化信使,互访着,互助着。
“美食带路”项目,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诞生的。“美食带路”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这是“一带一路”上的美食,二是指用美食作为使者,让感染力强的文化带路,带动“一带一路”的产业合作、贸易合作、文化交流;于此同时促进沿线8万家海外中餐厅的2.0升级,让中餐美味惠及更多族群。